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熟虞山兴福寺

(2018-10-19 13:37:07)
标签:

虞山

兴福寺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分类: 景点留影

 

           虞山位于常熟古城区的西北部,山体由西北向东南展布,峰峦连绵起伏,海拔263米,南北宽约3公里,东西长约7公里,山脚一圈约20公里。虞山半入古城,山与古城包括山南尚湖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景观特色,自然山水秀雅,人文景观丰富,历为江南旅游胜地。虞山和尚湖组成虞山景区,面积40平方公里。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同时被列为江苏省重点风景名胜区。由辛峰,维摩,兴福,剑门,小石洞,尚湖6个景区组成。

          兴福景区在虞山北麓幽谷深处,以千年古刹兴福禅寺为中心。大雄宝殿,印心石屋、君子泉、救虎阁、空心潭,三绝碑等寺庙古迹大部分集中在院内,庙外近处还有四高僧墓,联珠洞等景点可寻, 更有蕈油面等常熟佳肴可尝,出寺门不远处便是赴虞山最高点剑门的缆车登车处。因而兴福寺几乎是到常熟虞山游览的必到之处。

常熟虞山兴福寺
      虞山延绵数里,沿虞山北路北行至兴福寺寺路街口,见到的第一座牌坊题是“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楹联为:“乱山乔木、清露未晞、虚伫神素;风日水滨、明漪绝底、妙造自然”。兴福寺寺庙还得往前步行数百米。

常熟虞山兴福寺
        快到兴福寺见到的第二座牌坊。正面题“兴福禅寺”,左右的楹联为:“门外不相关,几阅桑田几沧海;胸中无所得,半是青松半白云”,有落款“甲戍七月翁同龢”。
常熟虞山兴福寺
                                          牌坊背后题为“齐梁古刹”。

常熟虞山兴福寺

      兴福寺山门。门右侧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门前有溪水环绕称为破龙涧。据历代邑志载,该寺始建于南朝齐,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寺,初名大悲寺。后扩建改为兴福寺。唐贞观年间,相传有黑白二龙交勇,冲迸成溪,遂成破涧,故又名“破山寺”;唐懿宗咸通九年,敕赐大钟及“兴福寺”额,正名“兴福寺”。

常熟虞山兴福寺

         图为唐尊胜石幢。二幢立于山门前破龙涧畔,原件左为平原陆展书,右为京兆全贞书,精妙无比,后遭毁坏,今尚存旧刻一(也是残件拼凑),另一个为后来复制,恢复成双。  尊胜石幢用青石镌刻,通高4.06米,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基座为双层八角形须弥座,上饰仰覆莲,下层束腰浮雕四头狮子,上层雕有蟠龙两条。中间幢身,八面镌刻《佛顶尊陀罗尼经》。

常熟虞山兴福寺
       山门对面的照壁题“华严本山”。佛教自古印度传入后,因依据不同经典之理论,在教理及教法传播中,汉传佛教逐渐形成十大宗派,其中一派为华严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以《华严经》为根本经典,立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等法门。兴福寺在民国初期就创办“华严学院”,时月霞尊者、应慈法师被誉为“近代华严学中兴祖师”,故兴福寺亦被尊为“华严本山”
常熟虞山兴福寺
            从导游图看兴福寺为庭院式寺庙,除了庙堂建筑外,园林构建十分巧妙,人文古迹很多,很有游览价值。
常熟虞山兴福寺

        兴福寺久负盛名,为江南四大名刹之一。此寺依山而筑,现存主体建筑为明清遗构,自南而北共分五列,中轴线上依次有头山门、天王殿、三佛殿、大雄宝殿。玉佛殿等。这是第一进天王殿。匾额“无上法门”落款是“米芾”。门联为:"解脱门开谁肯入;浮生梦觉自知归",八十年前由持松法师撰书,现由曹大铁重书。殿内当门而坐的是袒腹露脐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常熟虞山兴福寺
             天王殿两厢是四大天王像,其手中所执法器,寓意“风调雨顺”。  
常熟虞山兴福寺
               天王殿内的护法伽蓝,上有翁同酥题“一杵降魔”的匾额。
常熟虞山兴福寺
                                  天王殿后东侧偏殿为客堂,是寺院的管理中心。
常熟虞山兴福寺
               天王殿后西侧的法物流通处,一般是指佛件流通场所。信众来寺院可以为自己请到如佩戴的挂件、手珠或请回家供奉的佛像、菩萨像经书等还有寺院开光的物品。
常熟虞山兴福寺

          出“天王殿”往前就是“三佛殿”,供奉着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三佛皆为释迦牟尼的化身,也称“西方三圣”。
常熟虞山兴福寺

        大雄宝殿为寺庙主殿。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顶,表一真法界。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金身趺坐,妙相庄严,阿难、迦叶分立两旁。大殿东西两壁塑十八罗汉,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佛像背壁背面是海岛观音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彩塑雕刻精美,七彩斑斓。

常熟虞山兴福寺

常熟虞山兴福寺

常熟虞山兴福寺

常熟虞山兴福寺
           兴福石在大雄宝殿内,大如伏牛,纹筋纵横,说是左看像“兴”字,右看像“福”字,故称此寺为“兴福寺”.实际难以辨认。

常熟虞山兴福寺
        玉佛楼位于大雄宝殿后,依山而建,楼前山花次第开放,楼后是茂竹深林。
常熟虞山兴福寺
                                         玉佛楼内堂玉佛像.
常熟虞山兴福寺
           中轴线以东 为寺庙东区。从南到北依次为白莲池,救虎阁,禅堂,四高僧殿,藏经楼。 图中方形的白莲池在东区最南,也就是天王殿东面,池中有千叶重萼白莲,芳色异常,池旁一株白玉兰树斜伸入池,与莲叶相映成趣。

常熟虞山兴福寺
      白莲池后的救虎阁,传说高僧彦称深夜在此坐禅,闻阁下虎吼,见一虎中箭,乃拔箭裹伤放之,后来老虎来阁向僧致谢。

常熟虞山兴福寺

       禅堂位于大雄宝殿东南侧,救虎阁以北。乃是僧众修习禅定,彻悟心性的殿堂。堂内东西两侧安置禅榻,堂口按禅宗法派传承悬挂钟板。禅堂是禅宗寺院中僧众最重要的修持场所,故被称为“选佛道场”。

常熟虞山兴福寺
          常熟一地由于佛寺众多,历代名僧辈出。兴福寺自唐五代至宋,先后有怀述、常达、彦偁、晤恩四高僧名垂后世。怀述,字体如,唐武宗(841-846)灭法时被汰,大中(847-860)间仍复僧衣。常达,字文举,俗姓顾,游学江淮诸胜寺,专讲南山律钞,复通老庄百家言,善书。咸通(860-874)中位破山寺凡十五年,合掌而逝。彦偁,邑龚氏子,五代朱梁(907-923)时住破山兴福寺,戒行清苦,,留有登阁救虎古迹。晤恩,字修已,俗姓路,年十三出家于兴福寺,后至江浙各地。雍熙三年(986)为弟子说法时端坐而化,其弘扬法华大旨,贡献颇多。此四高僧均为本地人士。宋高僧传及其后吴地释传、地方志书中历有记载。这是兴福寺内的四高僧殿,位于禅堂北面。时而在其内举行各种佛事活动。山门外寺路一侧,尚有当年四高僧墓古迹。

常熟虞山兴福寺
               藏经楼:位于四高僧殿后,底层为法堂,名“云会堂”用于讲经、传法、授记等重要佛事活动;二层为藏经楼,内有《碛砂藏》、《大正藏》、《中华大藏经》等及大量佛教珍贵典籍
常熟虞山兴福寺
            米碑亭在四高僧殿东小院,亭中立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碑。清代乾隆年间,邑人言如泗守襄阳郡,得大书法家米芾书写的此诗真迹,带回故乡,请石刻名匠穆大展刻碑立于寺中,唐诗、宋书、清刻集于一体,人称为“三绝”碑。
常熟虞山兴福寺
          唐代诗人常建的名诗《破山寺》: “清晨人古寺,初日照(明)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都)寂,惟闻(但余)钟磐音。” 宋代书法家米芾书碑时,对原诗作了改动(括号内的字),使诗与宋代兴福寺景点更贴切。米碑旁园内两株桂花飘香,一丛芭蕉阴绿。碑后有竹香书屋,推窗但见青竹成海,竹香扑鼻。
常熟虞山兴福寺

常熟虞山兴福寺
      书屋东有空心潭,清澈可以烹茗、潭中桥作九曲,周围黄石堆砌如峭壁,潭边空心亭飞檐凌空,亭北一株金钱松高大劲拔。空心潭北的葫芦潭中,曾产一种别处所无的无尾螺,还曾有绿毛龟。

常熟虞山兴福寺

                                      空心潭前面的曲桥。

常熟虞山兴福寺

           空心亭:取自常建诗“潭影空人心”,创者不知何人。当南宋时,亭已翼然潭上。此亭几经迁建兴废。现亭建于空心潭北侧。

常熟虞山兴福寺
                                            空心亭以西的寮房(僧舍)。

常熟虞山兴福寺

     中轴线以西为寺庙西区,面积比东区还大。天王殿以西为普照堂。堂名取自“佛光普照”。联为:“普荫慈云,好山供水墨;照澈潭影,老树奏笙簧”。

常熟虞山兴福寺

                                    堂前有烧香大炉,是庙内唯一见到的烧香处。

常熟虞山兴福寺
    普照堂以北两进是斋堂与五观堂。五观堂装修考究,似为接待有关领导及各地高僧,寺庙参观人群的休息交流之处。                      
常熟虞山兴福寺
         从大雄宝殿往西,便是大片庭院称为西园。走过名为“无漏泉”的小潭,拾级向上进入一个门洞,里面是一条曲廊。这里便是“曲径通幽处”

常熟虞山兴福寺
     兴福寺各殿堂楼院依山而建有门亭廊道互通,显高超的制作及建筑水平,山、亭、水、桥更是移步换景。

常熟虞山兴福寺
         沿着曲径通幽走廊漫步而行,右侧是错落的山坡,满眼的老松修竹,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常熟虞山兴福寺
    山岩中有一处泉水,据说干旱不涸、久雨不溢,如同君子之大度,因而得名“君子泉”。
志载《泉铭》曰:石窦出泉,澄清莹澈。一勺多耳,不盈不竭。岂伊谦受,将毋安节。君子饮之,洁厉冰雪。

常熟虞山兴福寺
       錽亭在西园的中部。錽亭两字由释茗山题并书。“錽”,为梵文音译,在佛教中指甘露。錽亭在錽泉南,因泉而得名。亭上题联“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更无渣”
常熟虞山兴福寺
         在錽亭西面,寺院最西处,从南到北是白龙泉。罗汉泉,罗汉亭、财神殿和观音殿(圆通殿).
常熟虞山兴福寺

                                     观音殿内的千手观音。
常熟虞山兴福寺
      观音殿北最高处为文殊殿。门联为:“经藏部师尊威猛雄狮,佛道中父母仁慈教圣.

常熟虞山兴福寺

常熟虞山兴福寺

      团瓢在西园南端,以黄石垒岸,这里也为寺中放生池,有石舫。这个区域在西园区域里最具园林特色。

常熟虞山兴福寺
      
从文殊殿东小道拾级北上,为云栖塔院。有砖门楼,正面题“云栖塔院”,背面题“解脱自在”

常熟虞山兴福寺
     竹林深处正是兴福寺的云栖塔院,安放着数十位高僧大德的灵骨,
常熟虞山兴福寺
   
  其中最著名的有“白圣长老舍利塔”,赵朴初题。联为:“八六载演教弘宗、护持佛法,舍利塔永留胜迹;一刹那因圆果满、得证涅槃,高僧传垂裕后昆”,为上海龙华方丈书弟明暘撰书。

常熟虞山兴福寺
     白圣法师诞于1904年,乃临济正宗四十一世及曹洞宗四十七世法嗣,民国三十八年后赴台湾弘法,长期担任中华民国佛教协会会长。1981年第三届世界僧伽大会上被一致推举为世界佛教僧伽会会长。1989年4月,大师在台北圆山坐化。世寿八十六岁,戒腊六十九年。上世纪90年代初,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静安寺方丈淦泉法师提出建议,在赵朴初居士的支持下,当时的兴福寺方丈妙生法师在此建塔立碑,供奉白圣长老的舍利。
常熟虞山兴福寺
      塔院内还供奉有本寺几代高僧,以及上海等寺庙的主持方丈的舍利,每年清明僧侣的祭扫活动十分频繁。
常熟虞山兴福寺
        兴福寺庙前茶馆和餐饮摊贩热闹非凡,其中以常熟特色的兴福蕈油面最为出名。蕈(xùn)是一种野生菌,而松树蕈则是常熟虞山的一种特产。用蕈油作为面“浇头”的蕈油面,鲜美异常,非一般蘑菇可比。

常熟虞山兴福寺
    出兴福寺大门往西,沿山路上行不远处便是虞山索道登车处。

常熟虞山兴福寺
      缆车缓缓上行,我们告别了兴福禅寺,向山顶剑门进发。

常熟虞山兴福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