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到了,人们都在踏青扫墓,祭奠祖先,苏州在2500年前是春秋战国时的吴国,而吴国的开山祖师乃是泰伯,有关泰伯让位的历史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史记中记载有”泰伯奔吴“,说的是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现江南苏锡一带),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昌后来也成为周文王。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其子周章继位。那时正值武王战胜殷纣,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
泰伯让位的高风亮节得到孔子的很高评价,在《论语》中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意思是:“泰伯,他可以说拥有最高的道德了啊,多次把天下让给兄弟,老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称赞他啊。”
泰伯奔吴,创建吴国大约发生在3000多年前,其年代过于久远,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1986年纪念建城2500年,就是以‘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泰伯的二十一世孙)的父亲阖闾命伍子胥建阖闾城’作为起点的。
而无锡一直以泰伯‘三让天下’在梅里兴建国家,国号"勾吴",泰伯也就成为吴姓的开氏始祖,无锡梅里自然成为吴姓的发祥地,认为无锡作为吴国古都已有3208年之久,远远超过苏州2500年之历史云云。究竟如何还是让历史学家们慢慢去研究吧。而我们所知道的在苏州,无锡两地都有泰伯庙。泰伯是我们江南一带共同的祖先,清明节理应祭奠这位吴文化的鼻祖。

苏州的泰伯庙 位于阊门内下塘,是纪念吴地先祖泰伯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场所和历史文物遗址。苏州泰伯庙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60余年,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桓帝始在吴郡阊门外为泰伯建庙。五代后梁乾化四年(公元914年),吴越王钱镠为避兵乱,将庙迁至阊门内下塘街今址,至今也有整整1100年。泰伯庙又名至德庙,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泰伯庙数次被毁又数次修复,现在修复的泰伯庙按照古图 《至德庙图》 全景展现,总占地面积7492平方米,四周以五峰园弄、阊门内下塘街河、五峰园、官宰弄为界。
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随后,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乾隆历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苏州泰伯庙。可见苏州泰伯庙之地位。

从西中市跨过下塘街河,匹对面就能看到泰伯庙。图为至德桥俗称泰伯庙桥,桥墩仍为石砌,桥面已有改动。

东西两面的下塘街。


过了河,对面是一石板砌成的广场,广场对面是“至德坊”牌坊,旁边立着“文物保护的石碑”石牌坊北面就是泰伯庙仪门,仪门上方高悬“泰伯庙”和“三吴首祠”,两旁悬有对联:让三固足周天下,第一初开吴世家。这仪门是新修建的建筑。

泰伯庙的简介


庙里广场两侧种植有两棵高大树木,并在前面建有两座御碑亭,亭内分别陈列“汉恒帝敕封奉祀候吴允承制”和“乾隆十六年皇上喻祭文”。



泰伯庙现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布置双柱牌坊、至德桥、至德坊、仪门、至德殿、御书楼,两侧依次布置东西巷门、东西角门、碑亭、两庑、恩庆堂、育德堂等建筑。

至德殿为泰伯庙主殿,展陈内容主体为泰伯、仲雍、季历三尊塑像,另配有供桌、祭器、供品,以及康熙、乾隆御题的“至德无名”、“三让高踪”匾牌等。

店内供奉着三位彩色塑像端坐,中间一位就是吴国的始祖泰伯,右边一位是仲雍,左侧一位是仲雍之子季简,三位先祖身着长衫,头缠发髻,留有长髯,泰伯手持牙板,仲雍双手半握,自然放在腹前,季简左手放在左腿上,右手呈兰花手样立于胸前。

殿顶高悬一面蓝底金字金牌牌匾,上书“至德无名”,是清代康熙御笔所题,匾额旁边还悬有一幅对联,奔走句吴、王业滋兴、百世荆蛮开礼乐;逊避天下、至德无称、千秋俎豆有余香。殿前的路梁下高悬乾隆御笔所题的匾额“三让高踪”。

殿内明灯高悬,墙上挂着孔子,司马迁等先贤有关泰伯三让事迹的历史记载和评价。

《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是一部《论语》的解释。这是记载的孔子对泰伯三让的高度评价的一节。

《吴郡志》,又作《吴门志》,即南宋平江府志,范成大撰,为地方志名作,书四十八卷中论及的泰伯三让的含义。
东庑两层主要展陈自泰伯、仲雍一直到夫差吴国历代君主世系表及相关碑刻,以及泰伯庙和《至德志》相关系列内容。
两廊是展览室,展示吴国历代君主和重要后代碑刻像。
泰伯 仲雍
季简 叔达 周章
熊遂柯相 强鸠夷
余桥疑吾
柯卢 周繇 屈羽
夷吾禽处 转 颇高
句卑
去齐 寿梦 诸樊
余祭 余眛 僚
阖闾 夫差






展出的有关泰伯奔吴的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

展出的当时这一带所使用的器皿。

吴国建苏州城的历史记载

展出的吴国伍子胥建城(即苏州)时用的城砖。


商周年代,泰伯之上先祖历代君主传位表。

吴国自泰伯创始至吴王夫差历代君王传位表。

西庑两层主要展陈泰伯三让天下、奔吴、断发文身、建吴等历史。

泰伯庙西侧的吴门书道馆,展出的是吴门历代名家的书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