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教育管理到教育领导
——教育领导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学界关注的是管理问题。80年代以后,由于国外领导学科以及着领导科学以及其它学科蓬勃发展,教育领导学从过去的隶属地位逐步走向分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的语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领导培训和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领导理论知识体系已经非常丰富,包括教育领导的基本概念,有效领导者的基本内容,教育领导能力,教育领导的各种理论等等。教育领导学已经成为与教育管理学相互关联、交叉,但又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教育领导、教育管理、学科
在英美澳等国家,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是两个一直富有争议的领域,教育领导学一度是隶属于教育管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教育领导学通常被认为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1]这是西方教育管理领域中比较传统且至今仍有一定市场的观点。但是随着领导科学以及其它学科蓬勃发展,教育领导学从过去的隶属地位逐步走向分离,在一部分学者看来,教育实践领域的教育领导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于教育管理的一个新的学科。
一、教育领导从教育管理中独立的时代性
(一)凸现人的价值
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学界关注的是管理问题,管理科学是20世纪是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矿山森林、厂房、机器、设备、人力货币,对这些资源进行配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就成为管理的重要问题。在教育管理领域,人们关注的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效率,优化教育效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功能初露端倪,校长和教师作用在教育功能发挥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功能和效用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自然而然教育领导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并从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分化出来。
(二)实践也推动了领导与教育领导理论的发展。对管理和领导的重新认识首先是从美国的管理学家、领导学家开始的。正是实践中的显著的变化推动了他们认识上的发展,实践中的变化推动了对管理理论、领导理论中这两个概念的重新认识。约翰·科特通过调查发现,70年代的美国公司和企业的经理们,把75-80%的时间用于管理,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1985年以后,经理们把30-50%的时间用于管理,而用更多的时间与领导,领导的职能明显增强,他认为,“以任何标准来衡量,1985年工厂经理的工作都比1970年的工厂经理工作困难的多,主要是由于公司的经营环境更加艰难。1985年,工厂经理不仅必须通过计划、预算、组织配备人员、控制等方面来管理工厂,还必须在很多关键的经营问题上显示出较强的领导能力。”
[2]在教育领域,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的呼声日渐响亮,教育领导的职能得到重视。以美国为例,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工业生产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转向以知识密集型为主。所有这些都要求工人受到高中以上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以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同时,在国际竞争中,美国面临着来自日本、联邦德国等盟国的挑战。美国朝野人士认为,竞争的实力来自科技发展,而科技发展又依赖教育。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指出:“我们国家正处于危机之中。我国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发明上一度处于无与匹敌的领先地位,现在被全世界竞争者超越”。由于企业界意识到领导的重要性,这种导向也使美国的教育领域开始关注教育领导,强调领导的责任、绩效和定位,重视学校的改进。埃德蒙兹在1979年的研究从有效学校的研究中提出了五个学校改进因素:校长强有力的教学领导;对教学中心广泛而透彻的理解;安全而有序的学校学习氛围;对所有学生的高成就期望;采用学生成就测验来评价学校的成功。[3]这项研究有力的推动了教学领导研究的发展。教育领导的研究推动了教育领导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教育管理学者突然发现,它们重新将焦点集中在学校教学的改进上,而且这又导致领导的角色在学校管理中凸现出来,教学领导、学校改善、学校效能、变革领导等论题在教育管理中的意义甚至被强调得有点过了头。”[4],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实践推动了教育领导学理论的蓬勃发展,各种教育领导理论不断产生。
二、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的语义变化
教育管理的概念在不可避免地与管理的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文字义上讲,管理就是管辖和治理,本质上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现代管理的理论的创始人法国实业家法约尔认为,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在他的定义中,“指挥”与“协调”就比较接近于“领导”。孔茨把管理活动看作是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活动。其中,领导工作就是对工作人员施加影响,使他们对组织的目标作出贡献。纽曼(Newman,W.H.)和萨默(Sammer,C.E.Jr.)认为,管理是一个社会过程,他把管理分为四个部分: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当代管理学家罗宾斯(Robbins,S.P.)和库塔(Coutar,M.)
也持同样的观点。总的来说,在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管理学家看来,领导就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包含四种职责: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领导”是管理的的一个环节。
随着管理和领导含义的变化和发展,这给教育管理和教育领导也带来了新鲜的话语,教育管理和领导的含义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少学者对这两个词作了区分。
库巴(Cuban,L.)对领导和管理作了区分。他认为,领导和变革联系在一起,而管理则是一项维系事务运转的活动。“领导是对他人施加影响,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领导者通常是与他人分享目标、动机和行动的人。他经常引导变革,以实现既定和新的目标。领导需要创造力,充沛的精力和技巧;管理则是维系组织的有效运转,管理的好可以体现领导的技能,管理的功能是维系而非变革。”[5]
华伦·本尼斯(Bennis,W.)认为,领导就是“创造并实现梦想”[6],“领导者是那些做正确事情的人,而经理人则是正确地做事情的人。”[7]费尔斯通(Firestone,W.A.)也认为,“管理的任务是维持秩序,而领导是提升变革。”[8]约翰·加德纳认为,“领导就是一个说服和示范的过程,一个人(或领导班底)可以借着过程,引发团体去追求领导者所坚持或上下一心所共持的目标。”[9]
科特(John
Kotter)也认为,领导是“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领导者主要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方法,鼓动一部分(或一个集体)来实现一个或者若干既定目标的过程。”[10]根据他的研究成果,领导应包括以下含义: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与前进目标,制定进行变革的战略;联合群众,形成联盟,对远景目标达成共识并投身与实现这一目标;激励和鼓舞,调动追随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克服遇到的阻碍。
传统上,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两者的概念相互重叠,甚至“教育管理”已经包含了“教育领导”,迪莫克(Dimmock)对教育管理(educational
management)、教育领导(educational leadership)与教育行政(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作了区分,认为领导是对高层次的任务的决策,以求得平衡,旨在提升员工和学生的能力,提升办学水平;管理是对保证常规性工作的开展;行政则是对低层次事务的管理。[11]
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管理与教育领导语义的变化说明一个问题: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呈现分离趋势,教育领导正在形成一个与教育管理相关但又相对独立的领域。在职能方面教育管理是计划、预算、组织和控制教育活动的过程,表现为一套看得见的工具和技术,这些工具和技术建立在合理性和实验的基础上。在不同类型的学校环境中,我们已十分相似的手法是用这些管理工具和技术。而教育领导则是对所在机构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即通过率领和引导教师来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在人际关系处理上,表现出灵活性和艺术性。教育领导与教育管理的功用不同,教育管理是维持秩序,教育领导是带来变革,教育领域赋予了教育领导者更多的历史使命,要求他们引领学校变革。教育领导和教育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不同。教育领导需要领导工作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如教育决策能力、智慧协调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表达能力,特别领导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要比管理复杂得多,要求教育领导者具备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不同类型的人有清醒的认识,就管理者而言,主要是专业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领导者和教育管理者成长的途径不同。管理者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里面包括实践的锻炼,领导者虽然也需要培养,但主要是在实践中竞争中出来的。
三、教育领导研究和培训机构出现
领导科学的分化与独立。即便是管理科学理论中也包含着丰富的领导科学理论,管理学中孕育着领导科学。一方面,研究管理学的同时也需要研究管理中的领导问题,因此,随着管理学的丰富,领导科学也日益丰富起来。很多管理学家,特别是那些著名的管理学家的管理学论著中,都包含着大量领导科学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和学术群体专门研究管理中的领导问题。领导科学逐渐从管理学中分化出来,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密执安大学都开设了领导科学研究中心,或相应的学术团体,开设领导科学课程。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研究中心就是美国一个有较大影响的领导科学研究机构,是美国领导理论发展趋势的一个代表。领导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领导研究和培训机构的发展。
美国教育领导培训机构的产生。直到1980年时,美国还没有什么支持学校领导者终生教育的规范,学校领导者职后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参加一年一度的校长协会年会。美国的哈佛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学院校长中心(The
Principals’ Center ,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于1981年成立,它是美国第一个专门的学校领导发展机构,也是全世界成立最早、最负盛名的校长中心之一,后来为各州所仿效,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的学校领导发展机构大量出现,到1990年时,全美国州办领导学院和其他校长中心,地区校长培训机构已达到
150家以上。与此同时,州际学校领导者颁证联会(Interstate School Leaders Licensure
Consortium)发端于1994年,当时美国的50个州中,已有49个州建立了学校领导者持许可证上岗的要求。1996年11月,来自各州教育厅、小学校长协会(
NAESP)和州际学校领导执照发放联合会(
ISLLC)的代表参加的研讨会通过了州际学校领导者颁证联会的学校领导者标准,确定了6项基准(次级考量指标达200项):能够权衡管理和领导这两个角色;制定高期望和高标准;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业成就;营造组织的学习氛围;能够把数据资源作为学校诊断工具;能够与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12]为了适应校长培训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德克萨斯技术学院(Texas
Tech University)等多所高等学校就专门提供了教育领导学的硕士学位课程。
英国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及其他相应政策,均对校长的领导技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校长的专业化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现实问题。1994年英国负责全部师范教育事务的教师培训署(Teacher
Training
Agency,简称TTA)成立,该机构专司校长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列出了需要优先发展的八个方面,其中培训中小学校长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在随后的几年里,TTA开发了“国家校长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Headteacher,简称NSH)供校长培训用。1997年英国出台了校长专业标准(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颁布了可供测量的中小学校长领导和管理能力标准。2001年11月,在工党的大力支持下,英国学校领导教育学院(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简称:NCSL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校行政领导教育改革的正式启动。NCSL学院是世界仅有的2所国家级学校行政领导教育中心之一(另一所在新加坡,规模小得多),创办之初就雄心勃勃地规划以下宏伟蓝图:①
成为英国学校领导教育方面研发和改革的中心。②
成为塑造世界级学校精英领袖的驱动器。③成为培育学校精英领袖的摇篮。④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有关学校领导教育方面的辩论中心。其教育模式独具特色,旨在提升学校各层次的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领导素质,为未来的学校打造精英领袖,从而提高英国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被称为“变革典范”(a
paradigm shift)[13]。
与此同时,“英国教育管理与行政学会”更名为“英国教育领导、管理及行政学会”,“澳大利亚教育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澳大利亚教育领导委员会”。这些变化表明教育领导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又与教育管理血肉交融的新的领域逐步形成。
四、教育领导理论的发展
自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有关教育领导的主要理论均来源于普通管理学、领导学。关于学校领导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正式领导活动的职位上——主要是学校的首席执行官,即学校的校长的职位,例如20世纪初的“领导者素质理论”(leaders’trait)、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领导行为理论(behavioral
theories of leadership)、20世纪60年代的领导研究的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20世纪60-70年代的领导认知理论(Cognitive Resources
Theory)对领导者与追随者对其环境、工作以及在这些认知过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正是因为这些理论直接来源于普通管理学、领导学,由于学校组织的特殊性,它们对学校的管理产生的影响较为有限,理论上很难有所突破。
伴随着学校校能与改进运动的发展,学校领导的教学维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领导”始于对有效学校的研究。1979年埃德蒙德(Edmonds,R.)在《贫困市区的有效学校》中指出“专注于课程与教学的强有力的直接校长领导对于城市贫困地区的小学非常有效”。[14]雷斯伍德与蒙哥马利(Leithwood,K.&
Montgomery,D.)在《小学校长对学生成绩的改进》一文中正式提出了教学领导的概念,“教学领导通常被看作是小学独具特色的一种领导方式”。[15]这两篇关于教学领导文章的问世催生出了教学领导。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教学领导开始成为教育领导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有关教学领导研究的文献大量出现,有关的研究报告在《教育管理季刊》等主流学术刊物占据了非常显眼的地位,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它国家的教育领导研究。可以这样说,随着外围领导科学的从管理学中独立出来,教学领导理论的产生,教育领导学改变从领导学或管理学移植理论的惯例,教育领导学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理论——教学领导,这是教育领导学成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实证研究显示,这种模式成为学校领导的主要模式,至今仍然是影响学校教育的重要领导理论。
20世纪末本世纪初,赋权式领导是继教学领导之后的教育领导学领域产生的一种新的领导模型。赋权式领导(distributed
leadership,又译分布式领导)是
“解决教学研究中‘正统’的领导研究思路和基于领导者角色的研究取向问题,是分布式领导思想出现的直接原因。”[16]“学习型组织理论”和“领导者的领导”思想对赋权式领导的产生最为明显。赋权式领导的兴起代表了领导研究的一个重大转向,领导不再是组织顶端的唯一改革来源和理想的设计者。目前主要有三类关于赋权式领导的研究:一类是关于赋权式领导的文献研究,探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如J.斯皮兰(James
P. Spillane),阿尔玛·哈里斯(Alma
Harris)。前者利用活动理论和分布式认知理论,对学校领导从赋权的视角进行了探讨,这类研究丰富了赋权式领导的理论,为学校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二类是实证研究,考察赋权式领导在实践中对学校的改进、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状况,等等。三是对赋权式领导的延伸研究,如考察教师领导,学生领导,等等。从丹尼尔·穆吉斯(Daniel
Muijis)等人对教师领导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关于教师领导的研究关注的不仅是教师领导的定义,而且研究人员对教师领导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追问,并对如何发展教师领导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后,美国著名的领导学学者1978詹姆斯·梅格雷戈·伯恩斯(James MacGregor
Burns)出版了《领导论》后,事隔10多年,也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领域中才有学者将转化式领导移植到教育组织背景下进行研究。同时受《领导学》的启发,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对教育领域中的道德领导作了进一步挖掘,探寻真正适合于学校组织的道德领导理论。受他的启发,不少学者从个体层面、群体或组织层面、社会或政府层面以及跨文化层面研究道德领导,给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国外已有较为系统的教育领导学论著或教材,如塔赫·阿·拉伊科(Taher A Razik)和奥斯丁·迪·斯万逊(Austin
D.Swanson)合著的《教育领导的基本思想》从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角度来构建教育领导学的内容[17];罗斯·马润(Russ
Marion)的《教育领导学》从封闭系统、开放系统等组织理论的角度进行了研究[18];还有学者编辑了教育领导学方面的著作或论文集,如迈克尔·富兰(Mickael
Fullan)编辑的《教育领导学》[19],维纳·凯·霍伊(Wayne K.Hoy) 和瑟斯尔·吉·米斯克尔(Cecil
G.Miskel)编辑的《教育领导与改革》。[20]国内多位学者参编出版了《教育领导学》教材。[21]
时至今日,教育领导学已具备一个成熟专业所具备的六条标准。一般来说,一个充分成熟专业必须:(1)是一个正式的全日制职业;(2)拥有专业组织和伦理法规;(3)拥有一个包含着深奥知识和技能的科学知识体系,以及传授/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完善的教育和训练机制;(4)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高度关注和力求达成客户利益和社会效益;(5)获得国家特许的市场保护(鉴于高度的社会认可);(6)具有高度自治的特点。[22]教育领导学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基本具备上以上六大标准的条件,教育领导的主要组成人员校长,外加少量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它们具有正式的全日制职业,他们拥有校长专业组织,如校长协会,也具有相应的伦理法规;教育领导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教育和培训机制来完成,教育领导研究领域也逐步形成了独立于管理学的理论,如教学领导、赋权式领导和道德领导;英美澳等发达国家均有系统的校长培训机构和培训标准,以及详细的课程体系;校长们从事的专业是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社会服务,具有社会效益,为学生和家长服务;英美等国,乃至中国都为校长专业化提供了市场保护,如提供了校长的任职条件,对校长从事的工作做出了限制和规定;校长作为专业人员组织起来的最终成果是自治和伴随而生的威信。……自治专业的成员不受外行的评判和控制,被信托于接受和保护特殊信息。他们自己决定进入该职业所需的教育和培训标准,并在帮助国家形成规范这一职业实践的法律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需要确定其研究对象,明确其研究方法,具备特定的知识体系。教育领导学是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门学科。由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都是缘于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教育领导学特定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领导领域中的问题或成为问题的教育领导现象。其研究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采用教育领域或领导学领域的所有方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知识体系已经非常丰富,包括教育领导的基本概念,有效领导者的基本内容,教育领导能力,教育领导的各种理论等等。
总之,教育领导学已经成为与教育管理学相互关联、交叉,但又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 Malcolm J. Richmon & Derek J
Allison.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Leadership
Inquiry[J].Educational Management &
Admininstration,2003,31(1):31.
[2] 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7-18.
[3] Edmonds,R.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79, 37(1):15-24.
[4]
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9.
[5] Cuban,L.The Managerial Imperative and the
Practice of Leadership in Schools[M].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8:xx.
[6] [美]F·赫塞尔本等主编.未来的组织[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7.
[7] Bennis,W..Managing the dream.:Leadership for
21st century [J].Training ,
1990,27(5): 43-48.
[8] Firestone,W.A..Leadership Roles or
Functions?[A].In K. Leithwood, J.Chapman,D.Corson, P.Hallinger and
A.Hart(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 Vol.2)[C].Boston ,MA: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6. 395-418.
[9] [美]约翰·加德纳.新领导力[M].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2.
[10] [美]约翰·科特.现代企业的领导艺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
[11] Dimmock,C.Principals and School
Restructuring :Conceptualising Challenges as Dilemmas [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1999,37(5):441-462.
[12] Donna J. Raines. Epiphanies of the
Principalship: A Study of Passag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paper for the degree Doctor
of Education[D].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May,2004.80-100.
[13] Bush T.The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A Successful English Innovation?[J].Phi Delta
Kappan,2006,(3):511—508.
[14] Edmonds,R.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79,(37) :15-24.
[15] Leithwood,K.& Montgomery,D.
The role of the Elementary Principal in Program Improvement[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2,(3):309-339.
[16] 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5.
[17] Taher A Razik &Austin
D.Swanson.Foundamental Concept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M].New
Jersey:Prentice Hall,Inc, 2001.
[18] Russ Marion.Leadership in
Education:Organizational Theory for the Practitioner[M].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Inc,2002.
[19] Mickael Fullan.Educational Leadership[M].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7.
[20] Wayne K.Hoy&Cecil
G.Miske.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Reform[M] North Carolina.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2005.
[21] 刘志华主编.教育领导学[M].广东:广东高教出版社,2008.
[22]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30-39.
待发于《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某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