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痘痘皮肤的角度分析我们为何如此迷恋“保湿”

(2014-10-26 09:18:53)
标签:

保湿

痘痘

分类: 皮肤护理

美容圈年年都有新花样新潮流,但是唯有“保湿”二字不破。不光是冬天,任何时刻,我们都恨不得擦上各种最强的保湿产品,每天敷各种面膜,只要皮肤够湿润,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真的是这样吗?

 

保湿确实很重要,皮肤含水量上升,外观显得饱满,角质排列精密,人也显得白一些,而皮肤含水量下降,角质会适当的收紧一些,面部皮肤不仅显得黑黄,严重的时候,皮肤失去弹性,脱屑,甚至干裂。皮肤含水量下降,代谢也就会慢一些,引发种种问题。

 

但警官认为,保湿应该分皮肤性质,根据不同的外界环境来挑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策略,如果过分强调保湿,并不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善,反而对于某些皮肤来说会增加新的问题,例如痘痘皮肤。

 

什么是保湿?

保湿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降低皮肤失水的速率(TEWL),那么我们应该在皮肤含水量最高的时候(刚洗完澡或者洗完脸),根据自己皮肤性质(干性/油性/受损),以及外界环境(热/+空气湿度高/低)擦上吸水型保湿成分/封闭型锁水成分两者比例适当的产品,如果有皮肤屏障受损,角质层薄弱,那么再加上修复型成分。

如果擦什么产品都觉得皮肤干燥,一般都是角质屏障受损的表现,这个时候无论你怎么敷面膜都没用,重点在于修复皮肤的屏障,首先是减少过度清洁刺激和去角质,停止那些刺激性的成分产品的使用,最后再有针对性的帮助皮肤恢复。

什么是吸水性保湿成分?

 从痘痘皮肤的角度分析我们为何如此迷恋“保湿”

例如多元醇类,糖类,PCA钠,乳糖酸,透明质酸,聚麸胺酸,尿素。

什么是封闭性缩水成分?


从痘痘皮肤的角度分析我们为何如此迷恋“保湿”
植物油,矿物油,蜜蜡,凡士林,神经酰胺。
修复性保湿成分

从痘痘皮肤的角度分析我们为何如此迷恋“保湿”
包括泛醇,鞘氨醇,乳糖酸,燕麦提取物等等能促进角质正常分化的成分。

所谓的“ponponpon”皮肤把水喝进去了的广告词,实在是属于满足幻想的一种夸张手法而已,没错角质会变的湿润一些,但是外界环境干燥,水分会蒸发,正常的皮肤维持不了这么高位的湿润状态,所以需要用保湿产品在皮肤上创造出一层水分很高的膜,挡住不断从皮肤里逸出的水分子,让皮肤自身的含水量下降不要那么明显,同时也能抹平皮肤表面的纹路,让外观看起来平滑又紧致。

 

无论干性皮肤还是油性皮肤,我们都希望自己皮肤含水量高一点,刚洗完澡,泡完温泉,敷完面膜,皮肤的状态是最让自己满意的一刻,适合自己的保湿产品,就能最大程度抵抗外界环境,留住这一刻。

 

接下来说痘痘的最主要成因

1.       局部细菌定植。

2.       皮脂腺分泌过多皮脂。

3.       毛孔周围角质化导致毛孔堵塞,皮脂排出不畅。

4.       细菌与细菌产生的代谢物导致局部炎症。

 

那么首先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什么?

1.抑制或杀灭痤疮杆菌(抗炎,杀菌成分的使用)

2.减少皮脂腺分泌(内服/外用A酸成分,吸附油脂,适度清洁皮肤)

3.改善毛孔周围角质化的状况(使用去角质手段,疏通毛孔等等)

4.减少局部炎症状态(饮食调节,抗生素使用,抗炎镇定成分的使用)

 

而这个时候,保湿成分帮上了忙吗?好像没有吧?

 

有一种说法说是皮肤因为缺水,才会分泌更多的油脂?

这个说法并不严谨,皮肤的感受器感受到了干燥,会促进lamellar body最后变成细胞间质产生增加,这些皮肤间质与角质细胞组成了“砖墙”结构,外面再刷一层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加上汗水组成的皮脂膜“墙漆”,就是我们皮肤的最坚固防线,它也是保证皮肤含水量的重要屏障。

从痘痘皮肤的角度分析我们为何如此迷恋“保湿”

 

皮肤间质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可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两个独立运作生产线的产物,最终出来完成类似的目标而已。

 

如果运气不好的话,保湿成分不仅无济于痘痘的治疗和修复,火上浇油都是很有可能的。

例如,某些植物油中各类脂肪酸本身就是痤疮杆菌的能量来源,细菌们以此为食,壮大了队伍,也产生了更多的炎性因子刺激局部皮肤导致炎症,合成酯则更不用说了。

 

清爽型的保湿成分则好一些,不过如果胶体过多,产品吸水能力过强,或者说是面膜厚敷,导致角质肿胀,那么本身就堵塞在毛孔周围的角质发生了什么改变?这条路上平时已经堵得水泄不通,突然来了无数的体积庞大的货车,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就是我反对痘痘皮肤敷面膜的原因,敷烂脸的情况真是太多见太多见了,尤其是朋友圈三无面膜的横行,使用违禁成分的情况下。

 

痘痘皮肤不能用保湿产品吗?

当然可以,但是要选择偏清爽的产品,但是很多这类产品,在中性和干性皮肤的口中就是“保湿效果不好”的产品,也是在各类横向保湿能力大比拼中落败的产品,如果片面追求强效的保湿,最终收获了什么呢?

 

岁月不饶人,护肤路漫漫,我们与时间做斗争,总想着留住青春的脚步,其实最后拼的其实并不光是你用了多么奢华又强效的护肤品,基因/习惯/作息/心态/营养这些方面也一样重要,少用几次“保湿”产品,少敷几片面膜并不会让你之前打下的护理基础全部白费,更加不会让你老上好几岁。

 

这个时候痘痘才是最大的敌人,专心致志把痘痘根除,帮助皮肤修复,找出生活中致痘因素加以留心预防,才能获得长久的安乐。

 

很多人会疑惑了,油性皮肤不擦保湿产品,还可以自己出油缓解干燥,那么干性皮肤长痘痘呢?

干性皮肤的痘痘,一般都是散发一两个,或者是生理期爆豆,通常并不严重,不会困扰全脸的皮肤,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分开护理,痘痘处擦药,正常皮肤部位使用自己喜欢的保湿产品。警官可没有说过,长一个痘那全脸皮肤都不要保湿,不要擦任何东西了哦。

干性皮肤爆发大量的“痘”,那还等什么赶紧去医院,谁敢保证这一定是“痤疮”而不是别的问题呢?

 

另外常见的情况就是皮肤屏障受损的人,也会长痘痘。

确实没错,如果外层屏障不全,那么敌人就有可趁之机,细菌的破坏力会增强。同时,皮肤屏障受损,自身保湿能力下降,更难以维持皮肤水分。

 

但是痤疮的本质依然是一样的,只不过要换温和一点的武器。

例如,注意适度清洁,例如警官之前强调过很多次的APG类清洁成分,属于带走油脂而尽量少破坏蛋白(也就是角质蛋白)的方式,达到去油不伤皮的效果。

温和一点的镇定抗炎成分对抗炎症,少用过氧化苯这样的成分来杀菌,最后就是使用皮肤类间质成分,强化一下这个屏障。不过呢,类间质成分也有可能加重痘痘,这个就需要个人小心拿捏了。在炎症漫漫缓解的过程中,平时的护肤也可以挑选一些强化自身屏障的成分,毕竟自己产生的物质才是最好的。

 

你理解了保湿这个过程和保湿产品的实质了吗?

在接下来的微博里面,我们就来认识不同的保湿产品,帮助我们做出最佳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