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美白生理学 1

美白丸是否能够发挥效果?
吃什么食物,能够让皮肤越来越白?
除了防晒和使用美白产品之外,能不能有更多办法让皮肤变得更白一些?
对于亚洲人来说,白皙皮肤无疑有不可抗拒的优势,美白则是亚洲美容产品永恒的话题,而每到夏天,这个话题就和逐渐上升的温度一样,变得极其火热。
但是美白的学问远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复杂,为何?黑色素产生的机制,内分泌激素调控,紫外线损伤,食物及药物对信号因子的干扰等等,这些人体生理的精妙变化,很难三言两语说清,甚至跨越了皮肤科研究的领域,与神经内分泌学和营养学产生了交叉,作为一个内分泌和营养学研究爱好者,警官觉得有必要将这些知识与皮肤科学一并讲述,毕竟,人体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回答这些迷思,警官做了大量的功课,希望能够给各位一些启发。不过不好意思,暂时先不具体回答上面三个问题,让我们先深入了解,皮肤与机体交互的原理。因此这是一个很长的连载,又要挖一个大坑了,信息量很大,没法保证不走题。
信息来源,就是那几本皮肤和内分泌,营养类的教科书啦,fitzpatrick,baumann,william’s,NCC那些,引用文献可能会影响阅读,就暂且不引用了,如果有争议再放上来。
黑色素产生机理
每次谈到原理就让人觉得很头疼,又要敲一堆没人会认真看的内容,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那就是……….变黑都是紫外线惹得祸!
sorry这样确实有点太敷衍了。只是有点不太愿意提那些分子生物学的东西而已,在这里提太多分子和基因名词,各位肯定就取关了。
我们来了解两个概念:
Constitutive skin color
CSC—指天然的肤色,由基因决定,你的黑素细胞能力如何,固定产生多少黑色素,这个肤色是未受紫外线干扰的肤色,看看你的那些未经受紫外线照射的皮肤就清楚了。
Facultative skin color
FSC—被紫外线和激素干扰后,黑素细胞的能力有相应的调整,产生的肤色变化。对比一下面部皮肤和常见不见天日的皮肤,你就能知道紫外线和激素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我们能做的努力,就是尽可能恢复到你的本色,也就是CSC,如果比你的CSC还要白,那么就是白化病,白斑一类的病理性变化,这不是对身体有益的追求。
黑色素的前世今生
黑色素怎么来的,那就是通过饮食中的氨基酸—酪氨酸通过各种各样的酶通过一系列复杂反应,最后变成几种黑色素,请看下图详解:
机智的同学们立刻想到了,减少或者完全避免酪氨酸,会不会减少皮肤产生黑色素的可能性?
GOOD
QUESTION!可惜这是不现实的,酪氨酸产生的多巴胺,是人体神经系统最最重要的激素之一,而且,酪氨酸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酪氨酸酶如何将多巴醌,变成了我们讨厌的黑色素,这就是美白成分的重要靶向目标。留给将来详细叙述。
黑素的作用
保护皮肤,紫外线是一种对皮肤细胞产生立即性伤害的因素,黑色素能够将部分光能转化成热能,保护细胞DNA免于紫外线伤害,不过这个保护过程也并非高效,我们依然能在一定时间内被晒伤。
此外,黑色素中间产物本身也有可能是加重紫外线对细胞DNA损伤的因素,取决于黑色素中间产物的分子量大小和聚合数。
乱入1—我们的皮肤给我们预留了一定的紫外线防护武器,那就是出于各种代谢时期的不同种类的黑色素,上面那个图里面的类黑素形态呈黄红色,遭受UVA辐射之后,几分钟之内就会立刻氧化变成真黑色素,黑化效果持续8个小时以上,这个过程叫做immediate
pigment darkening ,是不是有点熟悉这个名字?没错就是IPD,与之对应的就是UVB+UVA造成的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PPD发生于接触紫外线之后的2-3天,持续10-14天。在这些过程中,酪氨酸酶的能力提升,黑素小体从黑素细胞转移到角质细胞中,这就是典型的保护性变黑(protective
tan)的过程。
IPD和PPD是不是经常看到的防晒霜指标?是的,在以后的篇节会谈到。
影响黑色素产生的因素
不需要再反复强调了,头号嫌犯就是阳光中的紫外线,不过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更深入了解体内激素调节,对于黑素细胞分化的影响。在研究了人体内分泌之后,你会了解到,紫外线是主犯,而其他的身体循环的激素则是帮凶。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让全身皮肤都变白,我们更应该去了解,怎样通过影响身体的内环境,限制皮肤黑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这就是开长篇连载的主要讨论的事项。
今天先来谈两个神经内分泌激素
MSH 促黑激素
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这两个激素都是由POMC这个蛋白合成,由垂体释放入血,MSH听这个名词就觉得很不好听,有没有一种想要除之而后快的感觉?别恨它,激素是信号,而身体的组织则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接收器,不同的接收器接收到不同信号之后,产生相应的调节,这就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调节的机制。
除了皮肤中接受这个指令的MC1R这个接收器以外,其他几种受体(也就是接收器)亚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了很大作用,例如调节食欲等等,所以,单纯去抑制这个激素,肯定是行不通的。
详情请见图片
这两种激素增加了之后,会让黑素细胞更活跃,在接收到紫外线辐射的皮肤部位,产生更多的黑色素,这也是ACTH异位症(也就是ACTH增多症)的患者,皮肤变黑的最重要原因。此外,压力应激会让我们身体分泌更多的ACTH,在小鼠实验中可以证明,给予压力应激小鼠一定的抗ACTH药物,可以减少紫外线照射导致的晒黑效应。
详情见图片,可以看到紫外线是如何调节体内激素,使黑素细胞能力升级。
乱入2,看到左边的红色圈标出的endorophin么?内啡肽,恩多酚,如果这个名字很陌生,那么提示一下,就是人体内自己分泌的吗啡,产生止痛效果和欣快感,没错,晒太阳会晒出欣快感,而去晒灯是可以晒上瘾的!就是这个原理!
所以,减压是有助于减少皮肤晒黑可能性的!忘记警官经常念叨的压力应激的应对策略了吗?再贴一遍吧,无论是为了皮肤美白,还是身心健康,都有必要定期给自己经受的压力应激做一个评估,同时使用减压手段。
乱入3
放松措施
适当补充睡眠,冥想,祈祷,静坐,瑜伽,普拉提,看幽默文章和剧集,听音乐,做适度运动,压力球。
培养兴趣爱好,多与朋友家人接触,取得外界支持,旅游,户外散心,养宠物
强化措施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行为认知疗法
保持皮质醇稳定的方法:
1.避免那些造成皮质醇升高的因素:
生活习惯方面: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情绪刺激,长时间的大量运动。
饮食方面:彻底节食,富含咖啡因的饮料,精致糖分等高GI食物,反式脂肪和过多的饱和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2.用下面的手段降低皮质醇
生活习惯方面:适当补充睡眠,集合冥想,瑜伽,普拉提,看幽默文章和剧集,听音乐,做适度运动。
饮食方面:减少全身慢性炎症,使用抗炎饮食策略,包括低GI的食物,减少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补充omeg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