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OVE IT 关于拉伸的二三事

(2013-12-22 21:03:56)
标签:

拉伸

pnf

健康

我们从小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都会常规性让我们热身后拉伸肌肉,目的是为了减少肌肉受伤和让身体更好进入状态,这么多年过去后,这样的原则是否还适用呢?
在经过各种大规模试验后,实验者们都发现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结论,运动前的传统的拉伸肌肉方式并不能降低肌肉受损的风险,对肌肉疲劳恢复也没有效果。那么是时候重新检视一下拉伸的原则,制定新的拉伸计划了。

先来认识两个与拉伸有关的肌肉生理。
一种叫做牵张反射,当肌肉受到外力拉伸时,肌肉中一个感受器叫做肌梭反射性进行收缩运动,这个反射发生速度较快,目的是防止肌肉被突然的外力拉扯而受损。
另外一种随着拉伸力量的持续和增加,肌肉被另外一种感受器叫做高尔基腱支配而产生舒张,就像一个渐渐适应的过程。这两种感受器共同支配着肌肉的舒张和收缩,起到调节肌肉长度和力量的同时也产生保护效果。

身体的柔韧性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关节结构,年龄与性别,结缔组织,肌纤维粗细,体质等等,不可否认的是,提高柔韧性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自我保护,也能改善我们普通人中常见的慢性关节和肌肉劳损状况,不管你是否有运动的习惯,了解并且定期有计划的拉伸有助于肌肉和关节的健康。

常见的四种拉伸方式包括:
static stretch 静态拉伸,将肌肉拉伸至终末点后保持15-30秒以上的拉伸方式,最为温和安全的方式,适合运动后进行。


MOVE <wbr>IT <wbr>关于拉伸的二三事

ballistic stretch 动力拉伸,身体机械重复幅度较小的动作,间断性刺激肌肉拉伸到终末的状态,有“弹力”般的效果,经常用在热身运动中,但是做得不好也有拉伤的风险。而且短暂快速的拉伸一般会刺激牵张反射,让肌肉反射性收缩而达不到真正拉伸的效果,已经被淘汰的拉伸动作。

dynamic stretch动态拉伸,改良版本的动力拉伸,避免了短促的“弹力”动作,指关节稍慢而大幅度的运动到肌肉拉伸点的状态,有助于肌肉进入将要运动的状态,而疲劳的肌肉则不适合。
MOVE <wbr>IT <wbr>关于拉伸的二三事
行走箭步蹲的强化版,典型的动态拉伸,将大幅度运动把肌肉拉到终末点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简称PNF 本体神经肌肉易化,比较高阶的技术,一般需要有经验的搭档配合,先静态拉伸到终末点,然后用被拉伸的肌肉收缩对抗6-10秒钟后,再度拉伸到新的目标点,此时因为收缩的过程中刺激了高尔基腱,之后会因为肌肉彻底松弛而产生更大的拉伸幅度。
MOVE <wbr>IT <wbr>关于拉伸的二三事

对于不练瑜伽的人来说,在运动前后结合不同的拉伸方式能更好的让肌肉调理到理想的状态,运动前可以采取动态拉伸唤醒肌肉进入状态,而运动后一般采取静态拉伸,如果有小伙伴或者教练在场,可以考虑PNF。

ACSM的建议是每周进行2-3次的拉伸训练,如果是静态拉伸,拉伸幅度到让自己觉得轻度不适感为宜,保持10-30秒,每个动作拉3-4次。PNF的推荐是在拉伸10-30秒后收缩6秒。

一个人也想用PNF或者只有猪队友怎么办?我自己也会用PNF,其实类似于分段式的静态拉伸,拉到第一终末点后保持不动,但是有意识收缩被拉伸的肌肉6-10秒后放松再继续拉,理论上是可行的。

比较全的PNF拉伸图示这里找:EXR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