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比寻求经济独立更重要的
(2015-07-24 19:35:28)
标签:
教育香港科技大学 |
分类: 大学生活和职场生涯 |
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大学生及家长思考。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飞机晚点,人很多,机场网络就很差了,输入法也丢失了,明天再写一些评论。
回答者:水无痕
谢谢邀请,这是个好问题,很久之前也在专栏里面构思过类似问题的答案,但无奈专栏被封,就没写出来。
趁着这次,也算是为自己大学四年做一个注脚吧。
我想要用心来答,但无奈自己生活阅历太浅,所以这篇答案可能还有些许象牙塔掺在里面。
希望有更多的“过来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如果没有生活所迫,也没有合适的收入方式,不建议在本科四年强行经济独立。
趁着这次,也算是为自己大学四年做一个注脚吧。
我想要用心来答,但无奈自己生活阅历太浅,所以这篇答案可能还有些许象牙塔掺在里面。
希望有更多的“过来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如果没有生活所迫,也没有合适的收入方式,不建议在本科四年强行经济独立。
看这个答案之前先明确一件事情:
我每次跟父母生闷气闹不快的时候我妈都会悠悠的跟我说一句 “我们在得到你之前也没做过父母,没什么经验,所以有很多事情或者决定我们做错了或者没做好,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呀。”
同样的,每个人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上大学的经验,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前人们留下来各种回忆或者总结,正如同父母在孕育我们时候每日翻看的育儿经一样,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取舍。举个极端例子就是当年烂大街的《哈佛女孩某某婷》。
做人和做事情没有绝对的大道理,也没有完全正确的道路,
摆在你眼前的永远只是一个一个的个例。
我们想要从个例中总结出规律,总结出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式方法。
但一定要谨记:一定要以辩证的眼光和批判的思维来看待每一个个例,包括我写的这个答案。因为每个人所处在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人的道路和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你。
每个人都需要或多或少地自己摸索自己的前进道路,一味地重复他人走过的路是不可能也是不会成功的。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到的是知乎上这两个问题:
为什么这份简历一直没有面试机会? - 职业发展
本科生 65 个证书为什么抵不过一个 985 硕士的学历? - 求职
摘抄两个问题里面我觉得比较好的答案:
其他不说,你就告诉我一件事,你会干什么?
然后,你再告诉我,你专业特长是什么?然后呢?你都学了啥,你来公司能做啥?
但一出校园,这些人往往是摔得最重的,让你冲昏头脑的诸多“成就”,参与无数“社会活动”,终究没有学历与专业技能靠谱
抛开问题里面的简历和证书不说,也刨去媒体报道的水分,两个问题都反映了一个现象就是:这些人本科四年过得很努力很辛苦,但离开了校园生活以后得到的只有失败的落差和对社会的不适应。
为什么?
因为他们把精力放在了太多看起来很有用但实际上回报效益并没有那么高的事情,
或者叫做,有用的废事。
在我看来,本科四年努力做到经济独立这件事情。
如果方法途径不得当,也是在做有用的废事。
我本科四年经济并不独立。
父母不仅给我出的学费,还有住宿费、生活费,以及我买了很多乱七八糟设备和书的钱。
但我上个月跟我妈打电话聊天的时候,她说我这个应届生的起点工资已经比他们俩现在的工资要高了。
我看到这个问题之后也回头翻看了一眼自己的简历。
做的项目、参加的比赛、去过的实习,都很oriented,都在我所专注的这个领域。
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在我找工作的时候拿出来给我加分,没有一件事情是为了可以有钱生活下去而不得不做的。
虽然我大一的时候也嚷嚷过上大学就要经济独立,
但这么回头来看,没有经济独立并没有什么可惜的地方。
说回到你身上来:
大学四年确实是人生中最肥沃的四年。
有无数的机遇、无数的条件、无数的新知识等着你去学习,无数的新技能等着你来熟练。
而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你做一件事情,就意味着有另一些事情你没有机会再去做了。
说白了还是在于选择,孰轻孰重。
如果你真的真的很想很想经济独立,你有你不得不自己出去赚钱的理由。
那去吧,去赚钱吧,去活下去吧。
但如果你只是有这么一种感觉,并非不得不做。
那我建议还是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上面。
(说实话我见到过几个嚷嚷要摆脱父母经济独立的,都是中二病发)
因为一个大学生能力有限,我不认为你找到的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会对自己之后的发展或者提高有什么帮助。
让我用最坏的想法来猜测就是:发传单、做销售、当家教、饭店打工。
这些事情没有一样是对你自身技艺的磨练,只是单纯的重复性劳动,随便来一个吃青春饭的就能替代掉你。
他们只是满足了你短期的目标,对你长期的发展并没有益处。
就好比上面那个六十多个证书好几个社团的例子,做了很多事情是很厉害,但是没有方向,所以然并卵。
所以在我看来,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
经济独立不是不可取,是不要强取。
切忌不要本末倒置。
因为你大学才四年,可人生还有不止十个四年。
但这一生不见得再会有像大学这么肥沃的四年了。
这四年踏踏实实积累自己,之后赚的是四十年。
若是这四年都把精力放在了四处打工赚钱上,我其实很怀疑你有没有攒够足够的能力撑起你之后的四十年。
不要强取的另一个方面是:
你可以找一些正反馈的事情来补充自己的日常经济。
比如说奖学金、比如说大赛奖金、比如说实习工资、再比如说学cs的帮人写个网站卖钱,最低最低就是助学贷款。
这可都比出去吃青春饭强多了。
毕竟在我这个应届生的眼里看来:
经济独立这种事情,水平到了,能力到了,自然而然的就做到了。
虽说你咬咬牙吃吃苦也能得到,但强扭的瓜吃起来涩涩的,吃完还容易拉肚子。
总而言之就是:可以做,但小心不要失去太多。
- 2015-07-19
- 2015-07-16 12:32:28
- 2015-06-23 07:56:28
- 2015-04-16 22:31:28
- 2015-03-03 07:38:28
- 2015-02-03 13:59:28
- 2015-01-01 09:36:28
- 2014-12-15 10:07:28
- 2014-12-10 12:50:28
- 2014-09-01 12:50:28
前一篇:奥数不敌美国,反思几项教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