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公众认为数学最有用,英国政府邀60名上海老师教数学

(2014-03-13 09:36:2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美国人将数学看作生活中最有价值的学科

雾谷飞鸿  发表于 2014-03-03  Xiao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美国人不大重视数学,表现在美国人心算能力很差、在重大国际数学比赛中成绩平平、中小学数学教育体系松散、没有统一标准等。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2012年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在全球65个被调查的国家与地区中,排名第36,得481分,不仅大大低于亚洲的中国、新加坡、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也比许多北欧、西欧及东欧国家低,甚至低于494的平均分数。不过,根据盖洛普的最新调查,虽然表面看来美国人的数学成绩不怎么样,但美国人自己却将数学视为生活中最有用的学校课程。

 

盖洛普在去年的一次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在你的生活中,哪个学校科目最有价值?”结果,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数学(占34%),数学成为大赢家;其次是英语及文学(占24%),排名第三的是科学(占12%),排名第四的是历史(占8%),而在2002年时,历史排在第三,科学则排名第四。

 

盖洛普的调查还有几个有意思的发现:

 

一:从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于英语的评价越高,而对数学的评价则降低。比如,高中学历者中将数学排在第一位的人占43%,将英语排在第一位的只占19%;大学学历者中,数学及英语的评价几乎相当,分别占26%与25%;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中,英语占25%,数学占19%,英语明显超过数学。根据盖洛普的分析,英语之所以在学历比较高的人中得到更多青睐,也许与他们的工作有关,因为在高学历者中,工作中的沟通更多需要运用书写技巧。从这个角度看,许多高学历的外国移民常常抱怨在升迁过程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遇到“玻璃天花板”( glass ceiling),其中英文能力的运用,也许有一定影响。

 

二:从性别来看,男性更加重视数学对生活的影响(占40%),其次是科学(占15),之后才是英语(占13%)。而数学与英语在女性中则平分秋色,英语还稍微领先一些,占29%,数学占28%。

 

三:从政治立场与党派划分来看,保守派更倾向于数学,青睐数学的占38%,中间派占35%,自由派则占26%,比例最低。

 

盖洛普的这项调查,从一个方面提供了观察美国人思维的素材。需要指出的是,认为数学与英语对生活来说最有价值的人,并非等于喜欢数学与英语,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事实上,不少美国人在学校学习时,最恨的科目就是数学与英语,用爱恨交加来形容美国人对数学及英语的态度,也许比较合适。

 

源地址:http://blogs.america.gov/mgck/

 

 

 

 

 

BBC:英国为提高数学成绩邀60名上海老师赴英

 2014-03-13 09: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提高数学成绩利于个人,也利于国家经济。
 

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外媒称,根据英国教育部的一个交换项目,最多有60名上海数学老师将赴英格兰,帮助提高当地中学生的数学水平。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12日报道,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办的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上海中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排名第一。

 

报道称,预计这些上海老师将于2014年秋季抵达英国。除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之外,他们还负责培训英国的中学数学老师。

 

不久前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访华的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官员莉兹·特鲁斯说,虽然英国也有许多优秀的数学老师,但在访问了上海和其他中国城市之后,她更加坚信英国可以从中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特鲁斯说,提高数学成绩不但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

 

有关专家警告说,落后的数学水平每年给英国造成大约200亿英镑的损失,相当于英国GDP的1.3%。

 

英国国家数学能力中心负责人迈克·埃利科克说,78%的英国成年人的数学水平低于初中考试的及格标准,而其中半数只具备小学毕业生的水平。

 

特鲁斯说,英国决心提高中小学的教学水准,使年轻人具备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的能力。

源地址:http://china.cankaoxiaoxi.com/2014/0313/359818.shtml

 

相关博文:

 英国教育大臣将来中国取经,为提升英国学生数学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