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届人大附中数学邀请赛细节:智慧与运动的狂欢!

(2012-01-08 13:50:08)
标签:

李秋生

西安

人大附中

教育

分类: 人大附中学生故事会

梦里江河的话:

    看了秋生老师这篇日志,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还是先别说吧,希望这是多余的。

 

本届人大附中数学邀请赛细节:智慧与运动的狂欢!
人大附中教师才艺大奖赛?来自 刘开宇Azure 的人人网相册

这里面,秋生老师、晓东老师、程岚老师,分别是我儿子的数学、物理、英语老师,其他几个我不确定,好像有个老师教过他们的地理。

 

 

 

《集结号》:

1月11日下午、13日下午,第二届人大附中数学俱乐部邀请赛~~~

随时可以报名~~~!!!

2012-01-08 10:13 

 

       

    很多人已经发现,人大附中数学俱乐部邀请赛的第二届比赛与第一届比赛相比又有了很大变化,核心就是趣味性更加增强了。这届比赛的组织者是现高二14班的伏皛、鲁泠溪、丁颂原、张竞元、李双宁、李双平、张丰、高一14班的胡晟等,他们原本想把名称改叫数学狂欢节,我觉得特别好。后来大家考虑到品牌延续性,还是用了邀请赛的名称。

       

    随着很多同学和老师向我的提问,我发现宣传资料上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向大家说明清楚,让会务组的同学们的努力能够展现在大家面前。

       

    首先,活动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的活动主要分为个人闯关赛、嘉年华和团体赛三部分。个人赛保持了自主选择这一核心特性,即参赛者可以自行确定参加的项目,但是这次提供的选择更多,四类问题、四种梯度,完全由你自己确定方向、难度和顺序。团体赛则有更大突破,大家都觉得上次找教室的环节很有乐趣,于是本次将团体赛的过程完全与定向相结合,每解决一个问题,才知道下一个参赛点在哪里,届时平日里你熟悉的校园里,分布着20个解题点,看看智慧与运动的相互结合。

      

    其次,活动的细节处,也体现了俱乐部的理念:在数学中寻找乐趣,享受乐趣。诸如NPC角色的设置、道具卡的使用,嘉年华的设计,颁奖仪式上的师生同台演出,都是希望更多的同学能感受到数学活动中的趣味性。

      

    最后,题目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相比于第一届,本次邀请赛的题目大大降低了难度,而更加关注题目在思维上的启发性和趣味性,让更多的同学能有参与感,能找到自己在数学上的特长。相比之下,团体赛的难度要低于个人赛,因为团体赛的时间性更强,但是团体赛的试题更需要大家合作,才能更有效率。

       

    目前,会务组的同学们还在紧张的准备着这次邀请赛,还在为大家争取更好的场地、更好的设施。希望大家相互传递信息,有更多的同学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参加到活动当中来,随时可以报名

报名方式 

 

  1.  参赛范围:人大附中联合体校的所有学生均可报名。
  2.  网上报名:rdfzmaco.cn
  3.  报名截止日期:2012110日晚24:00
  4.  联系我们:本部高二14班 伏皛 13691568257;丁颂原 13683658428

 

        虽然我人在西安,但是伏皛的短信不断发过来,能感觉到在期末考试的复习时间里,她们为邀请赛付出了多少精力!今天是冬令营比赛的第二天,学生们都进了考场,终于有时间发出日志了。

 

        借此机会要祝贺周恒昀!自2009届以后,附中又是同一届学生中既有数学金牌,又有物理金牌(这个要到7月份)!(梦里江河注:2009届14班也是李秋生老师带的,林博、管紫轩分获国际数学、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管紫轩、张思卓获得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祝今天参加CMO的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晓东老师的辛苦付出也迎来了收获!同时也要对其他与周恒昀一起学习物理的同学们说:你们都很棒,周恒昀体现了你们的整体水平,是整个物理小组同学们的共同荣誉和骄傲!与俱乐部邀请赛的理念相通的是,宝贵的是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这两天,我看到数学小组的同学们在西安都很开心,这就是最好的,无论最后是否进入集训队,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做到了自己的最好,而且享受到了乐趣,那就是成功的,没有遗憾的。

 

         祝愿所有投入到这些活动中的同学都能开心,都能进一步发现自己的特长!咱们11号见!

 

以上来自人大附中李秋生老师的日志:http://blog.renren.com/blog/281120331/797708616?fromfriendblo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