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第300万次访问截图,答几位网友的提问

标签:
人大附中 |
分类: 儿子和同学们:成长之路 |
梦里江河答几位网友的提问
(2011-09-19 14:05:34)

(在陪伴孩子小升初的过程中,梦里江河的博客伴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阶段,并在决定孩子推优志愿的时候起了关键作用。今天在高思论坛看到梦里江河2010年2月发的帖子,其中谈了陪伴孩子小升初及尽快适应人大附中学习生活的感想,很有启发,现摘贴到这里供各位家长学习领会。)
谢谢您的厚爱,写作是个很费时间的事,我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所以写的少了。
但是,关注别人的东西,是不用花太多时间的。
当时开博客,主要是想把激动人心的孩子小升初历程告诉大家的,后来这个念头也慢慢融化在蓝天了。
不是什么事情都适合到网上来说。
--------------------------------------
2006年我儿子被人大附中录取,我们还犹豫是否去呢。
我们感觉孩子到人大附中实验班可能是垫底的,将会有压抑感,从而影响其成长。
但孩子非常坚定,一定要去人大附中。他说有差距不要紧,可以努力慢慢弥补。
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放弃了离家很近的一所优秀的初中。
--------------------------------------
你得不到第一,但可以做到优秀。
现在太多的家长要让孩子争第一了,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有一天会发现:他得不到第一了。或者放在更大的空间,他本来就不是第一。
而这个发现的过程,越短越好。
不去勉强追求大家看得见的那一个第一,而是追求自己也能拥有值得骄傲的东西,并在一个优秀的人群中争取做一个优秀的人。
这样一来,天宽路阔。
--------------------------------------
人大附中初一第一次家长会,当我看到屏幕上,孩子们一招一式努力做操,想起孩子小升初一路上的坚持和期待,禁不住热泪奔涌。
家长会后,我在校门口站了好一会,看着孩子们在阳光下,跑着、跳着、闹着、笑着,走出校门,每个人都是阳光般的表情,我的心情十分舒畅。
突然,一个孩子小跑几步,书包里的书本、文具,全都颠了出来。
他的书包没有拉拉链。
周围的孩子一拥而上,大孩子、小孩子、男孩子、女孩子,都去给他捡拾东西。
这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原帖网址:http://bbs.gaosiedu.com/read.php?tid=1762&page=6#41378)
开学几天孩妈的感触
(2011-09-14 17:26:14)
摘录孩妈博客里的一段文字贴在这里:
孩子终于穿上了那身向往已久,做梦都想穿,我做梦都没想能穿上的校服,乐不可支,鲜亮的红白相间的校服回头率相当高。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他这样一个人悄悄地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真替他高兴,也心存深深的感恩。
新生培训这些天,我不断地受着教育,很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手如林,这个早已听说,但还是受了不少刺激。起初是报到第一天遇到小学同年级一起参加推优的家长,她讲述了她儿子曲折坎坷的小升初经历,仅面试英语就被背了20篇新二,很强势的啊,这样的孩子都没能进入实验班!还遇到了几位普通班的家长,孩子们的很多方面能力比如篮球、乐器等都比我们强很多呢。印象最深的就是QQ群上认识的现在的一位同班女同学家长,这位女孩子不仅学习相当优秀,其它方面也很厉害,能歌善舞,合唱团的领唱、舞蹈队的领舞、出国演出获奖、奥数杯赛获奖,真的让人很汗啊。
于是乎,我的“小学无优劣论”的顽固观念开始动摇,同样是小学六年的时间,他们可以学到这么多的东西,很大程度与学校的教育、老师的要求分不开,当然家长也肯定非常上心。我们小学虽然每周3次体育课,3次英语课,但拍球、跳绳、立定跳远、往返跑这些技术性的项目,都是家长一次次手把手教的,而按学校的要求,英文单词一共只要求背八九百左右就够了。难怪家长们要花大力气、花大价钱上个小学名校呢,我开始有点理解了。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孩子本身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学校比较适合那种求知欲比较强,学习能力比较强,跟普通孩子在一起学感觉吃不饱的孩子,对他们来讲,不断学习新知识比总是重复那些老生常谈要快乐得多。但如果是爱玩或是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这种学校的生活恐怕就有点摧残。
还有让我受刺激的是,我的变化刺激着周围这些同事。这些跟我以前持同样态度的人,本来儿子没费太多的劲就被这所名校录取已经让他们惊讶地感叹人品好、有福之人不用愁、行善积德之类,多少有点调侃。这下又在他们意外中意外地进入实验班,我又大谈小升初就是要去占坑,一定要早点学个乐器如提琴弦乐,奥数、英语要提前学之类耸人听闻的话,以及他的这个同学那个同学的情况,学校开100多门选修课等等。随便一句话就把同事们给惊得大眼瞪小眼的。我最后明智地决定,不再跟他们任何人提孩子学校的事。难怪以前在网上找点这个学校的东西这么难,难怪在论坛上这个学校的家长总是超低调一声不吭,的确很难与人沟通了,除了他们自己。所以我现在天天泡在QQ群里,跟他校友们的家长交流,不亦乐乎。
- 2011-09-02 07:58:26
- 2011-08-29 18:22:09
- 2011-06-28 17:28:05
- 2011-06-24 20:36:26
- 2011-01-03 10:00:08
- 2010-12-04
- 2010-05-10 07:18:18
- 2010-05-04 06:41:20
- 2010-01-03 00:07:20
- 2009-09-11 06: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