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大附中中考校园 |
分类: 初中生活 |
每届人大附初中毕业生
有多少人能升入本校高中
作者:犬父虎子
从孩子进入初中学习,不可避免的就会思考这个问题。网络上有些谣言说:“人本高中在中考时掐尖录取了海淀前500的大多数,而人大附初中孩子中考时绝大多数都会被踢出来。”犬父个人习惯是不轻易相信武断的结论性判断句,特别是对网络流言总会分析着看。而与自己孩子成长切身相关的事情,还是发挥“资料控”的性格,自己收集资料来分析分析吧。
幸好现在网络资讯很发达,犬父收集到的基础材料包括:(1)2008年北京重点高中新生名单;(2)2008—2012年人大附高中招生计划;(3)几年间人大附初中中考情况。参阅上述材料,以及梦里江河等前辈(恕不一一点名致谢)的博客信息,加上点犬父个人不成熟的猜测推断
标签:
柳智宇数学竞赛心得推荐书目 |
分类: 学科竞赛 |
我搞数学竞赛的一些心得。第一,只是个人想法,还很不成熟。第二,某些说法也许不好理解,但所谓学习方法,本来就是只能大致说说的。我希望对数学有自己的思考的同学看了这些文字之后能受到一些启发。
几 何
1.平面几何
① 基本欧氏几何知识结构
基本的辅助线,点,圆,相似形的应用。
推荐:《奥数教程》(初三)、各地中考题及模拟题
② 对几何结构的把握,对称性,各种近代欧氏几何框架,几何变换。
推荐:《近代欧氏几何学》,建议使用软件几何画板并参与与之相关的网上讨论。缺少一本习题集,可使用《几何变换》,及叶中豪的习题,《数学竞赛中的平面几何问题》(一本俄罗斯的书,此书组合几何部分也很好)中几何变换及反演射影几何。
2.解析几何
① 基本知识:已知与未知的互化,元的设置,设计计算路线。
② 每一步计算的几何意义,计算中的对称性,代
标签:
柳智宇数学竞赛imo金牌 |
分类: 学科竞赛 |
新星闪亮
——第47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得主柳智宇同学事迹侧记
(2007年4月)
华师一附中数学竞赛主教练 余世平
三年前,理科实验班刚组建时,那个满脸微笑,经常与别人讨论学术问题的学生就格外引人注意。在课余时间,他常与老师同学讨论包括天文地理、社会、环境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极广泛的话题,而且每次讨论,他都会用较为深刻的理论阐述一种观念,令人折服,这位颇有学识的同学就是柳智宇。
夯实基础 能力提高
柳智宇同学对所有的学习科目都有同样浓厚的兴趣,而且每门课程都融会贯通,对
标签:
人大附中于树泉特级教师作文 |
分类: 学习方法 |
树荫桃李,泉润百花
——记于树泉老师和他的作文课
(2010年6月)
人大附中语文教师 王 艳
于老师说他前届一个班学生的作文要结集出版,嘱我帮他看一下文稿。60篇习作和心得故事、160多页文字一气读完,激动之情不能平静。学生的才情与用心令人感佩,感佩之余更为这些孩子们庆幸,庆幸他们在中学时代得遇良师。在我看来,于老师不仅是在指导孩子们作文,更是在指导他们的人生。在成长中的黄金时期得遇这样一位良师,难道不是很幸运吗?
从这些学生习作及心得故事中,您
标签:
小升初非牛孩成功经验教育 |
分类: 小升初之路 |
板儿砖爸爸是我这一年来在网上遇到的几个最了不起的人之一,在今年的小升初中,他以自己的远见、坚守和耐心,成功地让一个普通男孩靠自己的实力升入八中,真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建议小升初的家长们都去认真读一读他的原帖及回复,实在是令人佩服之至。人们总说要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但既为人父母,也要认真地想一想,怎样才能为孩子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在小升初的整个过程里,让孩子学会全力以赴并且收获由此而来的巨大进步,这会是他一生的财富。有家长的倾心呵护与全程陪伴,当孩子们长大并开始回首往事时,这段奋斗着的时光未尝不是他们最感幸福的美好记忆。这里转录板儿砖爸爸的帖子和主要回复,内容很多,为减少字数,便于阅读,对原帖回复部分做了许多删节和编排,与原文多有出入,但努力保持原意。
小升初,孩子和家长共同的奋斗
作者:板儿砖
孩子终于成功“过江
标签:
人大附中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cmo |
分类: 学科竞赛 |
这里是梦里江河转自人人网李秋生老师的一篇日志。我也对近五年的数据作了一下统计: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共36名,人大附中28人。2007年北京赛区一等奖共40名,人大附中26人。2008年北京赛区一等奖共40名,人大附中22人。2009年北京赛区一等奖共40名,人大附中28人。2010年北京赛区一等奖共45名,人大附中24人。今年2011北京赛区一等奖若干名,人大附中27人。人类已经无法阻止人大附中前进的脚步……
喜报: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人大附中成绩
来源:李秋生的日志
吴宇宸(高三)
标签:
amc8数学竞赛 |
分类: 学科竞赛 |
AMC8的考题为25道单项选择题,答题时间为40分钟。2008年以后不再允许使用计算器。
AMC8的试题相当简单,大部分题目仅相当于中国小学四年级的课内水平,少量题目为三、四年级奥数水平。只是由于试题为全英文,对中国孩子的英语阅读要求很高。对学过一些奥数的孩子来说,AMC8的题目确实比较弱,与其说是数学竞赛,不如说是英语阅读测试更合适。
而且非常奇怪的是,这么简单的题,美国学生的正确率却低得惊人。以2009年为例,全球AMC8参赛人数为150733人,个人平均分仅为10.28分,可见美国孩子的数学水平是个什么程度。长此以往,也不知道美国人靠什么来和中国竞争。
这是2009年AMC8的前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