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意:某校放学时初中生频遭拦路索财!

(2010-12-14 00:15:17)
标签:

少儿

海淀区

小吴

教育

分类: 教育大道理和小案例

梦里江河引言:

    孩子碰上这种事,即使身体没受到伤害,心理也可能留下创伤。

    学校怎么也得想点办法吧,警察怎么也得闹点动静吧。

    现在天黑的早,有的学校附近存在一些昏暗的角落或偏僻的小路,孩子们自己要注意,家长们要向学校呼吁,学校要向政府求助。

    四年前,人大附中东南角也发生过类似情况,幸亏过路学生挺身而出,几个歹徒就被抓起来了。人大附中电视台还作了报道,相关视频附后。

 

 

放学路上 初中生频遭索财
2010/12/10 01:43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满羿

 

  海淀区某中学同一班级的学生两周之内遭遇三起类似事件———

 

  本报讯 前天下午5点30分左右,海淀区一所中学的两名初中生放学时被三个陌生男子拦住去路索要钱财,幸遇学校的老师相救才使得三名男子未能得逞。记者从该校了解到,这两名初中生所在班级,学生在放学路上两周之内已经遇到三次这样的情况。

 

  ■两名学生放学

  遭遇三人索财

 

  小吴和小王是海淀区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他们告诉记者,前天下午5点30分左右,天色已黑,他们两人结伴放学回家,向地铁站方向走去。突然,三名20岁左右的男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一名较为粗壮的男子操着北京口音问他们:“你们是初几的?初三穿什么校服?”小吴回答“不知道”,想继续前行。

 

  此时,这三个人将两名学生围了起来。“你挺横啊!”“粗壮男”问小吴,“怎么办啊?”僵持了大约5分钟,这名男子又对小吴说:“你应该知道什么意思,你有钱吧?”小吴从兜里掏出了20块钱,但“粗壮男”继续威胁:“我相信你还有,我要找到了,有一块钱打你一嘴巴。”

 

  尽管小吴表示已经没有了,但是三个男子并不相信并试图将两名初中生带进路旁小树林。此时,一旁的小王拦了他们一下,高声喊着:“抢劫啊,救人啊。”

 

  ■路人冷漠离去

  幸遇老师搭救

 

  小王说,当时一名戴眼镜的高中生往这边看了一眼,问了一句:“怎么了?”不过当三个男子吆喝了一句“少管闲事”后,这名高中生离开了。小王继续高喊,但是路上的行人都匆忙离开了这里,没有人搭理他们。两个孩子仍然被三个人推搡着走向小树林。

 

  “你们干什么呢?”就在这时,一名50多岁的男士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这是两名学生所在学校的老师。看到小吴被“粗壮男”勒着,这位老师冲上前去,一下子抱住了“粗壮男”,小吴才得以脱身。

 

  而另外两个男子看到同伴被制约,举起拳头冲着这位老师就打,一拳甚至打在了老师的脸上。即便如此,这位50多岁的老师仍然没有松手。一旁,小王一边高喊着“救人”,一边帮着老师跟两名男子互搏。

 

  小吴回到学校叫来了两名保安。看到有两名保安助阵,这三个人才仓促逃跑,临走时还被迫还给了小吴那20元钱。在整个事件中,始终没有其他人前来帮忙。

 

  ■两周之内发生

  三起同类事件

 

  实际上,这是两名学生所在班级在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出现的第三起被劫事件了,第一起发生在11月26日,当时一名男子在公共汽车站将该班的一名男生几乎打晕,目的就是为了男生的一部手机。另一起则是一名女生被劫,幸运的是,这三起都没有造成学生的财物受损。

 

  “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该班班主任说,以往两三年能碰上一次学生被打劫就已经很意外了,而今年却连续发生这样的事情。据这位工作了七八年的班主任介绍,现在学生大部分都是车接车送,学校也在平时进行安全教育,即便自己放学的学生也是搭伴而行。“这些打劫的人胆子太大了。”班主任说。

 

  ■线索提供/余女士

 

来源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5094408

 


    相关微薄:

  @北青本地新闻:海淀一示范校的两初中生放学时被三个陌生男子拦路索要钱财。两个孩子被推进路边小树林时,孩子喊救命,但路人漠视。孩子班主任说,以往两三年能有一次学生被打劫就已很意外了,两周内这个班的孩子已遭遇三起类似事件。

 

 

四年前,人大附中学生遭到拦路索财时,其他学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报道: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BepN7qz4Zg

人大附中见义勇为表彰

分类:学生, 现场模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