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大附中书记撰文谈校长刘彭芝:在战斗中收获友情

(2009-10-30 00:05:38)
标签:

人大附中

海淀教委

北航附中

刘彭芝

王珉珠

分类: 刘彭芝校长其言其行

 

 我和校长有个约定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  王珉珠  


 

    2003年4月,在“刘彭芝教育思想研讨会”上,我说:“她的心和我们息息相通,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使对方会意。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跟着她冲锋陷阵,不惜付出,不计报酬。跟着她成就人大附中辉煌的事业,再累也是快乐的,再苦也是甘甜的。”

 

    时隔6年,这句话就像我心中的陈年美酒,在岁月的流逝中越酿越醇。


    二十几年的共同奋斗,一起摸爬滚打,流泪流汗,我们是同志,是手足,是息息相通的战友,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这种至真至纯的友谊,是用心,用时间,用磨砺铸就的。


 

    深深的折服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刘校长的身上仿佛蕴藏着不竭的活力,她有时候像一位将军,运筹帷幄;有时候像个魔术师,不断地创出奇迹。她总是让周围的人时时处于惊叹之中,并且由惊叹而折服,由折服而敬佩。


    她有爱好,爱体育,爱文艺,但为了事业她远离了个人的兴趣;她有家庭,她爱丈夫,爱儿孙,但为了事业她披星戴月,很难与家人谋面。她戏说自己姓“公”,自己的事她从不上心,而学校的事她却殚心竭虑。


    2003年,我们准备接收西颐实验学校。刘校长和区教委为此进行了艰苦的谈判,连日的劳累和挫折使她突发高烧住进了海淀医院。第二天上午持续高烧,体温在39度以上。我到医院去看她,她通红的脸颊、干燥起皮的嘴唇令大家十分担忧。恰在此时,手机响了,几天没有回复的海淀教委邀刘校长过去继续商谈接收的事情。为了学校的发展,刘校长马上决定下午2点准时赶到教委。不但要到,还得要谈,高烧不退肯定不行。她找到大夫,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把烧降下来。药剂在短时间内起了作用,体温眼看着降了下来,下午准时赶到了海淀教委。


    西颐的事情办好了,可是因为当时用药太猛,刘校长好长时间低烧不退。我有时真的不理解,可是又能理解:当一个人把事业置于生命之上的时候,她可能是痛苦的,但又是幸福的。


    1997年,刘校长上任时提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不到10年时间就实现了;2007年,她又提出“统一思想与行动,凝聚智慧与力量,为保持人大附中盛名不坠,创百年名校而奋斗”;在学校事业初见成效时,她又将眼光移出校园,放眼全国,为实现教育均衡做实事……


    多年来超负荷的付出和辛苦,使得原本运动员出身的刘校长现在身体并不好。有时候她苍白的脸色,疲惫的身影总是令人不安与担忧,但是一旦工作有需要,她马上就会调整好自己,精神抖擞,判若两人。


    在刘校长的字典里似乎从来没有“框框”两个字。在她看来,只要是科学合理的,就没有做不到的。她经常形容自己是在政策的边缘行走,大胆跨越,但又不是盲目孤行。情况不对她会马上返回,条件允许她就继续前行。就这样,她办事不惹事,在悄悄的积累中完成了许许多多新生事物的质的飞跃。


    深深的感动产生了深深的信任


    学校老师们形容我和刘校长的合作是天衣无缝,这种完美的合作首先来源于深深的信任。


    刘校长的清正廉洁为人大附中师生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凡是和她有关系的人,尤其是她身边的人,她都要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人大附中之所以有如此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对于校长人格的充分信任。


    刘校长经常展现给大家的是大刀阔斧,急风暴雨的一面。但是了解她的人,又会不时地发现她的另一面:爱学生,爱员工,爱所有和她有过交往的朋友们。


    她对学生、对员工有着最诚挚的情谊,无论是谁,只要有了困难,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她曾经为一个遭遇家庭变故的员工聘请律师,寻找上诉的渠道。事后,又帮忙安排工作,拯救和稳定了一个家庭。她曾经为一位患病的副校长彻夜难眠,为治好这位副校长的病,她多次跑医院,找医生,亲自参与研究和制定医疗方案。


    不仅如此,即便是曾经为学校作过贡献的外单位人员,她也是肝胆相照,情意无限。有一位外校的特级教师,退休之后到我校参与超常实验班的教学工作,由于年龄问题,几年之后这位教师离开了人大附中。后来,由于受骗上当,这位教师卷入了一个教育诈骗案之中。刘校长了解到他受骗上当的情况,找媒体澄清事实,找法律部门寻求帮助,很快解决了问题,从几近崩溃的边缘拯救了这位老教师。


    改革创新总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于是便会有人跳出来极尽诽谤诬蔑之能事。2008年,北航附中接到了一封所谓的举报信,对我们一位派出到北航附中的领导罗列了6条“罪状”。经过分析调研,没有一条属实。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有人主张息事宁人,但是刘校长决定马上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在会上对这6条逐一剖析,公开揭露诬告人的阴谋。


    刘校长非凡的勇气来自于什么?我认为来自于她自身的白璧无瑕,来自于她深藏于血液之中的凛然正气。


    开拓者总是会付出成倍的艰辛,改革者从来生活在争议甚或非议之中。外界的人看到的总是刘校长头上的光环,只有接近她的人才能看到她身上缕缕的伤痕。学校发展太快,经常会触犯某些人或集团的既得利益;她敢于突破,经常会撞击旧的条条框框;她勇于创新,经常威胁到保守的头脑,这一切都无可避免地招来非议、责难,甚至是恶意的攻击……


    面对这一切,她也会情绪激愤,她也会黯然神伤,但是她从不畏惧,从不言退,她会以她的坚强毅力继续拼搏奋战。


 

    深深的了解产生了深深的理解


    刘校长有一句话:“自己还跟自己打架呢。”校长和书记再好也是两个人,不可能事事想得一样,但是我和刘校长却总能做到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刘校长强烈的个人魅力在起作用,她的宽容大度,聪明机智,先人后己,体贴关注都像磁石一样使人不得不向她靠近,使我由衷地佩服她,信任她,理解她。除此之外,我们之间的秘密约定也是保证团结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我刚任学校党委书记时,刘校长找我谈心,谈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她说,领导之间有小裂缝,群众里面就会有大裂缝。我们处于领导地位,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可能会在我们耳边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我们约定,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凡是听到不利于团结的话,我们一定第一时间相互告诉,排除疑惑,避免矛盾。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忠实地遵守着这一约定,我有什么话都会和刘校长说。当有的老师跟我谈话要求我保密时,我总会实事求是地告诉他们,可以,但是我会告诉刘校长的。刘校长有什么话一般会直接找我谈,但是她太忙,所以我有时会通过写信的方式和她交流,写一封信让她在夜间办公的时候不受打扰地慢慢阅读。


    沟通是最好的润滑剂,沟通使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间隙。十几年来,我们亲密协作,并肩战斗,在很多问题上我们会处在不同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殊途同归,最终达到同一个目的。有位副校长评价说:“她俩就像一个人似的,我们有事情要汇报,校长不在找书记,书记不在找校长,我们从来不用考虑她们两个人会对此有什么意见。在她们的领导下工作,我们都是幸运的,感觉工作特别轻松愉悦。”


    刘校长和我在共同的战斗中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一份真实的友情。它是事业成功的保障,是紧张工作中的享受,是心灵沟通的硕果。

 

    此文来自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的新浪博客,地址如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a06140100fiaw.html

 

以下是梦里江河从网络转贴的图片:

 

人大附中书记撰文谈校长刘彭芝:在战斗中收获友情

刘彭芝校长、王珉珠书记与她们联手打造的第一个高考状元费凡(2004年)

 


人大附中书记撰文谈校长刘彭芝:在战斗中收获友情

刘彭芝校长、王珉珠书记和翟小宁常务副校长


人大附中书记撰文谈校长刘彭芝:在战斗中收获友情

刘彭芝校长慰问当时身患重病的周建华副书记、副校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