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克力盒子里的童年---乐周刊访谈录

(2009-06-27 19:02:59)
标签:

杂谈

巧克力盒子里的童年---乐周刊访谈录

 

 

 

在儿童摄影影楼、连锁机构大行其道的今天,北京有家儿童摄影旗帜鲜明的提出了非影楼专业摄影、家庭新闻摄影师的概念。他们反对摄影机构的工厂化、规模化,拍摄的程序化,提倡突出情感、记录真实的童年,用艺术写实摄影的手法,还原儿童摄影的本质。本刊采访到著名儿童摄影师苏冰先生(北京巧克力盒子儿童摄影中心摄影师)。

乐周刊:
目前,市面上的各家儿童摄影机构都提出自己是国际连锁机构,强调自己是大型影楼,而您为什么标榜自己是非影楼?
苏冰:影楼的产生,把本来应该属于手工的、个体化的东西,包装成工厂化大规模运行,是一种媚俗。作为摄影,尤其是儿童摄影,每个孩子的童年是不同的,如果拍成一个感觉,那还是孩子真实的童年吗?家长保留这种照片还有意义吗?试想一下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的孩子看他们小时候的照片,会不会问:“爸爸妈妈,你们小的时候怎么穿一样的衣服,摆一样的动作,呈现一样的表情啊?”好的作品是掌握在好的摄影师脑子里的,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取决于摄影师多年的修养,这不单单是摄影技术上的,更多的体现在自然、人文、绘画等各个方面的修养。所以我认为,摄影师才是核心,是镌刻时光的艺术手。家长在考虑给孩子拍照前,应对摄影师有充分的了解,选择好自己认可的摄影风格,才能保证拍摄后与自己的想法不发生偏差。
乐周刊:
家庭新闻摄影师怎么一个概念?
苏冰:这个概念不是我们提出的。西方比较有名的儿童摄影师Ginny Felch 女士在她的书籍里强调家庭新闻摄影师这个名称,他们以此感觉自豪。他们一般都与客人有着亲友般的友谊,从孩子出生、成长,甚至成人后的婚礼,都会进行记录拍摄。试想下,如果一个在你婴儿时期就为你拍照的摄影师为你拍摄婚礼,哪该是多么棒的事情啊!!一个摄影师最佳的状态就是和客人保持亲友般的情感,同时劳动成果价值得到充分认可,这是我们巧克力盒子儿童摄影追求的目标。
乐周刊:现在数码单反相机越来越普遍,很多家庭都拥有专业和准专业的摄影器材,对他们您有什么建议吗?
苏冰:多看多拍!多看是多看摄影作品,不仅仅局限儿童的摄影作品,多看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多拍,不仅仅用机器去拍,有时候要用脑子去拍,用我们的眼睛当镜头,用脑子当底片,观察和想象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每一个瞬间,不同的关光线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乐周刊:
顺便问下为什么叫巧克力盒子这个名字?
苏冰: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哪种。
我和我的团队都喜欢这句话,我们每次拍摄都当做创作,用心记录每个孩子不同的童年瞬间。

后记:
如电影《Baby’s Day Out》那样,西方的家长已经很习惯于家庭摄影这样的方式了,他们像朋友一样与摄影师交流小孩子成长中的有趣瞬间、描述他们为什么特别,并且随时准备好唤发出后者充满诗意的想象力。我很高兴看到北京出现了这样专注于儿童纪实摄影的工作室,并且确实显示出了摄影师独特的风格。对于摄影技巧我实在无法进行比较,因为我一再强调那只是一个手段并不是关键,在和苏冰(巧克力盒子主要摄影师)打交道的过程中,我被他工作室里飘出的新出炉的小饼干的味道所吸引,被墙上那些精彩的作品甚至是还没被客人取走的相册所征服,我能想象出每一格画面后面都是什么故事,即使是好几年前的照片也像早报上的新闻一样新鲜,这些与服饰、构图、色调的感觉无关(事实上,这也是这个工作室尽量避免的)。拍摄儿童远比拍摄一篮水果来的麻烦,我看到苏冰对付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小孩时简直使出了浑身招数,但他没有放弃;而他对付那些天性比较好动的小孩子显然游刃有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第一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