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第三次学习钢琴的时间刚好在2011年平安夜。这次学琴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弹着弹着,孩子啜泣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我们到了以后,同事小宝贝希希的课还没结束。等到大约7点,我们才开始。老师先让孩子把上周六(12月17日)晚间学习的《小矮人进行曲》《小矮人舞曲》《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越过山坡》《雷格泰姆舞》外加《什密特五指练习》弹了一遍。因为小同学从老师那儿回来以后牢记着老师的话,坚持每天把老师的教的新内容练习五遍,所以弹得很熟练。
接下来老师进行的是新内容:《排钟》《滑稽面孔》《老麦克唐纳》《拔河》《教堂管风琴》《扬基歌》《把我带回弗基尼故乡》,我记得当时进行到《滑稽面孔》时候,有一个新学的音,此时老师用铅笔指着,试着让孩子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音该念什么,大概停了有6------8秒的时间,最后宝宝说了出来,老师就及时鼓励他:“孙凯睿,你很棒呀!”但是,即使这样,停顿了有一小会儿功夫,宝宝小声啜泣起来。老师看孩子弹得好好儿的怎么会哭呢?忙问孩子怎么了。其实我已经看出来了:是刚才老师指着那个新学习的音的时间有些时间长了,孩子以为自己没有很快的思考出来,旁边的人(希希和她妈妈还有另外一个来练琴的女孩子和她妈妈)肯定会笑话他啦,觉得很没有面子,自尊心受到了小挫折哈。我急忙偎依到孩子身边抚摸他并安慰他:“没什么呀宝贝,你后来不是思考出来了吗?老师不是不是一直鼓励你很棒吗?”
呵呵,陈老师一听是这样,笑了起来,接着又去鼓励孩子:“你看,孙凯睿,老师没有责怪你呀,我老是一直用笔点那个音符着让你思考,是因为老师怕它跑了,你找不到它,但是我知道你肯定会想出来的。”
孩子的情绪慢慢的有所缓解。
“那你现在还想不想学了?”老师问。
孩子摇摇头。
“那好!”老师说,那你现在就去玩儿一会儿,由于你前两次上课表现特棒,今天老师还特意给你捎来了奖品呢!说着拿出给孩子捎来的小玩具。两个小人一看就来了劲头,各自高兴的挑选着自己的最爱。然后玩耍起来,不一会儿,刚才的阴影一扫而光。少许功夫,希希和她妈妈走了之后,老师又问:“现在想学吗?”孩子高兴的说:“想!”“好!我们开始!”孩子很高兴的坐下来,这一气儿学习了5支曲子。
呵呵,这仅仅是漫漫艰辛路的开始呀!作为孩子的钢琴老师来说,他真的让我佩服,在孩子的情绪出现波动时,他处理的很巧妙。看起来他也需要一个和孩子之间磨合的过程。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很是能把握不同年龄孩子们的心理特征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就今晚的状态而言,他首先是鼓励孩子及时,不断的给孩子鼓劲儿加油;二是坚决不强制,以一个朋友身份带着和蔼的笑容、商量的口气让孩子自己决定学与不学,尊重了孩子,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三是自己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学习的引路人。所以我以为选择一位适合自己孩子的老师学习钢琴是很关键。有的孩子是学钢琴前表现得特别喜欢,结果也会很快就放弃了,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具体的责任,但是老师的责任也应该多少是有的。看来,给孩子选择一位他喜欢的老师至关重要,他能以轻松的态度和孩子融为一体,他有能力让孩子去慢慢感受慢慢体会。
我们孩子学习钢琴虽然开局不错,但是随着难度的加深,无边的枯燥也会随之而来,肯定也会有不喜欢的时候。但是我相信我们会和老师密切配合,做一位孩子学琴路上的真正引路者和指导者、欣赏者和鼓励者,陪伴孩子度过这段人生的充满意义的美好阶段。因为我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带给孩子的收获,这个过程中的巨大收获,会让孩子学到许多东西,而也就是这些东西会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会成为孩子们今后终身发展的巨大财富。
谢谢山阳妈咪的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