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的天空虽然飘着蒙蒙细雨,这更助长了我一心出去挖野菜的念头,因为我最喜欢这绵绵的毛毛雨天。孩子的爷爷说:“跑那么远啊出去挖野菜,还没有汽车的油钱贵呢!呵呵,要说也是,但如宝姐姐说:“他老人家不知道这是在享受生活,这是一种美美的心情啊”。
早春挖野菜,我真的是有一种深深的情结呢。记起儿时的早春时节常常跟着孩子的姥姥到地里挖野菜的情景:挎着小竹篮,带上小镰刀,看到熟悉的荠菜、蒲公英、茵陈、马齿苋 等等统统的不放过,回来以后妈妈把野菜洗干净了,和着粉条或者是红薯面条在一起,吃起来是何等的味美!长大以后开始工作并成家有孩子,忙碌起来没有了时间,可是每年的春天,妈妈还会去地里挖到成篮的野菜跑上7、8里地给我送去。来到城里以后,早春挖野菜的机会完全没有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吃野菜还成了一种奢侈,以至于我们每年清明节回老家祭奠先祖时候,阻挡不住那贪婪的眼光捕捉到路边或者是地里熟悉的荠菜、蒲公英、茵陈、马齿苋 等等,还是会挖出来带回去,那种感觉真是美妙和舒服。
走吧,闲话少说,带着孩子出发到儿时去过的地方挖野菜去!让孩子看看妈妈儿时的那片乐土,让孩子亲历亲历劳动,感受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让孩子感恩大自然!
宝宝来到了妈妈儿时的故土“望京楼水库”,先做个优美的姿势!!

把渔网放进河里,等待小鱼钻网吃食的时间里我们再去挖野菜!

河岸上边的青青野草和野菜可多呢!我不是认识什么是野菜,妈妈叫我辨认。瞧!我的手下是一片的嫩嫩的蒲公英呢,妈妈说它是一种中药,小时候妈妈叫它们的土名字是“黄黄苗”。它的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还可以用油、醋、蒜泥等和在一起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莱呢。瞧我的干劲儿多大呀!

瞧瞧这两颗相亲相爱的蒲公英,一颗还是含着花骨朵呢,另一颗已经开出了淡淡的黄色花朵,那质朴的小花儿多么不显眼,但却点缀着大自然的美丽。
这两棵蒲公英更是亲密无间呢!还有从柴火从里钻出来的那么多无名的小草周围黑黑的被燃烧过的柴火,就知道它们也是去年冬天被大火烧过的的呀!它们的生命力是多么坚强!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这是嫩嫩的水萝卜蔡,又叫荠菜。妈咪说每年到了三月三,清明过后,妇女和孩子们常常拥到田边地头,细细地寻觅野生荠草,带回家和着做饺子、春卷的馅心。妈咪说它还有很多名字芊菜、净肠草、地米菜、香菜、地菜、鸡心菜、菱角菜、鸡脚菜、蓟菜、菱角菜。还可以煎汤,炒菜呢。我们从乱草中找到一颗荠菜,妈妈说这是一颗最嫩的荠菜呢。


也有已经老的荠菜,看下面这一颗,茎条抽了老长啦,还开了淡雅的紫花儿呢!
下面这棵野菜妈咪说是“猫妮儿菜”,但不知它的书面名字。可我怎么看它都不像小猫咪呢!妈咪说把它放在面条锅和面条一起煮,或者做成馅儿包饺子味道可好呢!

这是嫩嫩的茵陈,妈咪说这是它中药名字,土名字叫它们“白蒿”,我看是不是因为它们的叶子和细细的颈那浅绿浅绿的而且泛着白色,才美其名曰吧!它也可以入药治病,也可以食用做成香饼吃呢!

这种嫩呼呼的野菜妈咪叫它们的土名字“老翻蛋儿”妈妈也还不知道它们的书面中药名字。妈妈说这种菜是她在年前的圣诞节那天和霞姨一起出去吃兔肉火锅时候看到人家上的这道凉拌菜,才知道小时候常见到的这种铺天盖地的小野草它也是一种鲜美的野菜呢!食用的时候可以生拌,可以做饼,味道真的好极了!
野菜挖的不少啦,回到河边看看我的渔网里也钻进去小鱼啦!收网喽!

哇,馋嘴的小鱼真是让我惊喜哟!

哈哈,其实挖野菜远远还没有这个爬墙痛快呀!

回到家里以后妈妈把我们挖的野菜洗洗干净,做成了不同的食物。
这是妈妈用茵陈和胡萝卜丝做成的色香味俱全的“茵陈香饼”

这是妈妈用荠菜、星星草、等野菜做成的“生拌野菜” 
绿油油的荠菜和红彤彤的胡萝卜丝、鸡蛋做成的色香味俱全的煎饼。

哇!好好吃啊,大家来品尝吧!是不是也要想享受一下挖野菜的乐趣呢?
妈妈还教我把这次活动进行口头作文练习呢!
今天,天气下着小雨,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望京楼水库”挖野菜啦!到了水库旁边,爸爸让我先把渔网放进河里,然后我们去挖野菜。妈妈没有带小铲子,我的小手弄的好疼。一会儿我跑到了麦地里,麦苗上很多雨水,把我的鞋子都弄湿啦。我还爬到溢洪道的墙壁上,一会儿我就跑回河边,回来拉渔网,看到里边有小鱼跳舞呢!
回来以后我把小鱼放进鱼缸,给它们喂食,小鱼们很高兴,给我表演翻跟斗呢!
妈妈把我们挖的野菜做成了香饼还有煎饼,吃起来可香了!
谢谢豆爸的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