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无线通信运营商的最后一个进入者,中国电信希望借助移动固话互打免费的模式来吸引消费者,但此举更像是中国电信的自娱自乐,收效甚微。
中国电信的优势在于固话用户,但中国电信却选择了从校园用户开始做起。我比较赞成中国电信抢跑校园3G市场,但对中国电信此举是否有成效表示怀疑。
说中国电信在自娱自乐,搞一个免费的噱头并不为怪。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会搞一些免费的活动,如中国移动的全球通家庭计划,动感地带的情侣号业务,中国联通也有类似的业务,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用户数量级,和中国电信不是一个量级的。
所以这个活动的受益面,就会比较窄。中国电信的校园市场本来就不大,我们能想到的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中国电信的学生用户拿手机给家里的座机打电话,北电信南网通的格局,是否意味着电信对北方市场不予以重视?
固话的拆机数量已经开始超过安装数,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从校园市场拓展到校外市场,将固话手机免费拓展到固话固话免费,说不定还能挽救固定电话的没落速度。当然,不排除中国电信以后采取这样的措施。
实际上固话固话之间的免费,也早已经实现了。在青岛的某乡村,通过局域网的形式,全村的人可以实现免费通话。只要拔打一个简短的电话号码尾数后四位,就能实现通话全免费。
所以说,中国电信这次移动固话互打是既娱乐了别人,也娱乐了自己。好在大学生进入社会比较晚,对这些政策不清楚,很容易被受到误导。大学生的好处在于对社会经验的匮乏,可塑性强。校园市场的可培育性强。
中国有句古话,叫赔本赚吆喝。中国电信没有赔本,也赚了个免费的吆喝,从公关传播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已经赚了。只是深明其理的人会发现,打着让利于民的招牌,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在的真金白银给消费者。
文/刘瑞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