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接轨并不代表拒绝国产软件

(2009-09-09 08:42:04)
标签:

it

  利用对外资品牌的盲目崇拜来追求政绩工程,是部分企业领导者乐于追求的。他们喜欢使用同国际接轨这样的词汇,但SAP都暴出画皮门了,外资品牌又怎么能当成万无一失的护身符?

 

  爱国者华旗冯军在接受新营销采访时说,爱国者有价格优势,但没有品牌优势。这是很多中国民族品牌的现状。在软件行业,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用友致远启动百万企业上协同计划是一件大事,但知道的人并不多,原因是中国人很多,但更多的是普通从业者,而给公司选购一款应用类软件,更多的是决策层和财务部的事。而企业决策者通常考虑的并不是成本,而是收益。

 

  开源和节流不能兼顾到的时候,更多的企业是希望通过革新和快速扩张的方式来达到开源,而不是一味的省钱节流。当开源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他们就会回过头来做节流,控制成本。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为企业服务的软件公司应运而生。

 

  国外厂商携带几十年的品牌积累和技术杀入中国,他们头上是世界五百强的光环。而中国软件行业起步较晚,成功案例不如外资品牌多,导致部分企业主对国产软件缺乏信心而转投国外品牌。

 

  实际上中国国产软件的发展,在近年来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用友致远张总组织了一次茶话会,谈到协同软件颇有点英雄煮酒论剑的味道。如果说张屹副总裁那天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企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角色,那么相信数据,更能说明一些问题:据权威媒体数据统计:用友致远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协同应用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

 

  笔者有一位朋友,是日本世袭贵族,目前在国内做IT生意。在谈到中国现状时,对方说中国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资源,这就导致了在中国做事情成本低,使产品极具影响力。而由于普通人对产品性能并不多,于是就采用了价格和价值来对等的观点来看事情,这导致中国很多好产品即使价格低,也卖不出好收益。

 

  而作为一个习惯了免费的软件行业,当企业真的下了大决心要采购一套软件时,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他们就会如同我的日本朋友提到的那样,用价格和价值对等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全然没有想到,中国软件在保证低价格的同时,也可以提供优秀的质量。

 

  文/刘瑞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