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互联网产品应用综述:更易用,更亲密

标签:
团购微博移动互联网高清视频it |
导言:创新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DNA,每年新产品和新应用都以惊人的速度刷新公众眼球。2010摧枯拉朽,新的互联网几乎以脱胎换骨的架势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互联网领域,2010年有四大宠儿十分抢眼,在它们身上,用户倾注着欢笑和泪水,经营者满怀财富和梦想。
微博:给力的倾诉和分享
年底给2010最火的互联网应用排座次,微博荣登榜首可谓实至名归。就用户而言,2009年一开电脑可能最着急的“业务”是“偷菜”,但在今年,登录微博已经成为和登录QQ、MSN、邮箱一样顶顶优先的事情。
换个角度想一想,无论是QQ、MSN还是邮箱,这些都是经历十几年浸淫的习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微博仅用一年的时间,彻底更新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对沟通的渴望。仔细观察我们养成的这些习惯:沟通、沟通还是沟通。从QQ、MSN、邮箱一对一的即时沟通,发展到微博一对多、多对多的实时沟通,“倾诉和分享”始终是他们流行的第一奥义——无论微博、QQ、MSN,还是邮箱,都满足了人们的倾诉欲望,并带给用户沟通的快乐和意见表达的成就感。
微博能干什么?毫不夸张地说,其他互联网行为能实现的,它也能实现。“我来关注你,你也做我的粉丝”,心情、观点、喜好,信息……140个字的敲击和视频、图片的上传,与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大放厥词”。关于猎奇,关于沟通,关于认知甚至不经意的窥视,草民百姓、意见领袖都可以聊上几句。实际上,不但是普通人,久经沙场的互联网大佬看到微博也是那么激动。李开复、蔡文胜、周鸿祎等业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在微博里拥有数以十万计的“粉丝”,各大公司、机构甚至政府部门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
微博火爆的同时,其从业者也正积极地从中找到财富梦想,不然,新浪微博为什么和MSN相互绑定,还搞出个开放平台?一般每年只发布三个修改版本的QQ为什么第一时间把QQ面板上最好的位置给了微博?为什么网易让自己的得意之作邮箱给微博保驾护航?为什么搜狐老总张朝阳携带6亿美元现金亲自上阵督战,甚至“爬上了”北京城疯跑的公交车?答案是:眼球和商机。
知名分析机构易观国际给出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微博注册用户数量由2009年的800万在今年暴增至7500万,并将在未来两年强势增长。
当然,作为一个试图摸清行业方向的记录者,媒体对微博未来面目还难以判定,但至少这一张交流网已经铺天盖地,可以预言的是,今年十分给力的微博,明年将更加给力!
团购:方便、实惠、快乐
电子商务今年也一片火热,市场规模一季一季突飞猛进,但仔细想想,除了让人目眩神迷的数字,以及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那几个老生常谈的名字,更多的普通人甚至分不清B2B(商家对商家)、B2C(商家对个人)和C2C(个人对个人)的区别。幸好有团购,这个让普通用户印象深刻的新潮电子商务模式。
团购,一种来自美国的最简单的B2C电子商务模式,从今年3月开始一夜爆红。从0家到1000家只用时几个月,团购扩张的速度超过任何一种互联网产品。如果说今年大红大紫的微博不是每个创业者都玩得起的,那么团购能满足更多人的创富梦想。
对用户而言,原来小区门口的川菜馆和城市另一端的五星级酒店都可以以一种形式呈现在你的面前。
团购价格通常会低到三四折甚至一二折,实惠是参团者的第一需求,但团购带给人的方便、快乐和时尚感觉是以往集采等形式所不能比拟的。或许这些网购时代的“最优惠”会进一步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LBS风生水起
移动互联网是个宽泛的概念,但人们总能在热门的IT产品上找到它的影子,如今它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无论是终端的美轮美奂还是应用软件都现出爆发之势。
iPhone和iPad等手持设备首先让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一切在2010一整年都躁动不已。苹果的iPhone手机大红大紫,iPhone、WinPhone、GPhone、OPhone、BPhone、乐Phone,既有手机又有操作系统;而它的兄弟iPad受宠程度更为惊人,汉王、爱国者、联想、宏碁、华硕等厂商在iPad平板电脑上的动作相当坚决。
另一项不得不提的移动终端就是电子书,这种之前被认为更像“礼品”和“噱头”的事物竟然真的有可能变成新时代阅读工具的替代品,甚至被冠上了传统出版业“救星”的帽子。谁也不知道电子书和纸质书谁更讨用户喜欢,但新产品存在和发展总有其理由:便捷性、时尚性以及存储容量等……
该谈到支撑移动互联网终端长期成长的根基了——那就是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输送给移动终端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人们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越来越多PC端一样的软件,你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浏览、登录QQ、玩玩网游,而这一切不再是以前费时又费力的WAP页面。还有一种被称为LBS(基于位置的互联网服务)的应用在悄然升温,“切客”(Check In)的服务完全基于移动互联网,“我在哪里”、“向你报到”这些通过手机发出的信息,让熟悉微博的网民联系得更加紧密。互联网终于不再是完全虚拟的,手机正在弥补这一最后的空白,让人们自由徜徉在虚拟与现实之间。
2011年,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会将注意力瞄准越来越多“移动着的网民”。
高清视频:拒绝“粗粮”
无论是2009年最后3天CNTV国家网络电视台的上线,还是优酷和土豆两大视频网站的IPO的旅程,尽管在视频行业内部惊心动魄、风云变换,但是这些都和爱坐在电脑前看视频的网民没有太大的关系。在2010年,倒是另一个话题把备受关注的互联网视频行业推向了一个拒绝“粗粮”的时代——这就是“高清”
首先挑起这个话题是国内最大的播放器公司暴风影音CEO冯鑫,他在个人微博中贴出暴风在线视频与优酷的截图对比图片“在优酷和土豆上看影视剧就好像一夜回到了VCD时代”。这一言论,让整个行业,包括每个喜欢在电脑前看视频的网民炸了锅。
一时之间“真假高清”之争,让人俨然感受到当年在电视行业出现的一幕“悲剧”在互联网视频时代又一次重演。冯鑫甚至在微博上高呼,“有高清基本服务的都拿出来比比!让所有网民都别再吃‘粗粮’。”各大播放器客户端的老总们也不约而同地纷纷在各自的微博中“引粮而影从”。
不过这似乎是个“伪命题”。所谓“全高清”指的是1080p,“高清”指的是720p,“标清”指的是480p。按照目前的标准码率,要满足基本流畅播放的需求,1080p需要达到30Mb/s以上的传输速度,720p需要达到6Mb/s,而480p则需要达到1.5Mb/s。然而目前中国平均上网速度不足2Mb/s。
所谓的标清、高清之争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带宽决定现状。不过,通过这次争执,网民们一夜之间觉醒了,我们要吃“细粮”而不是“粗粮”。这为那些整天忙着引进美剧、忙着搞个小明星拍自拍剧、忙着打版权官司的视频公司们提出最起码的要求——请重视网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