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mid易pcumpcintelit |
分类: IT评论 |
CHIP特约作者 张健浪
(刊发在08年05期杂志每月评话)
身居高位的人如果缺乏自省,那么很容易会高估自我、失去应有的判断力,这个原则对于商业公司同样成立。IBM、英特尔和微软都曾经犯过这类错误,但很显然,它们并未从中汲取教训。
英特尔现在大张旗鼓推广它的“MID”概念。MID名曰“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其尺寸略大于掌上电脑、又小于UMPC,可以装在口袋中;没有键盘,通过触摸屏操作,安装了标准型操作系统(Linux或Windows),主要用途就是作为互联网访问终端。
英特尔对MID的前景充满信心,它认为伴随着3G网络的普及,许多用户都会有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的需求,在候车厅、交通工具内等许多缺乏固定操作环境的场合中,笔记本电脑显得过于笨重,智能手机又功能有限,MID则专门为此量身定做。
好吧,这么解释看似很有道理,不过英特尔显然忘记了用户的背包重量——现在,除了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用户的背包还得加上MID这个新玩意;别指望MID能用来代替笔记本电脑,它的屏幕太小又缺乏键盘,文字录入能力很差,连网上聊天这样的活儿都没法干。而除了徒增背包重量外,MID也带来数据共享的麻烦,比如用户在MID下载了资料,最后还得将它挪到笔记本电脑中——得,最好再带个闪存盘吧。
没有多少人会喜欢这种使用方式,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大众更青睐华硕Eee
PC这样的产品:尺寸不大、容易携带;价格低廉、很好接受;性能足够、带有键盘,工作娱乐、访问互联网两相宜;这类产品既可以满足移动访问互联网的需要,又能够进行商务处理,而不像MID一样只是个用途有限的花瓶。虽然英特尔的Atom凌动平台同样有面向这类简单笔记本电脑的版本,但它的性能不高、竞争力有限,何况英特尔现在也未将它作为重点。
想当然的决策固然新奇,可未必切合大众的需要;精英们或许应该多听听大众的声音,决定主流文化的从来都是大众而非精英,如果能够为大众设身处地地考虑,IT厂商可以将一些决策失误降到最低点。顺便说一下,英特尔前两年推广的UMPC概念已不了了之,但愿MID的生命力能够比它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