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iddle/4ee38e9848fde601ae5a1&690
留学博士当面试考官竟被气哭?
顶着博士头衔,有着留学法国经历的罗维今年2月受聘于一家从事文化传播的法国公司,职位是招聘经理助理。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位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罗维已经经历了3次不堪回首的招聘面试。在面对那些久经沙场的职场“老油条”,罗维这个手握生杀大权的面试官却有些力不从心,尤其在最近一次主持面试时,被应聘者气哭了。
最近的一次面试,照常是罗维主持,当时有人事主管“压阵”,应聘者全程都把罗维当成隐形人处理。“对于我提出的每个问题,他都会问我的主管,这个有必要回答吗。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信任我。”而最令罗维当场崩溃的是,当着应聘者的面,主管居然表示,对一个职业项目经理来说,这些浅显的问题可以直接跳过。这次的结果换成了罗维哭着跑出会议室。
一个博士居然被逼到如此地步,真是令人难以相信,时常被当做隐形人的博士,在经历了诸多摧残之后,哭着离开了会议室。
你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不能认真的反思自己,而是哭着逃避,这不是解决办法,身披着博士的外衣,做着经理助理,而且留过学,这样的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没有,这不得不是一个悲哀啊,虽然学识都有了,但是独立的能力没有,这也是一种畸形发展,现在很多人单纯的追求知识的愉悦,而忘记了将知识付诸实践,这是一种能力和学识脱节现象的表现。
没有社会经验的博士生,也是社会这所大学的失败者,并不是社会真的需要的人才反映,这只是高学历低能力在此时的集中反映,特别是留学的他,也没能逃脱这样的结局,实在让人对留学的本质有所质疑。
我认为有的时候留学和深造不能有提高人整体能力的作用,反而让人将很长久的时间应用在学习与社会脱节知识上面,不是说所有的人都这样,但是当一个人在一方面前行很久,一下子让他回归到社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当习惯成了自然,那不自然的事情就会发生在不习惯的事情上面。
任何时候,哭是不能解决问题,汗水再多也不要流泪,那是懦弱的体现,是逃避的体现,面对挫折,勇于承担也是一种能力,这需要我们进行锻炼,单纯的学习有的时候并不适应社会,而变通的学习才是与时俱进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