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iddle/4ee38e98074c94a0a6019&690
在心底真切呼唤“根叔”式老师?
核心提示:昨日的开学典礼是李培根与新生的首次集体见面,但众多新生早已从网络上熟悉了“根叔”的形象。他在发言席开口才讲了几句话,1分钟内已先后响起4次掌声。
在他的2800余字讲稿中,“质疑”先后出现82次。“质疑是创造的基础”,“要敢于质疑权威和先贤”……李培根昨日阐述了质疑的力量、质疑需要什么、最需要质疑什么等问题。
“在华中科技大学,你们还可以质疑这所学校的某些做法,还可以质疑校长。质疑与批判的自由正在成为华中科大的一种文化。”这话赢得8000余名学子10秒钟掌声。此前,李培根在该校白云黄鹤论坛实名回复:“学校不会封此类帖子,校长尽可以被批评。”
李培根昨日表示:“当质疑的利剑高悬,华中科技大学和她的校长就永远不会忘记‘以学生为本’。华中科大也会在质疑中前进,在批判中成长,在质疑与批判中步入一流。”
每年的开学和毕业两大典礼,被视为高校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据悉,每年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讲稿都由李培根自己起草。李培根2005年3月出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近6年来,他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让人耳目一新,主题分别是:转折、开端、学习、实践、超越、质疑。
看完新闻,自己尽是欣慰和嫉妒,欣慰是因为中国有这样的关心学生成长的老师,妒忌是因为自己对这种老师也是十分向往。今天是教师节,我不但要祝所有的教师节日快乐,而且在心底真切呼唤“根叔”式真心为学生着想的老师。
不是中国好老师少,而是真心为学生着想,真心的体会学生心情的老师少,当老师变成扎学生田字的时候,当老师强奸自己幼年学生的时候,当老师不再兢兢业业的时候,而是敷衍了事的时候,但是这些老师只是少数,我们渴望的就是那样“根叔”式的仁师,渴望的是一个真心对待学生的好老师。
在得不到温暖的时候,任何的带有温暖的话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提醒学生注意质疑,每一年都会有那源于心底的体会,怎么不让学生欣慰呢?
行政化的学校越来越失去教育的本质,没有架子的校长,如同没有架子的领导,用他真诚的心打破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代沟,让距离拉得很近。
送礼之风盛行着,孩子的未来在教师的手中紧紧握着,没有那礼物的开路,你怎么能在未来有出息呢?很多老师不再是那种古代的贤者之风,不能为人师表,一味的以利益为重,丢掉了自己当老师的尊严。老师的团队出现了异化,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老师,也许领你升职的是你的老师,帮你赚黑钱的夜成为了老师,而真心对你的老师却让我们觉得失去了那种最纯的真诚。老师,一个与蜡炬成灰泪始干联系紧密的词汇,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让我们失去了对老师发自心底的尊重,而多了表面“礼尚往来”利益尊重。
真心对待学生的老师同样会得到学生的爱戴,从那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得到了印证。“根叔”式老师是一个发展的潮流,是从古代的仁师到现在的混乱老师队伍再到未来的回归仁师,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潮流,而如何培养“根叔”式老师是今天我们要追求的目的,只有努力营造美好的教育队伍,提高整体老师的素质,才能为以后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
在今天老师横行,但是老师水平越来越低,不能提供好的知识的今天,我们就像迷路的孩子,没有人能在收留我们,我们一直在心底流浪,真心的希望老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能够关心我们,能够严厉的教育我们,这是我们最大的呼唤。
“根叔”式老师的出现,让我们发现干涸的禾苗,只要有一点水就能重焕生机,不是我们迷失,而是没有真诚的好老师存在,“根叔”的出现,固然和他的个人魅力有关,更和当前学校教育不能使人满意有关。学校成了盈利机构、学术被异化、掌权者高高在上,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但愿学校涌现更多的“根叔”。
“根叔”式的老师希望越来越多,而不是仅仅是我们追捧的少数,因为中国的教育需要“根叔”式的老师,我们学生呼唤这样的老师。
愿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同时今天也是我们对好老师出现的最大呼唤,希望中国的教育也会出现欣欣向荣,奋发图强的美好图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