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赵韵之曾世杰状元杀人心理健康校园心理教育 |
分类: 关注 |
http://s9/middle/4ee38e98h8f512196d978&690
“嫌丑”怎成杀人的理由?
今年3月30日发生在某大学的那场杀人案改变了曾世杰的命运。曾世杰在学校明远湖边用刀将一名女生杀死,另外还刺伤了两名男生。
曾世杰在接受警方讯问的时候说,杀人的原因是有人嫌他长得丑,他受不了歧视。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事发后,同寝室的同学不曾见过曾世杰的家人。曾世杰的东西,是同学们帮他整理交给辅导员。也是辅导员后来告诉同学们说,出了事情之后很长时间他家里都没有来人,学校催了几次,他们家里才来了一个人。
没人站出来为还是学生的曾世杰奔走,没人能准确地说出这个孩子的一切。他的父母呢?他的亲人呢?
帮他辩护的律师,前日才接受成都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昨天见了他第一面。
从他大学同学、室友小于口中,我们仅能了解这个孩子在两年的大学生活里,一些合理的不合理的生活片段、性情变化……
21岁的曾世杰,好像在人前的面孔是那么清晰,又那么模糊。
凡是经历过沧桑的人,都会有一种老练的成熟。凡是曾经处于被歧视行列的人,都会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清高。21岁的昔时高考状元只因别人说他丑,他便挥起了自己心中隐藏很久的刀,刺向了自己脆弱但是非常重要的虚荣心。
首先,为什么这位昔时状元会采取如此极端的举动?对未来对一切希冀太高,而自己反而离的越远,加重了他的虚荣心和羞耻感,这是最深的诱因。母亲溺水而死,多少冲击了他的内心,没有了完整的家庭的关怀,他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只是那些表面的浮华,别人眼中的完美成了他终日奔走的勇气。太多太多的内心压抑,渴望被尊重没有得到尊重的快感,外貌的不满意成了他爆发的导火索,掩盖在内心日记里对非正义的事情的同情,成了他走向深渊的助推器。
其次,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状元“异事”?状元在某一程度上会得到众人的尊重,失去了尊重就如同伤害了他们的内心一样,难以正常的面对生活。每一个不幸的状元都会有自己的辛酸之处,这是不争的事实,或没有了完整的家庭的爱,或者因自身缺陷而无法面对新的环境,或者自己内心有太多压抑难以自拔,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学生内心本就有很多压抑,但是如何正常去调节,使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的大学与高中差以千里,没有老师细心的关爱,没有了那种纯真的友谊,这样的落差感会让这些状元难以以常态心里面对,从而产生了异事的出现。
第三,状元也是学生,学生出现这样事情危害何在?状元也是普通人,也是学生,状元出现了很多异事,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很多学生也有类似的心理和类似的事件,这需要我们学校家庭和老师都要认真面对的事实,尤其是大学的老师,需要认真的对学生进行关爱,不要随随便便,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关怀就会导致学生陷入心理极端,无法自拔,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最后,如何减少这样类似事件的发生?一是大学生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要任性、自以为是;要平和心态,不要钻牛角尖;要宽容、多帮助别人,不要强求别人给回报;要会为自己减压,不要太要强、过分谴责自己;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不要太虚荣;交朋友不要太轻率。二是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心理调节机构。三是家长要及时对孩子的心理进行了解。
状元杀人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的时候对人要宽怀一些,思维要宽广一些,美丑只是表面的东西,真正的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美有很多种,外貌只是一种,不要被这些所累,才能够有所进步,在此奉劝那些热衷整容,被容貌所累的人,不要在其中深陷不已了,那些时间你可以做很多更加值得做的事情。
还有,我们应审慎看待大学生杀人案,以悲悯意识反思这一场场不忍卒读的悲剧,静观司法机关对案件来龙去脉的侦破和披露,从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等角度作出准确的判断,就做好青年人心理健康卫生、推进人与人和谐相处等工作,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绝对不能无端猜测、滥加评论,在年轻大学生心中投下浓厚的阴影和沉重的精神压力,更不能幸灾乐祸、添油加醋、传播谣言,挑拔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