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人物是王熙凤吧,但类似的事例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又何成少过呢?
今天我了解到了三婶遭遇车祸的具体情况,她居然把电瓶车开到了机动车道上,结果遇到一个新手开车,遇到突发情况慌了神,硬生生地撞了上去,把她撞出十几米远,能捡回来一条命已经是大幸。交警调出了监控,认定这次车祸我三婶是全责,保险公司一分都不会赔偿,撞人的车子也是无过错方。
三婶在医院动了手术,两腿骨折相当严重,年前都不一定能出得了医院。除了得不到任何赔偿,还有一件糟心的事,堂妹在几年前把父母的户口都迁去了HK
,所以三婶目前的身份已经是HK人了,在这边没有了医保,医院里的所有花销都得自费,可这次住院的费用绝不是小数目。而本地人走医保的话,住院能报销80%,自己只要承担一小部分。
三叔三婶的户口迁去HK之事,我也有所耳闻过。堂妹曾说过一件事,她老公的亲戚(HK本地人)生了癌症,看病花了好几十万,医院全部报销,而且每个月还补贴几千元营养费,以此说明成为一个HK人是多么幸福,可以享受到当地非常完善的的医疗服务和福利保障。在堂妹的多次动员下,她父母就真的把户口迁了过去,就想着小毛小病们就在家乡看看,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万一生啥大毛病,就可以去HK治疗,既可以享受到世界先进的治疗服务,又能全免费,女儿还可以陪护在身边,怎么想都觉得很合算。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两人身体倒是没出啥大毛病,可三婶却遭遇了车祸,人都不能动弹了,还能飞到HK去治疗么?当然只能就地看病了。因为没法享受当地医保,只能全额自费了。在这之前,谁又能料到会发生这种事呢?做梦也想不到。但是也应了那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像我同事,儿子明明考上了本地不错的重点高中,以后考个国内好大学也并非难事,但他一心要儿子去上世界名校,坚持认为“培养好孩子,不仅仅是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而且可以改变一个家族!”儿子被他送去了加拿大读高中,四年后如他所愿,考上了多伦多大学。七八年读下来花费高达三四百万,去年回国实习找工作,却发现陷入几重尴尬的境地。
说他学历硬吧,却只是本科文凭,现在硕士都一大把了;说他学历不够吧,毕竟也是海外的名校毕业。继续去国外读研吧,国外学费和物价都飞涨,家里的钞票够不上了;不读研找工作吧,学历上总还有所欠缺;回到本市来工作吧,收入太低对不起留学的大笔花费;留在上海工作吧,房价太高根本没能力买房,连首付都困难,更何谈找对象结婚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同事也感到很无奈。他说自认为也是聪明人一个,做事有头脑看问题有眼光,按理说倾尽全力培养孩子也没有错,也不知道怎么会走到这样的死胡同里。
我分析他没有料到以下几点:1、明知海外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会逐年上涨,但涨幅超出了他的预料;2、他以为孩子考上国外名校以后,会轻松留在海外工作和生活,事实上国外找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3、他以为只要孩子是世界名校毕业,就能在上海找到高薪工作,结果也出乎他的意料。孩子在投行实习快一年了,只是拿着三千月薪,却住着四五千房租的房子,他每个月还要补贴一大笔生活费用。
他慢慢地看清并接受了现实,在常州本地给孩子买了一套婚房,说先让孩子在上海闯荡几年,如果实在闯不出啥名堂,就回来安安稳稳找个普通工作,结婚生子,过过普通生活了。
其实我身边这样的男生不在少数,名校毕业不甘心留在小城市,先去北上广深工作几年。如果几年下来还是干不出啥大成绩,大部分都会回到家乡,靠着父母准备好的婚房,找个不好不坏的工作,娶个姑娘结婚生子,安心过起烟火小日子。
像我一个80后小同事找的老公就是这种,复旦硕士,在上海某公司工作,月薪不高也不低,多年下来既没存到太多的钱,也没谈成一个女友,更看不到多大的前途,在32岁的时候还是果断回到家乡。去了某中外合资企业上班,虽然工资七八千并不太高,但房子车子都是现成的,没有房贷车贷的压力,娶个教师老婆,转年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如今一家三口过得非常幸福。
所以说,迷茫的时候,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选择的路是不是适合自己,没有必要一条道走到底,硬是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要知道幸福的定义有很多种,及时调整方向也是一种大智慧。
再回到前一个同事,他最终承认自己失误在了“自认为的聪明”上,他以为只要孩子在学业上足够努力,只要家长足够舍得在教育上投资与花钱,只要孩子能够上海外的名校,那么他一定会有光辉的前途。但有些事情只是自己想得美好,事实上并不一定会朝着你以为的方向发展。
下面让我们来倾听一下日本的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做的入学致词——
同学们,你们应该都是抱着“努力就有回报”的信念来到东京大学的,但是等待你们的是:即使努力也不一定有公平回报的社会,你们今天之所以觉得“努力会有回报”,是因为过去你们周围的环境激励、督促、帮助着你们,并且褒奖你们取得的成就。可世界上还有努力了也没有得到回报的人,有想要努力却无法努力的人,有过于努力而身心崩溃的人,等等。请不要把自己的努力只用于追逐自己的胜利,不要用自己得到的得天独厚的环境去贬低没有你们那么幸运的人,而是去帮助他们,请你们不要逞强,要承认自己的弱小,互相支撑一起走下去。
这短短一段入学致词,得到了近28万的点赞。
有人说:这位导师才是人间清醒,说的话比鸡汤文有深度多了,不是一味宣扬竞争,而是让人们认识到自身的弱小和成功的不确定性。
也有人说:这才是正确的引导。如果你成功了,只是你比别人更幸运,因为比你更加努力而失败了的人也大有人在。
还有人说:很喜欢这种心平气和的提醒,而不是一味的打鸡血,灌心灵鸡汤。人的成功真的不是仅仅靠努力,而要天时地利人和。就算失败也并非你的不努力,要坦然接受命运的任何馈赠。如果能够这么想,这个世上会减少多少抑郁成疾的年轻人。
大概,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大聪明和大智慧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