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话要说

(2021-08-12 09:30:49)
         今天看了博友点赞推荐的一篇“真是为他好吗?”的博文,我感觉有话要说。
 
         文中举了三个例子,讲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非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很多家庭都有过类似的困扰。针对这些非常现实问题,我在这里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也欢迎朋友交流讨论。
 
          W的烦恼,儿子大学毕业后想去其它城市去创业,和同学一起先打工几年积累资金,再合伙创办公司。W觉得创业艰难,还不如回到家乡,房子车子都有,安安稳稳工作结婚生子。
 
          那位博主认为W是自寻烦恼,应该支持儿子创业,年轻人有自己的人生,要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奋斗拼搏。有这样的孩子,父母应该感到欣喜和自豪。
 
         我的看法——W是理性派,博主是感性派。
 
         站在感性层面,可以理解年轻人的冲劲和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站在理性层面,大数据统计下来,99%的创业都是失败的。尤其这几年,国家面临外忧内患,经济下滑形势严峻,很多大佬稍有不慎都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更何况没有多少资金和经验的年轻人。
 
        我先生是90年代的大学生,他好几个死党同学就是毕业后自己闯荡创业,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身家过亿的大老板。但那是卖茶叶蛋的胜过造原子弹的时代,他们是搭上了经济蓬勃发展的顺风车,撞上了外贸快速发展的风口,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而且他们的第一桶金也不是随便赚来的,有的是.......有的是……(此处省略,否则通不过)
 
         所以几个大学生想靠着去城市里打工去积累创业基金?难度似乎太大了些。如果找到了收入很高的工作,还舍得辞职自己干?如果收入不高,试想付完了房租电费和生活费用,还能剩下多少。能养活自己都不容易,还想创业?
 
         我同事的外甥,也是一心要创业的年轻人,想和几个同学开健身馆,自己做老板。他工作几年,吃住用的所有开销都是靠父母,自己也就存了十几万,相对于创业基金是杯水车薪。于是伸手问父母要钱,说宁可不结婚也必须创业。父母也是工薪阶层,但为了儿子的理想,只能把家里的大部分积蓄(本来准备给他结婚用的几十万)全部捧给了他。
 
          健身馆坚持开了一年半,又到处向亲戚朋友借款或集资,说要开第二家。为何?资金链要断了,就想着再新开一家,靠着后面办卡的钱去渡难关,否则就要倒闭并负债。说穿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父母为了帮他借钱,焦头烂额。说宁可他躺平,都比这样折腾强。
 
          我认为上面的父亲W反对儿子创业,并不是想扼杀孩子奋斗的激情,也不是想控制孩子人生,而是出于更加理性的考虑。
 
         年轻人想创业,想法是好的,但创业的资金哪里来?他有第一桶金么?失败后谁承担?欠债了怎么办?……如果他的人生路与父母无关,全部由他自己负责,父母当然可以完全放手,随便他干什么都行,彻底让他自由放飞自己的人生。

         试问有多少年轻人可以做到读大学考研不需要父母支付学费?创业不要父母帮助筹备资金?结婚不要父母帮助买房买车?成家后不要父母帮着带孩子做家务?创业失败后不需要父母帮着还债?……又能有几个年轻人在成年之后,可以和父母完全撇清关系,一切都靠自己创造,自己过自己的,父母过父母的,各自管好自己的人生?
 
           事实上大部分年轻人做不到啊!年轻人可以不计后果超前冲,但当父母除了要为孩子提供资助,还要帮他兜底,当然要为子女的人生之路谨慎把关了。
 
            第二个事例。L的女儿高考,可以选择省外更好的大学,但父母还是坚持让她留在省内读大学。理由是:担心女儿留在省外工作成家,不愿意女儿离自己太远。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家长在我们江苏实在是太普遍了。除非孩子上的是清华北大复旦之类的顶尖大学,愿意放飞;其余普通一些的大学,大多是希望孩子留在江苏省内学习工作成家立业。除了江苏经济比较发达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重要因素:为自己的老年考虑。
 
          大家都知道“老漂一族”吧?孩子去了别的城市落户成家了,工作压力大节奏快,老人为了减轻孩子负担,退休后也只能“漂”在外面,给子女去带孙辈做家务。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但事实上有多少老年夫妻被迫分居,为了子女的小家庭,而牺牲了自己的老年幸福。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看重生活质量,拼命读书努力工作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那我们做父母的也是活一辈子,我们就不需要考虑生活质量么?我们的老年生活不需要追求幸福么?……
 
          只是,一旦孩子的利益和父母的利益发生冲突,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忍辱负重,牺牲自己成全孩子。所以才会出现海量的“老漂一族”,子女倒是出息了,但父母在退休后不能安然享受晚年,要背井离乡去做免费保姆。很多情况都是老太太一个人去帮忙,老头子孤独地留守在老家。
 
          如果孩子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父母就算也要上门帮忙,但毕竟离得近来去方便,做出的牺牲也不是太大,晚年质量不会太受影响,几代人不是皆大欢喜么?
 
          而现在太多的年轻人,既需要“西方式的自由”,又要“东方式的帮助”。一方面叫嚷着:我的人生我做主,你们父母不能发表任何意见,否则就是霸道自私,就是想掌控我的人生。一方面又离不开父母的帮助,需要父母出钱又出力。很多做父母的,把一辈子积蓄捧出去,把最后的劳力奉献出去,还要自带胶带贴,把自己嘴巴封起来,只能做不能说,否则就是对小家庭指手画脚。
 
           所以我想对年轻人说,如果你成年之后在经济和生活上能完全独立,无论是考研还是出国,无论是创业还是成家,都不需要极大依赖父母,不需要花父母一分钱,不需要父母帮你们买房买车,不需要父母帮你们带孩子,你们的人生无论成功或失败,后果都是自己承担,我们也是完全愿意彻底放手的。
 
           但事实上你们做得到么?就算是投资一家公司么,出钱多的股东还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啊。
 
           这也就提到第三个例子。外人嘲笑A家孩子没有出息,高考填志愿,择业和成家,都是听父母的,批判这样的父母是在控制孩子,把孩子养废了。而孩子不知道反抗父母也是问题。
 
            那我就来讲另一件真实的事,这是一个特别有自我想法,也勇于反抗的孩子。
 
           我家大妯娌的同事是个单亲妈妈,才到退休年龄已经老态毕露,说是被女儿给折腾坏了。这个女孩子独立而叛逆,一心要过自己的人生。考了一所985大学,上了一年说不喜欢所学专业而退学,重新考去了北京电影学院,不是是啥原因,依旧没有读完。又问母亲要几万说要考国外什么证,一年后因为太难考又放弃了,后来漂去了横店当了群众演员,三十好几都孑然一身,还说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最近又伸手问家里要三十万创业基金,说是在上海干起了直播带货,赚到了再还给母亲。她妈妈是欲哭无泪,头发都愁白了。子女过不好,父母能不受拖累?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孩子读书择业婚恋等重要人生的关口,父母有时候的参与是必要的,毕竟年轻人只知道一味往前冲,而父母经历了大半辈子,各方面的考虑会更加全面和理性一些。而几代人的利益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很多人只要看到父母给孩子提建议或者反对孩子的某些决定,就会简单粗暴地下定论:你做父母的不对,你们太自私,你们就是想控制孩子的人生。
 
          而对于这,我是不认同的。所以,我会写下这些文字。



  有话要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姐妹小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