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相总是扎心的(三)

(2021-07-17 08:06:31)
真相总是扎心的(三)



        今天继续聊高考这个话题。在聊之前,我想用一个小小的例子,直观形象地说明我们的孩子在12年读书历程中所面临的竞争状态。

          以江苏为例,假如12年前,50个小孩同时进入一年级,中考之后,只有25个孩子进入高中。到高三再淘汰5个(单招大专),剩下20个参加高考(12个理科,8个文科)。理科生中,考取本科8个,大专4个。文科生中,考取本科3个,大专5个。

         总结一下,就是50个孩子经过十二年的竞争,只有11个(8理3文)能考取本科。这11个本科生中,只有6个上公办大学,5个只能上民办大学。6个上公办的,双一流的不超过2个。

         大致情况就是如此,就像今年文科招4万7千个本科生,公办大学收2万5,民办大学收2万2,所以超过省控线40分之内的,大概率也只能上个民办二本大学。

          这还是江苏,本科达线率排在全国前四,是除了北京、上海、天津之外排名第一的地区。其它地区的孩子,能考上本科的就更加少了,考不上的才是大多数。

         相信大家都会耳闻,现在大学生多到了烂大街,二本都是垃圾;环顾四周,似乎满眼都是别人家的优秀娃,这让很多家长感到挫败和郁闷,想不通为何只有自己的孩子才如此糟糕。可是,当你看到以上这些真实的数据,更客观去了解孩子这十二年的竞争状态后,是否能更理性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成绩?

        很多家长对孩子成绩不满时,都会抱怨道:“为何别人家的孩子能考好,你就考不好?你哪里比人家笨了,怎么就竞争不过人家呢?”

         试想一下,假如孩子反问你一句:“为何别人家的父母能挣大钱,你就挣不到?你哪里比人家弱了,怎么就竞争不过人家呢?”……你又该如何回答。

          言归正传,继续谈今年高考。今年全国高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078万人,竞争异常激烈,但很可能明年高考人数还要多,为何?因为今年选择复读的不会少,甚至会超过往年。

         比如安徽,选文科的孩子简直惨到家了,本科线比理科足足高了104分,一大批就算考得并不差(518分以下)的孩子都只能去读专科,换谁都不甘心啊,选择复读再战的自然不会少。

         江苏也有点类似。去年理科的本科线比文科高出二三十分,今年来个彻底颠倒,文科高出六十多分。女友家儿子选了文科,刚过省控线,读本科的希望不大,纠结是否复读。可是在他犹豫之际,附近民办高中的10个复读班,每班60个人,开班半天之内就爆满,停止招生,花再多钱也塞不进去了。

        为何文科线今年会集体变高,最大原因是选文科的孩子大大增加了。按理说选文科有两大弊端,其一大学招的文科生很少,其二文科孩子上大学选专业的局限性很大,那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选文科?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理科太难了。

         理科难到了什么程度?就说今年江苏新高考,语数英三大门是全国卷,但物理是江苏省内出卷,一百分的考卷,平均分是多少?说出来吓人,三十多分。是这届学生太LOW?当然不是,实在是卷子太难了。但再难的卷子,聪明孩子还不是照样能考高分。所以对于理科生来说,智商才是硬伤。你家孩子要是没有非常聪明的资质,就算付出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也是收效甚微。

        另外,在江苏理科不强的孩子,若是选了理,就怕熬不到高考就被淘汰了。江苏今年34万9的考生,实际只有28万参加高考,7万高三生被提前单招去了大专。就像我家孩子,哪里敢给他选理科啊?就怕他连个高考资格都保不住。

          可是选文就好了么?从今年的形势来看,以后选文科更加不乐观,出口小竞争者多,把分数线抬得极高。所以未来中等成绩孩子会陷入“N难”的境地:选理太难,没那个脑子;选文人多,厮杀激烈;上个专科,不甘心;回去复读,也难说。公办考不上,民办学费高,复读也烧钱。

          我儿子的好朋友,虽然上的好高中,但这次高考失利,只比省控线高三分。要知道,省控线是按照“1比1.2”的招生比例来设置的,所以事实上,这个孩子是没有达到本科线的,几乎没有啥大学可以选择。

          在孩子犹豫着是否要复读的那一天里,人家复读班已经收满了学生,想进也进不去了。而孩子非要读本科不可,那么唯一的一丝希望,就是填志愿的时候选择去年没有招满,需要征集志愿的那些大学,看看能否捡个漏。孩子妈妈为此还花了好几千,请专门填志愿的老师来帮忙。

          但我看了他们填的志愿,还是有些傻眼。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会知道,会是怎样的大学,填报的人数少到会收不满啊?一部分是偏远地区,别人不愿意去的学校。还有就是收费很高,但性价比却低的。就比如他们填报的一所江苏省内某大学的“中外合作”,三年国内n万一年,两年俄罗斯必须出国,学费高达几十万。

         如果家境宽裕,那么花费点钱,让孩子读个本科也无所谓;可这个朋友家境非常一般。孩子妈妈跟我说,孩子这一路读书都是上的学费很高的民办,加上各种提优和补课,在他身上花钱无数,家中积蓄也不多了。但孩子倔啊,非要读本科不可,再贵也要读,把父母给逼得不行。

         为了以后不被孩子抱怨,这个妈妈在大哭一场之后,就花钱请人填志愿,专门填这类收费特别高的大学与专业,希望能捡个漏。她说怎么办呢,孩子想上,那父母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啊。

          我说假如捡不到漏怎么办?她说去复读,虽然也要花好几万,但来年考上个公办本科,也值了。我说:我市的复读班都收满了,等录取结束,人家都已经开始上课了;而且听说复读收费又涨价了,前几年就要6万了,还是设定分数线的,少一分就要多交一万,要交十几万的都有。

         她说:实在不行,就让孩子回到苏北老家复读去,托关系塞进去。没办法,进也要钱,退也要钱,往左要花钱,向右也要花钱,而且还都不是小钱,都是大开销。

         我也不知道说啥好了。

         孩子妈妈说: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以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孩子最理智的做法,就是放弃读本科,也放弃复读,以他的分数完全可以去南京苏州无锡等好的高职大专院校,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毕业后直接去对口企业上班,工作不愁,工资也不低。我几个朋友家孩子都是读的高职大专“城市轻轨”方面的专业,毕业后直接在高铁或地铁上班,都挺好的。这些道理我都跟孩子讲了,听不进去啊,执拗地要读本科,觉得读大专丢脸,我们实在拿他没辙。

           我听了无语叹气,孩子把家长逼得走投无路的例子,不在少数啊。而很多家长为了以后不被孩子抱怨,都是竭尽全力,把全部家当砸上去也在所不辞……



真相总是扎心的(三)

真相总是扎心的(三)


真相总是扎心的(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