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相总是扎心的

(2021-06-04 09:12:43)
真相总是扎心的


           用几组数据说话。数据背后的真相是扎心的。

           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最多的三个省是:河南(115.8万人)、广东(77.96万人)、四川(67万人)。

           报名人数最少的三个是:上海(约5万人)、北京(4.92万人)、青海(4.66万人)。而我们江苏是三十多万考生。

           本科上线率前四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

           本科上线率后四位分别是:江西、河南、广西、贵州。

          江苏的本科上线率能排到全国第四,而且一本上线率也是非常之高,背后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教学质量不错,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就是分母被一次次大幅度缩小了。

           首先,江苏孩子中考淘汰率很高,中考把近乎一半的考生淘汰去了中等职业学校,于是分母缩小到了二分之一。而其它省市,有些上普高率高达80%左右,分母自然就大。

           其次,即便上了高中,也不是都能参加高考的,还有30%的考生会在高三的时候被淘汰,自愿或被动地放弃高考,通过省内春考去了高等职业学校读大专。于是,分母再次缩小三分之一。而很多省市,只要上高中的孩子不管成绩好坏都参加高考,那基数就极为庞大了。

          所以,江苏的孩子这十二年读书的厮杀非常激烈,每一步都必须走好,否则就很可能走不到高考这个点,连个高考资格都捞不到。

          这同样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为何江苏出国读书的孩子难么多。很多家长也是迫于无奈,这么高的淘汰率,万一孩子挤不上呢。为了孩子的前途,财力稍微够得上就让孩子出去接受教育吧。

          而现状就是如此。孩子从小学就开始,进不了重点小学,考上重点初中的概率就明显缩小;考不少重点初中,上重点高中的概率又缩小;考不少重点高中,那最后能否参加高考都会变得很悬了。

          举个例子。我儿子小升初没有考上民办重点初中,我考虑到我家所在的学区还不错,对应的公办初中是百年老校,是公办中最好的一所,就让孩子上了学区公办。

           结果呢,我儿子差点连高中都没有考上。一个班级里五十多个孩子,他的排名在十八名左右晃荡,我问班主任能考上高中么?班主任说很悬,必须稳定在班级前15名才有希望。

          这还是好的公办初中,还有更加普通的公办初中,全年级一千多学生,只要一两百个能考上普高,大批的孩子被淘汰去了职业学校。

          而民办初中完全碾压公办,所以收费再昂贵都被家长挤破门槛。为何我们这里的民办学校会把公办学校挤压到了几乎没有立锥之地,背后的真相也是非常扎心的,后面再详细解释。

            下面继续举例。在我们这里,孩子考上怎样的高中,大概率上决定了孩子上怎样的大学。

          昨天去看望儿子,他讲了一件事,是他老师说的,我市最差的两所高中,全年级有十几个班级,只有一两个尖子班的学生参加高考,其余大批的学生没有高考资格,去了高等职校读大专。

           在我市,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校与学校的差异就是这么大。你的孩子进入怎样的学校,大概率决定了他未来的走向,所以家长对孩子这一路上的择校是当成了天大的事情来看待。

          我儿子没考上重点高中,但也是普通高中里最好的一所。他们学校,成绩最好的学生也只能考个普通一本。而不像重点高中,大部分都能考个普通一本。

         继续回到上一个话题,为何国家三令五申要控制民办私立学校,而我市的民办依旧是越办越多,四面开花,收费再昂贵都被挤破门槛呢?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扎心,一般人不愿意多说,就是贫富分化太过剧烈。不是说本地的富人有多富,而是外地来的低层次的打工者数量极为庞大。因为本地的私企和厂子很多,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于是就从其它省市就如潮水般涌过来很多打工者,文化层次不高,大部分初中学历,在这里做些简单的工种,买下或租住着非常便宜的破旧房子,生养了好几个孩子,反正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义务教育读书都是免费的,只要读到初中毕业就可以上班挣钱去了。

          而本地政府要求对外来人员子女的教育要一视同仁,都纳入本地的公办学校读书,实现十二年免费的义务教育。导致了我们这里很多公办学校,外地人员的子女远远超过本地孩子。那些孩子,父母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差孩子多,所以对子女的期望值都不高,教育上也大都是放养式的,所以调皮捣蛋读书不努力不用心的很多。

          而本地父母就非常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这些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教室上学,只要稍微有些财力,都是竭尽可能不让孩子上这种普通公办。所以现在的公办学校,几乎成了外来人员子女的天下,有的学校甚至高达90%都是外来的,教学质量是一塌糊涂的差。

          真是这些社会现状,才让民办私立贵族学校在我市有了广阔的市场需要,也让学区房的价格水涨船高。

         只要财力稍微够得上的本地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一种是去买昂贵的学区房,让孩子上更好的公办学校,这样的学校里,大部分都是家境好,父母对孩子教育非常上心也非常舍得花钱的本地孩子,班风学风都好,教学质量也是杠杠的。

          另一种就是花钱上昂贵的私立民办学校。因为收费贵开销大,那些家境差子女多的外地人员家庭是根本读不起的,都被拦在了外面,所以里面的孩子也是差不多家境和层次的。而且这样的学校,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还非常高,成绩稍微差一点,考不上的孩子也进不去,加上家长的全力支持,中考整体成绩非常出色,导致了良性循环,

      所以现在的教育,不光是孩子们拼学习成绩,而且还是家长们才拼财力。缺一不可。

       这就是数据背后的真相。任何真相说出来,都是扎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话糙理不糙
后一篇:神兽归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