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们这里的风俗,每年的三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女婿都要“孝敬”岳父岳母的,
当地俗称“装节”。无论你是个老女婿也好,新女婿也好,准女婿也好,三个节都要给丈母娘家登门送礼,比如到了端午节,一般是送烟酒、粽子、咸鸭蛋、皮蛋、水果等。
一般来说,准女婿“装节”会相当的隆重,因为要讨丈母娘欢心啊。当然,一般能在端午当天去丈母娘家做客的女婿,基本上是得到了丈母娘认可的,否则女方家是不会随意受礼的。
听我妯娌讲,中秋节她儿子第一次上丈母娘家“装节”,买礼物花了七千多,听得我咂舌。我说买什么礼物要花这么多钱?答曰:中华烟,茅台酒,名贵红酒、进口水果,高档月饼……礼物送得重,表示诚意浓,丈母娘也有面子。因为是还没结婚的准女婿,女方家也不会把礼物都收下,而是收一半退一半,并且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招待准女婿。如果是正式的女婿,装节多少就随意了,各人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多送或少送都可以,女方父母也不会客气,只管收下就是了。
我想起昊爸和我谈恋爱的时候,他第一次上我家装节,是春节。他的几个要好同学怂恿他,
第一次要尽量送得重一些,努力把丈母娘给一次性拿下。他果然拎了2千多的礼物上门了,买了当时最好的烟酒和礼品。那还是在97年初的时候,如此重的礼,把我父母惊着了,那时我工资才四五百一个月,
两千是个大数字了。他在央企上班,收入比我高很多,手头还算宽裕,所以才会舍得如此花钱。
这么一回忆,就发现我侄子装一个节花七千多,原来也是很正常的。看来不管哪个时代,小伙子谈恋爱都是挺费钱的,光是三个节日上丈母娘家就花费不菲啊。
我外婆很长寿,106岁才去世,故而我爸这个老女婿“装节”的年限很长了,装了近50年。每年三个节日,必然拎着礼物上门去,好在是老女婿了,拎多拎少都无所谓,人到礼到就可以了。
而我和先生每年三次的装节,为了省事,一般是
“烟酒水果+一千元礼金”。我爸妈总是推让说,东西收下,不要钱。而我总是说:我们太懒了,不想去超市买东西,怕麻烦,这点钱给你们自己去买,想吃什么买什么。我妈则把她亲手做的肉粽,蛋黄粽,煮鸡蛋,让我们带回家。
今天我们就回娘家去装节了,故而一记。也不知道其它省市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风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