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讷河监狱是怎样被异化的?

(2015-02-06 16:29:34)
标签:

监狱

犯人

狱警

罪犯

异化

看天下304期社评

 

讷河监狱事件把一个问题抛到了我们面前:监狱到底是在改造罪犯还是制造罪犯?

 

这无疑是最近最热门的社会新闻:黑龙江讷河监狱服刑人员王某利用微信诈骗多名女性,并胁迫警察妻子入狱发生性关系。在第一轮传播中,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八卦话题:一个关监狱里的人居然能用微信同时与多名女性保持情人关系?八卦完了,轮到严肃话题:监狱的管理怎么能如此混乱?——央视“新闻1+1”用了一个极富讽刺意味的标题:《边服刑边犯罪的“在押犯”》。现在,也许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更深层的话题了:监狱是怎样一步步被异化的?

 

说起来,监狱的功能大致有三个:一是惩罚:让犯错的人付出代价(使其失去人身自由,强制遵守监狱规定等);二是隔离:把危险分子与其他人隔开,以保卫社会;三是改造:转化犯人的思想和行为,以防出狱再犯。而在讷河监狱,这三方面都有问题:监狱的规定如同虚设,可以喝酒、赌博、打手机、开小灶;肉体虽然隔离了,但还可以通过通讯工具继续诈骗,自然也谈不上保卫社会;犯人王某已是第三次入狱,改造效果可想而知。

 

观察讷河监狱,会发现部分狱警与犯人已然合流。一所监狱其实也是两种文化的碰撞,一是狱警维护的主流文化,比如遵纪守法等;一是犯人私下流行的亚文化,比如坑蒙拐骗、打架斗殴等。这两种文化,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照理说,狱警是管理者,是公权力的代表,拥有强制权力,应该占上风才对,但在讷河监狱并非如此。狱警某种程度上成了犯人的服务者(虽然费用高昂),这导致亚文化反过来压倒了主流文化。如此一来,狱警在犯人眼中也就毫无“正义的威严”,王某敢于威胁警察的妻子,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之所以如此,源于监狱的角色被异化。另外一个被广为传播的细节是讷河监狱曾经组织犯人打“魔兽世界”和“完美”等游戏创收。组织犯人劳动,理想状态下既可作为惩罚,也可创造效益,还可以改造罪犯,可谓一举三得。打游戏之所以刺眼,便在于大家都会有疑问:这会有利于犯人的改造吗?在讷河监狱,理论上的“改造第一,生产第二”变成了实践中的“生产第一,改造第二”,监狱也因此变成了一家营利的企业——以至于发生了狱警因为犯人打游戏不卖力而殴打犯人,被判入狱两年半,从狱警变成为犯人的荒唐事。如此种种,皆可归于监狱角色的变化,既然要挣钱,监狱的本职功能只好搁在一边了。

 

我们大致梳理清楚了一所监狱从改造罪犯到制造罪犯的演变路径,现在的问题在于:它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根据媒体报道,十多年来,讷河监狱不停发生各式各样的丑闻,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改善?我们的监督机制是怎样的?我们的监督机构在哪儿?

 

在中国大陆,法律具体规定的针对监狱的监督机构只有人民检察院,监督手段只能是事后监督而无事前监督,只有监督建议权没有实体处分权。这样一种监督机制,效果自然令人担忧。根据最高检“监狱监督制度比较研究”课题组的报告,目前中国大陆对监狱的监督存在法律不完善、手段不健全、新闻舆论对监狱的监督缺乏保障等问题。而在大家比较熟悉的香港,对监狱的监督机构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包括立法会、法院、惩教署、申诉专员、太平绅士、香港人权监察、香港善导会、香港戒毒会等,其监督手段也是多种多样。

 

“为什么监狱会出那么多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性质那么严重,影响那么恶劣?”在最高检课题组那篇文章中说,经过调研,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监狱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是主要原因,是内因,而我国的监狱监督制度不完善、现有监狱监督制度失灵或没有发挥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完善的监督机制,让监狱从一个神秘的禁止之地变成一个大众熟知的地方,唯有如此,才能防止下一个讷河监狱的出现,所谓“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黑暗中滋长的监狱会是一个上好的影视题材,但不是一个好的现实环境。很遗憾的是,我们对于监狱的了解大多来自影视作品,而现实也像是影视作品,这两点都需要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