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葡萄沟之前我们去了苏公塔,这个塔又称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的木纳村。苏公塔礼拜寺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而建造的。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功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额敏和卓死后次年,其次子苏来曼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看起来这个名将很有眼光,在世时表达了对皇上的无限忠诚、无限热爱,死了也让后人记住了他,如果不是这座塔,如今谁还知道额敏和卓?留给后代两三代就糟蹋光了或172年后被没收。

又参观了坎儿井博物馆、坎儿井源,通过这次行程建议如果时间紧只参观坎儿井源就可以了,因为后者有实物供欣赏和研究。


坎儿井是在干旱地的劳动人民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过去一直听说坎儿井是与长城、京杭大运河一起并列为古代三大工程,对前两者的伟大我们都亲眼目睹,这次终于领教了坎儿井。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从西汉至今的2000多年中,吐鲁番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从而使其成为广袤荒漠中的一片绿洲,坎儿井给新疆人民造福功不可没,但工程的艰苦可想而知。坎儿井水利系统不仅仅是中华文明体系下一个灿烂的文化成就,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有2000条坎儿井的水流总长度超过黄河、长江(当然宽度深度差的很远)。

我们参观了这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包括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真的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