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超联赛2019年将采用5外援,消息一公布,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城超联赛董事长刘秉润也很关注这场争论,他说欢迎各界对五外援政策的争论,说明城超联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有的球迷实际上就是足球从业人员,因此论点也很内行。

一位网名杰子的朋友留言:一个业余联赛而已,目的是什么?让喜欢踢球的寻常百姓有个找乐儿的平台,搞什么5外援?剩下那些国内球员还都是职业联赛退役的40岁左右的前职业球员,还怎么玩?说句不客气的话,联赛定位是什么?草根是吧?离开了草根那就是自己找死!由此可见,这个城市联赛的组织者也是鼠目寸光,沽名钓誉之徒。劳烦金老师转告吧。

转告后答复如下:无偿让老百姓快乐踢球不是民企的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民企没有场地资源,没有行政拨款,他们没有这个能力,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请一些外援让他们也承担起青少年训练的工作,对招生和提高水平都有感召力,小马丁就是成功一例。另外球队水平高了才能有企业冠名。至于草根足球,他们赚了钱也会顾及一部分。但草根踢球者也都明白,自己锻炼就自己消费,就像看球买票一样。
杰子:很高兴和金老师分享交流,在此我有一些个人愚见,愿意和您分享,如果可以,您也可以转发给赛事主办方。一个赛事品牌的做大做强离不开三个要素:
1高水平运动员的参与
2综合实力强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参与
3各路媒体多频次,多维度的深度报道

路虎石景山球迷会长胖尘灰:您的设想很好,现在社会办足球其实挺艰难,最省事风险最小就是足校,人多就能赚,南方、商瑞华足校都不错。而城市联赛从比赛入手就是拿民间的弱项对足协垄断性强项,所以我也为他们担心。5外援也是一种市场行为。
各种意见畅所欲言:
球迷孙工:对抗足协垄断只能另辟蹊径,避开足协的强势,寻找适合自身的反展道路。以前都听人家国外有草根联赛,也有球员从草根联赛起步最后进职业队的励志传奇故事,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事件。目前平台有了,如果能有一个业余球员在城市联赛踢出来了、进了职业队,只要有这么一个事件,那就是多米诺骨牌的推倒的第一块,就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了。在这同时,比赛组织者要设计好赛事的规则,机制等相关细则和政策,如果等到那个事件引爆了再去现做就来不及了。
藏鹰球迷孙威:他们去年已经有10名以上的球员被丙级甚至乙级联赛要走,还有珲春从城市联赛去丙级,可惜他们宣传不够。


杰子:那些从城市联赛平台走出去进入职业队的球员,现在对于城市联赛有什么反哺吗?对这个平台有没有后续做出贡献呢?我身为一个国家级体育经纪人,义务地给出个建议:组委会强制与每位参加联赛的球员签协议,代理球员的转会等各项事务。如果球员被职业队签走了,球员每年工资薪金的15%归城市联赛主办方。这样的话,最起码能有回头钱了,也可以支付一部分费用了。

对此董事长刘秉润说,非常高兴又这么多有水平的球迷讨论5外援政策,我们认为城超联赛是社会办足球,既活跃社会足球也使不少没有城市队的三四线城市有了自己的球队,有了球队水平还要提高,外援多了对提高赛事水平很重要,观赏性也会增加。有人质疑会不会阻碍中国球员的水平?中国球员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职业联赛,城超联赛毕竟是社会足球,所以更看重社会效益、精彩程度和吸引这些城市的球迷。需要指出的是,自2015年启动,城超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赛事,2018年入选中国足协与人民网共同发起的“人民足球”全国最具影响力6大社会赛事之一。随着5外援的实行,联赛会更精彩,2019年就算我们的尝试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