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男篮队长破碎青训梦(上)

北京年轻球迷知道黄频捷的很少了,而北京老球迷提起黄频捷,都说那是北京篮球的骄傲,作为70年代北京和中国男子篮球队队长,黄频捷曾经为中国夺得4枚亚洲金牌!这样的成绩在北京男子篮球界还无第二人。还由于球技和素养都出色,黄频捷还当选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球迷们都不解,球员时代成绩斐然,40岁当教练在北京女篮和中国青年女篮都获得不错成绩的黄频捷为什么从篮坛主流消失了?他曾被篮球界认为是很好的教练人选,但1988年北京篮球队与首钢合作,所有教练球员的人事关系都要转到首钢。观念向来传统的黄频捷此时也表现了特立独行的性格,他认为炼钢的不懂篮球,也不愿意自己的档案从体委搬到企业,于是他与首钢篮球无缘了。加上恰好印度尼西亚一个华人老板希望他去执教,从此也就失去了在国内执教的机会,当时篮协把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一些他的前辈都说:“小黄这步棋走的失策,否则至少20年他都是中国篮坛的重要教练。”是啊,他40岁带领当年降级的北京女篮在广州全运会获得第6,后来执教中国青年女篮培养出李昕等名将。但是,人生没有回头路。
从印尼回来的黄频捷此后就在一些篮球学校担任教练,虽然他也想办一所篮球学校,不过这不是他的强项也只能作罢。几年前他执教华侨大学男篮获得CUBA冠军,再次显示了他执教的才华,不过那时他已经60多岁,这样的年龄已经很难被中职篮的球队聘用了。但黄频捷并不死心,当不了职业队教练还可以做青少年教练。
去年我在山东滨州帮助论证一些体育项目,本来应该两天就回京,但体育局王立民局长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愿意把滨州的体育来个大变化,他希望我介绍一个高水平篮球教练,我说70年代的国家队队长黄频捷可以吗?幸而王局长知道他,说还是他小时候的偶像,于是一拍即合,我也为了等他多逗留一天。第二天黄频捷夫妇风尘仆仆从赶来滨州,看了这里体校的训练场地颇为震惊,说自己在国家体委训练局运动员宿舍住了9年,没想到这个三线城市的训练基地比当时的国家体委训练局都好!王局长陪他看了男孩的训练,他感慨地说,训练问题很大,连跑都不是篮球的步伐,他相信这里的教练很努力,由于没有机会到水平高的地方培训所以有局限性。黄频捷说,启蒙教练决定运动员的一生,他就庆幸自己中学时代就受到北京篮球优秀教练范正涛的言传身教,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队去苏联比赛,赛后苏联记者采访他,问他是怎么训练的,还说从他的技术动作来看是经过美式训练的,黄频捷说自己不知道“美派”,年轻时我的教练就受过美国篮球训练,我是跟他学的。这说明,少年时期的教练更重要。
既然他将受聘担任体校篮球主教练,他一定要帮助改变。王局长惜才开出了相当不错的薪水,他更愿意把自己一生积累的执教经验在滨州开花结果。黄频捷说,我有十足的信心,也要回报王局长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