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钢选材遇瓶颈,另辟蹊径找人才

(2017-06-30 12:11:24)

 

首钢选材遇瓶颈,另辟蹊径找人才

首钢选材遇瓶颈,另辟蹊径找人才

首钢选材遇瓶颈,另辟蹊径找人才

北京首钢篮球起源于北京篮球队,这个成立于1956年的球队已经历经半个世纪。从1956年到首钢接手,到1988年更名首钢前,北京篮球获得了19个全国冠军。首钢接手后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居于强队之列,虽然也历经波折,但2011-2012赛季后至今,男女篮获得了6个冠军,其跨越的幅度非常大。但是首钢俱乐部已经从男篮近两个赛季得出教训,必须发掘人才自己培养人才,仅仅依靠挖人转会难度越来越大。

北京篮球漫长的历史印证了一个篮球的基本规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北京首钢男篮所以大多数时间在国内是强队,就是因为储备了人才。职业化初期,两大中锋单涛、巴特尔以及控卫闵鹿蕾和稍后的焦健、张云松都是国家队的。但自从两大中锋离开和闵鹿蕾、焦健、张云松退役,北京篮球陷入了几年的低谷,惨不忍睹到观众门可罗雀。其实首钢挖掘人才的脚步没有停止,2011-2012赛季首钢夺冠固然与马布里有极大关系,但那一年冒出的翟晓川、朱彦西是首钢着力培育的年轻选手,在这之前把他们送到NBL打比赛得到实战的体会。而在二子星之前,吉喆、王骁辉、方硕也有很大提高。加上后来引进李根、孙悦、张松涛,才形成一度的辉煌。但是随着马布里、莫里斯的状态下降和孙悦的伤病困扰及李根骑马找马的成功,使首钢也尝受到人才断档的苦果。

一般俱乐部最牢靠的是挖掘本地人才,但人们发现北京篮球队基本没有北京人。是北京人不适合打篮球吗?不是!北京人进入国家篮球队的不少,还有黄频捷、宋晓波这样担任国家男女篮队长的核心,但近年来北京家长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们认为职业篮球成才几率太低,如果打不上去学业也荒废了。所以发生不少令人惋惜的现象,明明是不错的苗子家长坚决不同意。而去外地挖人,在稍有苗头的时候当地就注册了。所以首钢俱乐部感到需要与时俱进,既要努力选拔人才,也要打消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那就是既要努力成为优秀球员也要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这个被称之为“雏鹰计划”是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与美国篮球学院开展的长期合作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适龄青少年球员赴美深造。这种方式本身就对家长和学员有很大吸引力,去美国要通过系统的篮球专业培训和文化教育,帮助青少年球员提升篮球技能、拓展国际视野,以 “专业训练融入教育”体教结合的思路,打造全面发展的新型篮球人才。这次通过全国范围的报名选拔以及全方位的评估指标,选出60名优秀的小球员进入“雏鹰训练营”。经过专家评审团队的综合评定,从训练营的营员中拔出15名优秀球员前往美国。

  这种方式在足球界已经有过,基本是个别成功和大多并没成功,但足球不确定因素比篮球多的多,篮球只要有身高这一项就决定了前途的一半,成材率要比足球高不少。这次行动肯定会给首钢送上几个可用之才,而没能打上职业队的,也能在美国受到系统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