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球迷到俱乐部高管(一)

我的公众号有四部分,“体坛风云”、“京味儿茶楼”、“遍游四宇”、“历史沉思”(唯独这个栏目基本停滞,因为中国的历史不需要沉思只需要讴歌,近日有不少人把反对文革和反对体制等同起来并四处告刁状,所以先别招这些粉,公民早晚有沉思的权利)。在“体坛风云”里我写了不少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和比赛点评的文字,也写了不少球迷的文章,因为这也是社会学应该关注的一个群体。
我曾写过“国安老大爷”等三大爷(青年作者张嘉晟也乐此不疲),他们的人生经历很有特色,比他们年龄小些的陈振亭也颇有传奇色彩,那么多球迷,而从球迷最终成为俱乐部高管的肯定是凤毛麟角。
70年代前半期是年轻人看不到前途的年月,那个年代还做过球星梦,由于那是个百无聊赖的年月,很多少年希望成为体育明星,像出生在60年代初的北京运动员郎平、宋晓波、李辉、杨朝晖都是从梦想变为球星的。陈振亭曾经如醉如痴地沉浸在球场的氛围中,足球场是唯一可以聚众喊叫的地方。他想,如果自己也穿上中国队的球衣,为中国四处征战该是多么美啊!文革的学生基本不用温书,陈振亭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磨砺球技上,后来成为学校足球队主力,他对父亲说:“别人的家长都给孩子找关系,我要踢足球,您也要给我找关系。”在他的央求下,父亲托人找了个业余体校教练看看他的球技,教练说,估计没什么希望,因为个子不够,对抗吃亏,干这一行出来太难了。为此陈振亭还哭了一鼻子,说容志行、古广明个子也不高,他爸爸说,不是谁都当得了容志行的。自此,陈振亭甘心做了球迷,不再有野心。
中学毕业,陈振亭做过工人、部门经理,还在酒店行业担任过北京瑞海国际商务酒店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对酒店用品行业的发展有了认识和精到的研究,并被评为“酒店用品十大评选专家”。对此陈振亭说,一个球迷应该有自己的专长,他不认同一些球迷生活还没有保障就做职业球迷。
一个球迷必须忠实一个俱乐部,上世纪末职业联赛火爆,国安如日中天,另一个甲B球队宽利关注的相对较少,他和被大家称为“王拉普钠”的王占军一起聚拢招揽宽利球迷,最多上座率曾经近万。可惜宽利坚持了几年终因实力欠缺降级。最后一场是在广州进行的,降级已定王拉普钠和陈振亭都不禁痛哭,有人拍下照片发表在经济日报主办的《北京足球报》上,记者张宁写下一篇感人的文章,并在照片下注明:别哭,从头再来!
宽利降级,陈振亭又开始组建北京女足的助威团,女足关注的人少,陈振亭积极动员球迷,先农坛体育场周边不少商户的孩子都被召集到球场内,使得赛场气氛相当热烈,成为了当时比较成功的几个赛区之一,陈振亭培养了一批女足球迷,那时女足每场比赛都能引来二千多名观众,也是女足比赛少有的盛况。有次比赛结束,国脚任丽萍把500元奖金交给陈振亭,说:“陈会长,你的啦啦队真给力,请大家吃顿饭吧!”北京女足领队杨俊生也说:“女足这么困难,陈会长能招来这么多球迷真不容易!”让陈振亭欣慰的是,这支球队在杨俊生和谷大泉率领下夺得2005年全运会冠军,在电视机旁看完比赛的陈振亭为此喝了一斤二锅头睡了10个小时。
2005年底北京宏登足球队冲甲成功,这时的宏登队需要更多的球迷支持,做为球迷领袖的陈振亭挺身而出,走上了宏登球迷协会会长的岗位,后来又荣升为副总经理,第一次成功转身从球迷变为俱乐部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