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世界杯如火如荼进行中,与世界杯无缘的中国足球只有球迷参与狂欢。但昔日从“金哨”变“黑哨”的陆俊减刑一年的新闻还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陆俊今年10月将出狱,他将获得久已期盼的自由。
陆俊减刑缘于在狱中受6次表扬,“金哨”陆俊被建议减刑一年。之前司法部燕城监狱以陆俊曾在狱中获得5次表扬,1次单项表扬为由,建议把其刑期减去1年。陆俊的狱友在法庭上为陆俊作证,称陆俊在干活时不怕脏,不怕累。“比如我们卫生组负责的各寝室厕所啊,他都带头干。刷洗便池啊,这些工作都很脏累,他也肯干。”
这与当年威风八面、颐指气使的陆俊大相径庭,牢狱是灾,但也至少让陆俊认识到得志莫猖狂,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是个警示,只是代价太大了。
自从陆俊被警方带走,各种舆论把蓄之已久的对陆俊不满的怨气发泄出来。谁都知道陆俊不好惹,他通过哨子敛钱已是公开的秘密,一家报纸披露了内情,陆俊知道取证很难(当事人又明确表示不愿出庭,并躲了起来),便不顾圈内人的劝告执意打官司。他居然胜了,而且获得数额不菲的赔偿。那家媒体的老总在输掉官司后意味深长地叹息:“贼把抓贼的告赢了!”
对足坛黑风的监督从此几乎绝迹。黑哨连同他们的后台甚嚣尘上,把中国足球一步步推向深渊。
2010年掀起的足坛扫黑风暴大快人心,但此时人们也忽略了一个真实的现象,就是无论陆俊还是他身后的足坛管理者其实是很懂业务的,而且每个人都有一部励志史。
应该说,培养出一个陆俊不容易,陆俊195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的家里,他在家庭和学校受到的都是传统教育,职业联赛初期曾经有电视拍过陆俊的一家,给人的印象是父辈规规矩矩,妻子很支持他的工作。
陆俊读小学和中学时就热爱足球运动,1978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后专攻足球专业,这里不是培养球星而是体育师资的地方,他很早就把自己定位在足球裁判领域。他从三级足球裁判做起,先在学院内给各个班级的比赛做裁判,有时骑自行车或公交车到市内给业余基层比赛中执法练哨,那时基本没有报酬,他完全是凭着对足球的爱好奉献着锻炼着。有一位退休的少年宫老师李民生30多年前在崇文区组织业余比赛,他记得陆俊大老远的骑车赶来做裁判,赛后很负责任地给这些业余足球爱好者讲技术,他平易近人,一点不像后来高高在上的黑哨老大。
陆俊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学做体育老师,他求学的北京体育学院被称为体育界的黄埔军校里,他还是有很多人脉关系的,昔日同学张健强、蔚少辉都会给他做铺垫,给他很多机会,陆俊在他们的举荐下很快成为国际裁判。凭着自己的努力与悟性,陆俊成为国内裁判的佼佼者。他判罚果断、误判少、节奏掌握得好,以致成为中国足坛连续5年的“金哨”,两度当选亚足联颁发的年度最佳裁判。陆俊在中国足球顶级赛事中担任主裁判的场次超过200场。最风光的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陆俊能去韩国主哨了墨西哥队对克罗地亚队、波兰队对美国队两场分组赛。作为中国顶尖级裁判,他与国际高手比还是有差距的,但陆俊能主哨两场世界杯正赛已经是中国裁判至今难以企及的记录了。
人们普遍认可陆俊的裁判水准,但他的口碑并不好。不少俱乐部都怕他,因为他会使用谋略让俱乐部就范。而俱乐部自身的责任也不小,他们为了谋得自身利益竞相向裁判员行贿,手段越来越隐蔽,让裁判也越来越放心,从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陆俊。陆俊后来也明白了,他检讨自己从“金哨”变“黑哨”有个人原因也有“体制原因”。他说:“我去国际上吹比赛,没遇到过被收买的事。为什么回到国内,吹完比赛就发生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还有一个氛围的问题,确实需要有一个监管机制。”
由于陆俊技艺高超,常能操控比赛。直到他被带走前去一位新任足协官员处,陆俊预感到要出问题,半是交代半是想行业内处理,与这位官员聊天,这位新任官员为了解裁判圈过去的不正之风,问起裁判如何吹偏哨,陆俊还有些得意地说,裁判吹这种哨不用太明显,只要把节奏打乱就可以了。可见陆俊连吹黑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所以足坛打黑英雄陈培德在2002年反黑失败后针砭了足球界很多不正常的现象,他说裁判界有的黑哨还被足协立为标杆性人物,“中国的所谓金哨,就是镀了金的黑哨!”人们都知道所指的就是陆俊。
而陆俊不仅自己黑,还极力为黑哨这个群体充当代言人。他扛起恶人先告状的大旗,他多次对媒体揭露的文章冷嘲热讽甚至挑衅,但最终倒在了扫黑风暴中。
陆俊的“黑哨”已经成为铁案,这个耻辱的帽子将与他裁判生涯的亮点共存。我们不能因为他一些场次吹黑哨而否定他的全部执法经历,也不能否定他在这个行业里的才华。只是险恶的大环境对人的腐蚀作用太强大了,使陆俊从一个一心钻研业务热爱裁判工作的人成为老虎屁股摸不得和大有操纵裁判行业的“黑哨”大哥。陆俊的演变已经成为裁判界的典型案例,他的经历警示这个行业,做裁判个人的品德非常重要,而有监督他们的机制比人品更加重要!
在近日的法庭上,陆俊陈述了自己的基本情况,至于未来出狱后的生活问题,陆俊表示自己的家人都有工作,生活不会有困难。这大家都知道,陆俊早已开始经商,而且有足够的积累,他会比一般人过得好。但对于好强又尚未进入老年的陆俊,他不会安于无所事事,尤其不愿完全离开他热爱的足球。他早已过了裁判的执法年龄,凭他的经历在电视里点评中超会吸引眼球,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电视台,说不准会有让他出来的,一方面他内行,另一方面出狱后的陆俊是个热点,只是这算不算违规。终生不得从事与足球有关的工作包括不包括点评足球?他也可以给裁判讲课,但估计任何一级足球管理机构都不敢出这个头。其实他写一部回忆录是最好的,他可以把自己的裁判生涯乃至这个圈子的腐蚀性以及狱中成功的改造写出来,不仅很有意义而且能卖个好价钱。
(本文是给华奥星空所写的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