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北京女篮太不容易了,在上海客场战强敌能够取胜,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从实力来讲,北京并不占优,首先年龄大是个软肋,张帆、张琳、孙晓雨都快30或30多岁了;其次打球的人少,满打满算也就七八个人,老的老、小的小。所以在全运会上一败涂地,许利民当时训斥球员:“没让你们赢,但要让你们拼!”那时人们觉得,取得过2011-2012赛季冠军的北京女篮已经江河日下了。
但我们要说,许利民是个好教练。他对队伍进行了整合,首先引进了世界级女篮中锋坎贝奇,坎虎妞的实力就不用说了,定海神针级别的。我佩服许利民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一流的中锋敢用也敢于管理敢于替换,虎妞作为大女孩儿有些任性,有次还跟许利民争两句,许利民当即换下,而且放言“我能让你下也能让你走”,让虎妞不再和教练顶嘴。今天第三节如此交织,虎妞4次犯规,如果下去有可能一蹶不振,但许利民选择了让虎妞休息接近一节,从而保证了第三节充沛的体力。换个面瓜教练断然不敢。
北京女篮的邵婷是个新发现,没有她进不了决赛。她在北师大读研二,因为研一时就把这一年的课程修完了,所以她能够加盟北京队,她还是上海人,北京欢迎你,北京还应感谢你,留在北京吧!张帆爆发了,前2场饱受怀疑,甚至有人怀疑她的能力,她今天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还有张琳、孙晓雨克服伤病一直坚持到今天,周宏华的充沛体力与最后时刻3分都让人印象深刻!
上海女篮也值得尊敬,京沪的精彩对决让观众看得过瘾。
北京女篮条件并不突出却3年联赛两次进决赛,一次半决赛,头功非许利民莫属,难道不是吗?
附 :许利民夺魁记
(摘自我即将出版的《当代北京篮球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回首北京女篮的历史,充满了心酸和坎坷。从1995年开始,中国女篮联赛尝试改革,为了适应现代体育发展,实行主客场赛制。由于北京部队、广州部队女篮解散,北京女篮幸运地搭上了末班车,获得了参加甲级联赛的资格。虽然没有大红大紫的表现,但以保级为目标的北京女篮,在赛季结束时夺得第五名的不错成绩。在此后的几年里,北京队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除在1996年和2000年取得第四名外,联赛成绩多在五到八名之间徘徊,始终与前三无缘。1999年北京首钢女篮首次尝试引进外援增加球队实力,先后将两名韩国球员钱周媛和金英玉招入麾下。但由于国内球员实力有限,联赛排名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提升,赛季结束后依然停留在第五名。2002-2003WCBA联赛,北京女篮首次引入美国WNBA外援,但也没有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仅仅收获第七名。接连来的几年,虽然在联赛中打出了朝气和自身水平,但依然在联赛中难有作为,除2008-2009赛季获得季军外,其余赛季还是稳定地停留在五到八名。
许利民立志卧薪尝胆
北京队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加之没有像苗立杰、陈楠那样能力超群的核心球员,多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夺冠无望、保级无忧。在先后经历了孙瑞云、何军两位主教练几上几下后,北京女篮在2005-2006赛季迎来了许利民。2005年5月20日,许利民正式成为了北京女篮的主教练。与此同时,为了避嫌,许利民的妻子——原北京女篮主教练何军交出了北京队主教练的帅印,一门心思地执教起北京女篮青年队。
作为原北京首钢男篮主力队员的许利民,打球时就以顽强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而著称。他的到来,给年轻的北京女篮的姑娘们注入了活力。球队的风格更加硬朗,战斗力明显提升!虽然在其执教的最初两个赛季,球队成绩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过六连败的糟糕战绩,他也萌生过辞职的念头,但正是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对篮球的无限热爱,使他最终坚持了下来。在没有强力外援加盟、没有一流国内球员依仗、没有出色内线的“三无”不利条件下,硬是通过高强度的防守、灵活多变的打法及快速的移动,使得一群默默无闻的小队员逐渐打出了信心。前四个赛季成绩稳步提升,从中游位置的第八名慢慢攀升到第三的位置,使得其他球队在与北京队交手时,再也不敢掉以轻心。
……
2012年2月21日,总决赛第三场浙江队继续坐镇主场,她们已到了悬崖边缘,再也没有退路。当时有传闻说北京队想在自己的主场捧杯,因而对待本场比赛不会拼尽全力。但北京队知道自己并没有想赢就赢的优势,如果把对方士气提起来,翻盘的可能性也不小。这场比赛似乎是上一场的翻版,前三节浙江队同样占据上风,一度领先北京队13分。但北京队仍旧在第四节上演了绝地大反击,在张瑜、张帆、尼克、孙晓雨、金英玉接连得分后,北京队将比分反超!最终依靠稳定的罚球,北京队将胜利保持到了最后,以89:84战胜浙江,3:0干净利索地横扫对手,夺得首个WCBA总冠军,同时也是时隔31年后再次登上全国女篮的最高领奖台!
辛苦了,北京女篮姑娘们
31年,多么漫长。北京女篮从国内数一数二的劲旅、多次全国冠军的获得者,成为再也没有进入过决赛的二流球队,足以让北京篮球界焦虑。她们不是没有努力,而是过去相对先进的培育人才的机制变得落后了。
但是,北京女篮并没有放弃追求,哪怕距离冠军很远的时候,也在苦苦追赶。经过近三分之一的世纪终于修成正果。
要感谢许利民的不懈努力、严格治军、锐意改革,终于把一个曾经人见人欺的球队改造为冠军球队。夺冠那一刻,许利民和队员们庆贺后与妻子何军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他最想感谢的就是自己的家人:“我今天的成功,都是因为我妻子在背后的奉献。如今北京队夺冠的这批球员里,基本都是何军当教练时带出来的,可以说我们对队员的了解、我们这种合作方式,胜过了一切组合。”多年来他为北京篮球失去了很多天伦之乐,而今天的报偿却是那么丰硕。一个教练一生一世也许都追求不到这个荣誉,许利民知足了却不会满足。那些天,女篮姑娘们成了城市英雄,多少媒体以往很少关注他们,此时都感到以往冷落的愧疚。许利民早上开车去带队训练,听到北京体育广播在述说女篮的事迹,他自称:“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哗地一下流下来,眼前一片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