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让徐根宝慨叹此生看不到翻身

标签:
杂谈 |
“努把力路子走对了,也要20年!”
中国职业联赛委员会前天在千岛湖召开中超各俱乐部老总会议,今天又在上海开始进行中甲各俱乐部老总会议,地点设在徐根宝的上海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我是第一次来,真为这个基地感到惊异。不仅训练条件好、住宿好、伙食好,空气也好。由于位处崇明岛,远离喧嚣的闹市,让我们恨不能多吸一些这里的纯净气息。
之所以把会议设立在根宝基地,不外这几个原因:目前徐根宝率领的上海特莱仕队冲超已成定局;徐根宝的影响力不仅在中甲无人可比,在中超也是顶级的;更重要的是徐根宝作为国字号教练,为青少年培训趟出一条成功之路……
各中甲俱乐部的老总确实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这里的。
徐根宝当然是会议的中心人物,大家围着他提问、合影,他有问必答。问到国足0:8遭屠戮,他不太爱讲,但还是沉重地说:“本来实力就与巴西天壤之别,准备工作这样差,精神状态又不好,怎么能不惨败?”他有些伤感地说:“中国足球能在世界杯上有点摸样,我看要30年,使劲努把力路子走对了,也要20年,我是看不到了,在座的年轻同志可以看到,那时候你们都是老人了……”不过大家都说徐指导身体这样好,应该能看到那一天!
人经受挫折不能消沉
由于各俱乐部的总经理都比较年轻,他们很想抓紧时间从徐根宝那里取得真经,徐根宝好像一个老教授,给每一个晚辈用精炼的语言解答。北京八喜俱乐部副总经理尹凡心事重重地说:“徐指导,目前您的球队排第一,我们第末,您说我们今年为什么这么背啊?”徐根宝并不客套,他如实说:“北京八喜危险了,还有6轮,不能放弃!从前两年看,我感到八喜实力本来不该降级,中甲和中超一样,外援必须招好,如果把外援当内援使用,球队成绩肯定好不了,我看你们的外援确实不顶劲。回去告诉郭维维,我58岁才搞青少年基地,他还不到50,不要灰心,真的降了级,明年再打回来!人别怕挫折,我的挫折还少吗?”徐根宝说到这里,尹凡的眼睛都湿润了,因为北京八喜已经到了悬崖边上。
徐根宝确实是一个经历挫折不低头的教练。1992年初,兵败吉隆坡后他遭受了执教生涯中最沉重的打击,从这一天他威信一落千丈。徐根宝为人一向有股舍我其谁的勇气,这一次连他本人也不得不暂时低头。舆论开始和他算总帐,那一年春节他过得很凄凉,连年夜饭都没吃,脑子里总是闪现那一幕幕可怕的情景,很多人都说他那一段有点精神消沉。那黑色9分钟不知折磨了他多少个白天和夜晚。鉴于球迷对中国教练失去了信任,中国足协不得不在匆忙之中引进洋教练,而徐根宝这位竞选出来的主教练“执政”太短,让他当施老头的助手既保持了队伍的连续性,又能让徐根宝不致闲职。徐根宝已不是10年前的徐根宝了,让当过国字号主教练的人去当新国家队的助手有点屈尊,但为了东山再起,他仍要珍视这个机会。施大爷刚来中国被奉若神明,徐根宝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只是个辅佐的角色,他没有任何超越权限之处,但老纳失败他也跟着陪绑,一些观众在看台集体喊出"徐根宝下台"的口号,弄得他颇为尴尬。如果在传统的体制下,他这样的教练也就销声匿迹了,但他赶上了好时光,赶上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职业化环境。他又离开了足球的中央大本营而到地方,这在传统观念在当时看来是个掉价的举动。其实,任何一个足球强国的国家队教练首先是一个俱乐部的教练,徐根宝悟出这必将是中国足球教练之路。徐根宝到了上海,但甲A教练这碗饭不是那么好吃的,他94年率申花队战绩并未超过前任王后军,尤其在主场以1∶6大败广州使上海球迷喊出:“徐根宝下台!徐根宝滚回去!”秋雨打在他的脸上,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看着自己的队员如一个个落汤鸡退下场来,他的确感到难堪,他后来教训队员便以此为例:“你们要想给自己留面子先要给教练留面子!”在中国足坛闯练多年的徐根宝知道,上海之所以30多年没拿过甲级联赛冠军,是由于上海球队虽然讲究技术和意识,但缺少硬朗的战斗力,他要改造上海球员的体质和性格,于是他把队员们都汇拢在他"抢逼围"的大旗下。而他挑选的球员范志毅、谢晖、成耀东、吴承瑛等都有着不亚于北方球员的素质,加之稳健朴实的格鲁吉亚人高佳等外援,使上海队充满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并夺回了上海已久违33年的甲级冠军。与几年前失去国家队教练的窘境相比,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徐根宝用了三年多的时间重新成为足坛风云人物,也成了上海家喻户晓的明星。足球场的沧桑变幻使徐根宝感到足球的玄妙,以至他习惯在比赛中穿同一种鞋、住他自己给队里指定的宾馆、争球队着衣的颜色。足球场的大起大落、喜怒哀乐,也使徐根宝禁得住万炮齐轰和万众欢呼,他进入宠辱不惊的境界。徐根宝在申花3年,他使一个年轻球队在三年内连获3、1、2名,其成绩足够今天的申花汗颜了。他已是许多队求之不得的人物,他去一个新的球队做新的尝试无疑更富挑战意义,尤其去一个年轻的甚至都不是甲A的球队,更能证实他的价值。于是,他选择了广州松日,在松日再次取得成功。接着去大连万达,又一次率队获得甲A冠军。
只有脚踏实地,从孩子们做起
徐根宝在中国足坛无疑是成功的,但他依然有遗憾,首先是虽然通过竞选成为国家队教练,但因国奥队失败没能带国家队征战世界杯出线权,他自己说,这就是命,老天爷让你命中注定,谁也难以违抗,他觉得,中国足球最需要的是培养青少年,他这个中国屈指可数的名教练又选择了扎根基层,不仅自己当教练,还要自己把俱乐部经营起来。
根宝领着我们看基地的设施,他都感慨地说:“整整12年了,坚持到现在并不容易。”
快69岁的徐根宝说到培养出张琳芃这样的国脚和一批征战职业联赛的球员,说到2009年他率领上海的年轻球员夺取全运会冠军,又说到自己两次痛失冲超机会。那几年他的东亚队面对资本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球队广州恒大、大连阿尔滨和广州富力,确实力不从心,他坦言自己并不想走那条路,如果大家都想着买球员而不去培养球员,人才会更加匮乏。2011年中甲联赛,东亚更以第9名这个四年中最差的成绩早早退出冲超行列。他坚持培养人才不动摇,终于在今天遥遥领先各中甲球队,明年徐大帅将再次回到最高级别的联赛,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球员都是他从小带到大,而且打造了不亚于任何大亨们的训练基地。他还给大家透底,他在上海范围内又选拔了一批好苗子,梯队分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三个年龄段,加起来总共有100人!
尽管徐根宝看上去还像精力充沛的中年人,但毕竟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他说中国的足球人目睹今天的状况,心里都很难过,自己虽然很急,但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从孩子们做起。自己心甘情愿地做好铺路石,燃尽自己,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