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50年代的广播是北京老百姓最亲密的朋友,那时候收音机很稀少,一般家庭买不起,一种矿石收音机在市民尤其是学生中悄然兴起,经常会看到一些成年人和青少年在津津有味地听矿石收音机。那时候电费是市民很在意的,而矿石收音机不用电!这在当时也是一大优点。
家住崇文区、出身在工人家庭的陈金贵从上小学就迷恋上收音机,那是因为同班同学张仁贵的父亲是资本家,家里有台日本收音机,有次他去张仁贵家玩儿,张仁贵打开收音机听起了连阔茹的《东汉演义》,说的非常传神。后来他老和张仁贵在一起,就是为了放学能到张仁贵家听。由于家里比较挤,张仁贵的母亲把收音机放在家门口,他们坐在院子里听。为了能更多地听,他就找上家里有收音机的同学,向他们推荐有什么好节目,然后一起听。但总归不自由,他幻想以后有了工作一定先买收音机。进了初中,有的同学尝试着装矿石收音机,几块钱就可以装一台,于是他把每天吃早点的一毛钱剩下了,饿了一个月早上,攒下的钱够买零件了。他到花市新华书店里花两毛钱买了一本如何自装矿石收音机的书,他又跑到五金交电商店买了一个成品矿石机,里面密封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天然矿石(闪锌矿或者自然铜),外面有个小小的手柄连着一根细细的铜丝。可矿石收音机需要的线圈让陈金贵犯了难,因为需要5毛9分,他为矿石收音机已经荡尽了所有的积蓄,到哪里去要5毛9呢。为此他整整等了半年,从夏天直到春节,爷爷和姥爷各给了他5毛压岁钱,等春节刚过,他一遛烟儿地跑到崇文门无线电器材商店很少,买下闪着亮光的线圈。
陈金贵装好后捏着那个手柄不停地仔细调节那根铜丝,他的心也砰砰地跳动,突然出来了声音,陈金贵高兴地跳起来,不由高喊:“我有收音机啦!”此次陈金贵再也不用到同学家了,他用这个矿石收音机听“小喇叭”,听“东汉演义”。陈金贵还不满足,又参加了少年之家的无线电学习班,他的矿石收音机不断地升级。陈金贵11岁那年,班主任在班里宣布:“今年5月7日,是波波夫发明无线电60周年纪念日,周恩来总理还观看了孩子们做的矿石收音机。咱们班的陈金贵等同学也都学会了自己安装矿石收音机。根据国务院在全国将一次建立1万个收音机站的指示,咱们学校和咱们班要开展普及无线电技术学习,提倡发明创造。”
陈金贵回忆,那时候不少少年都因为安装矿石收音机成为无线电爱好者。陈金贵后来进了工厂,他心灵手巧,搞了多项发明创造,他特别感谢这段经历。陈金贵说,北京城50年代有矿石收音机的青少年少说也有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