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砚秋的《锁麟囊》与他一样命运多舛

(2011-05-16 10:07:08)
标签:

杂谈

 

程砚秋的《锁麟囊》与他一样命运多舛程砚秋的《锁麟囊》与他一样命运多舛程砚秋的《锁麟囊》与他一样命运多舛

程砚秋的《锁麟囊》与他一样命运多舛程砚秋的《锁麟囊》与他一样命运多舛程砚秋的《锁麟囊》与他一样命运多舛

胡金兆先生在《百家讲坛》

胡金兆老先生真可谓京剧活字典,77岁高龄谈起京剧口若悬河,他说:“民国时代‘四大名旦’都以编演新戏有新的艺术创造号召。可是接替1924年罗瘿公逝世后为程编剧的金仲荪先生,在《荒山泪》之后,因年高又忙于中华戏曲学校的领导管理,无暇再为程编剧,而梅、尚、荀以及马连良等皆有专职编剧,以新剧新创造号召,促使京剧艺术迅猛发展。而程只在1937年请荀慧生的编剧陈墨香先生编写了一出京昆杂糅、与俞振飞等合演的《费宫人》,实难比他十几年前新剧接踵的盛况。”

我说:“对于一个大艺术家陷入低谷是很痛苦的事情。”

胡金兆老先生说:“程砚秋知道,问题出在剧本上,程砚秋努力寻找新的编剧。他看中了才华横溢、时还年轻的的大剧作家翁偶虹。请翁先试写了两剧,水平不错,却仍是悲剧。这些年程砚秋的悲剧作品偏多已成风格,而程却不甘心局限于此,想改变一下。1939年北方发大水,程想排一个以洪水为背景、互助救人、有一定喜剧色彩的新作。他自己寻找到一条简短的赠囊史料,就商于翁,请他成剧,并要求唱词不必拘泥于京剧传统的‘二二三、三三四’格式,可以写长短句,‘您写的词越新颖,我就越能出好腔。’二人一拍即合,翁偶虹写的《锁麟囊》剧本很快交稿,程非常满意。剧情是登州富女薛湘灵携贮满珠宝的锁麟囊出嫁,中途遇雨在春秋亭暂避,偶遇贫女赵守贞简陋的花轿,薛把锁麟囊赠给赵,二人没有见面也没留姓名。后登州发大水,薛只身流落到莱州沦为女佣,主人恰是当年受赠锁麟囊的赵守贞,经过审慎盘查后确认‘薛妈’就是赠囊助他们夫妻发家而遍寻无着的恩人,感恩报答自在必然中。剧情跌宕起伏,很有人情味;唱词写得很精美。可是程砚秋却一反过去有新剧本就迅速排练登台的惯例,而是精心进行艺术构思,首先是唱腔。他经常一个人漫步于那时游人稀少的什刹海后海,在芦苇微摇、飞鸟掠水、秋虫哼鸣的寂静中低吟他设计推敲的新腔;晚上则常到恩师王瑶卿先生家,师徒一起琢磨到深夜才归。这样的个人音乐创作竟达半年以上,《锁麟囊》中“春秋亭”的【二六、西皮流水】,“朱楼寻球”的【二黄慢板转三眼】,“三把椅”的【西皮原版】,“团圆”的【二六、哭头】等极妙佳腔,百听不厌、美不胜收,都是他这么创造出来的;甚至在最后一场的一个奇异新颖的【哭头】,竟然是他吸收了美国音乐影片《凤求凰》中著名花腔女高音麦克唐纳的歌唱旋律翻新成极具新意的京剧唱腔。”

胡金兆说到此仿佛也和当年的程砚秋一样兴奋:“经过半年多的构思,《锁麟囊》的唱腔、表演、舞台面貌,程砚秋都胸有成竹。1940年5月3日,他36岁时首演此剧于上海黄金大戏院。《锁麟囊》不过落地排练了三次,即与观众见面,却具有极高水平,引起上海极大轰动,一个演出期演了10场,观众仍不满足,再演了10场,演出期限完成后,他应各界要求,又以连演5场《锁麟囊》,向上海观众告别致谢。一出新戏在一个演出合同期内,竟然先后演出25场的热烈盛况,这在京剧演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自此程砚秋到外地演出,最后一连5场《锁麟囊》告别,也成了他的惯例。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剧,解放后被一批极左评论家批判为美化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复辟封建主义,今天看起来的确荒唐之极,但当时让程砚秋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英年早逝也与这件事休戚相关。”

201152213:30胡金兆老先生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将讲座“程砚秋与《锁麟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