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足球从辉煌到衰落之五

(2008-07-22 10:27:55)
标签:

杂谈

引进人才不如流失人才,这格局怎能脱颖而出?

         ――北京足球从辉煌到衰落之五

 

北京足球从辉煌到衰落之五

 三杆洋枪是国安外援史上最成功的

 

北京足球从辉煌到衰落之五

   邓乐军是很适合国安打法的球员,离开后 不久便选择退役。  莱茵独语摄
 
 
   二高走后,尽管北京国安陷入危机,但引援也有收获。李红军、徐阳、于光、王少磊分别从延边、八一、大连铁路、河南队加盟国安,姚健也从八一队回归。但总体并不能弥补二高走后的影响。但国安这一年运气比较好,冈波斯、卡西亚诺、安德雷斯及时赶到,使国安又重新回到三甲,并在1997年使北京国安蝉联足协杯冠军,为始终得不到职业联赛冠军作了一定补偿。尤其这一年在主场以9:1大胜上海申花,其水银泻地般的进攻成为国安的经典战役(但国安至今从未问鼎,从职业化战绩来说,要落后于已经两度夺冠的申花)。1998年,北京国安再得第三,但随着谢峰、曹限东、邓乐军、符宾等球员的先后转会,杨晨、周宁的出国,金志扬上调国家队,而选新外援不力,他们再一次冒险,把三位外援炒掉, 2000年的罗曼(国安自己说是化了130万美元买的)、阿玛亚这两个水货外援终于让国安饱受降级的恐慌。再到后来经历了400万美元买外援的“故事”与几位“很有天赋”的十八、九岁的哥伦比亚少年的匆匆亮相又走人,其后果是国安经历数年的狼狈不堪。几年来的职业化进程告诉我们,人才的流动是应该的,但引进人才必须要与流失人才达到平衡才能保持强者的地位。进入21世纪,北京的足球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虽然嘴上永远不离“争第一”,但是没有“争第一”的手段。其实北京国安本来并非没有机会,新生代球员徐云龙、陶伟、杨璞、邵佳一、高雷雷、商毅等已经成长起来,之后的杨昊、路姜等也有较好的势头,但由于在引进内援外援方面都不成功,2000年和2001年成为北京国安急剧衰落的两年,2000年他们请来了北京足球历史上的第一位外籍主教练--南斯拉夫人乔利奇,尽管言之凿凿的表示要使国安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中国最好的球队,但他上任连输3场,从而永远失去了在中国执教的机会。国安先是经历保级的恐惧,幸而刚刚摘下的高大前锋王涛扭转了局势,后来虽无降级之虞,也非常难堪地获得第8。好在2002年国安重振雄风,南斯拉夫教练彼德洛维奇对队伍进行了一系列改造确立了“稳固防守、力拼中场、快速反击”的主导思想;进攻中讲求整体,讲究配合。前锋线上徐云龙和卡西亚诺的冲击,再加上中场邵佳一的指挥调度,后场巴辛和小李明的准确长传,源源不断的给前锋和前卫输送炮弹,国安一跃成为2002赛季甲A联赛进攻最为犀利的球队,进球数位列各队之首,国安在联赛最后阶段有夺冠希望,可惜倒数第二轮在客场以1:2败给大连,第二次在最后阶段痛失冠军,获得第三。这个赛季的成绩上升与后防线引进外籍球员巴辛和山东籍球员李明有很大关系,但是和国安主动放弃三杆洋枪一样,2003年国安与二位后防大将谈判再次破裂。国内教练中的佼佼者沈祥福接替了老彼德,由于外援不理想,2003年6轮赛罢,人们似乎又见到两三年前的国安。仅仅输球或主场平局也没有什么,让人悲哀的是北京现代在相对弱于自己的对手面前根本没有强者的风范,以往流畅的配合与快速的反击不见了,国安历来在投入上患得患失,实际上走着与发达俱乐部背道而驰的路,尽管2003年有了1•18亿的冠名收入,依然是捧着金饭碗变成了泥饭碗。之后北京国安依然是高不成、低不就,2005年经历了伊里奇的弃用风波,这位锋线杀手在2005年成为射手王,一个赛季打进21球,这不仅打破国安射手记录,也打破历届联赛个人最高进球纪录。但是2006年谈判艰难,其实最终金额差距并不大,一向在球员面前不让步的国安放弃了耶里奇,其结果是马上进入进球荒,耶里奇在厦门也陷入困境,这个结局不是双赢而是双输。双输是北京国安运作转会上的惯性结局。高峰走后,永远失去了在北京的人气,从此再也没有达到过95年的声望;三杆洋枪走后,或离去或漂泊;杨晨走后,名声大跌;邓乐军走后不久在鲁能匆匆退役。但俱乐部唯一得到的是:十多年拿不上冠军。 (本文摘自我即将出版的《当代北京体育史话》一书,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