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减背景下的中考复习,这种题该怎样处理?

(2022-04-09 12:43:30)
分类: 中考复习
      初中物理板块知识的关联性不大,所有的知识都要复习到,这就导致了复习中课时不足的问题。虽然知识关联 不大,但学科能力却是始终贯穿的,无论是力、热、光、电,都离不开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在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兼顾基础和拔高,教学难度很大,比如,以往中考以及模拟中出现过的题,要不在  一轮复习中讲?如果讲,课时不够,不讲练习册中出现,又该怎样处理?讲了,很少学生会,不讲学生会质疑。
     比如下面的题,我在整理答案时,借鉴了五位教师的解题思路,用了进半天的时间。不同老师的解答并非完全相同,单看一位教师的思路都能获解,然而,给学生讲题并非给出答案,而是解题的思维。“考过的题不能再考”“在原有的题上变化可能已经违背了出题人的初衷”。最近就遇到外地教研员问询去年模拟卷中的一题的某选项引发争议的问题,题的原型是2013年的中考题,变化之后出现了选项不能解的问题。
      所以,在一线教学的老师挺难的。“双减”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通知》这些上位的文件接触不到,命题人也不见得完全消化。“考试是最好的教学指挥棒”,那么以往的模拟、中考题还是值得研究的。

双减背景下的中考复习,这种题该怎样处理?

双减背景下的中考复习,这种题该怎样处理?

双减背景下的中考复习,这种题该怎样处理?

双减背景下的中考复习,这种题该怎样处理?

 总结:浮力和压强综合题,由于解决压强(两个公式)和浮力(四个公式)的大小都涉及到多途径多方法,二者结合就有优选方法的问题。另外同样是V,可以用S容器h表示,也可以用S物体h表示,选择哪个还要看问题,以简化过程。本题中因为有气体压强又增加了复杂程度,此类题老师需要认真梳理一个,也相当于熟悉浮力压强的解题路径,寻找通用解题方法,理解试题。

  这是区分优、良好学生的能力性考题,如果利用课时讲,受益面还是小了些。用文本、视频发布或许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以下是某网上给出的D选项的选择的方法,不妨比较一下,了解方法选择的重要性。

 

双减背景下的中考复习,这种题该怎样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