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要重新审视“教”与“学”
(2020-03-21 17:37:58)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学时间一再延迟,为了把学生的学习损失降到最低,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应急措施,不得已采取线上教学。
我们深深地意识到,线上教学不同于以往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在老师与学生不接触的情况下,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极大地挑战。
那么,面对线上教学有哪些变化呢?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学习环境”变了,意味着自立能力的培养
实施线上教学,学生的学习场域发生了改变:从学校的专门学习环境转换到居家的生活环境,从学校的集体学习环境转变为居家的个体学习环境,从学校中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转化成个体自主学习环境……这些学习环境的变化,使得线上教学出现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线上教学是在开放的虚拟网络空间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均需通过网络和终端设备中介才能发生间接联系。终端设备以视窗的形式呈现和交换信息,这种接触只能是平面、局部和单向的。如果需要双向互动,往往需要另开一个视窗,或不断进行界面切换,或只能进行一对一互动。
其次,线上教学是在直播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基本看不到学生的反应,交流互动比较困难,大多数时候只能自顾自地讲解,或者进行经验性调整。
第三,学生分布在差异极大的环境中,无法排除外界干扰,没有被关注和关照的感觉,也难以感受共同学习的气氛,极易产生倦怠感与孤独感。
面对上述问题,我想,一是,借助家长的力量,让他们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做好陪伴、呵护和要求工作;二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时间的确不能过长)。这样,教师决不能像往常课堂教学那样泛泛地讲解,要提炼教学重点内容,估计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点拨;三是,最好是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预习,真正上课的时候,就是针对预习结果的反馈和交流。这样的反馈交流也实现不了面向全体,所以,教师要心中有数,每次都要从不同层次学生中挑选一部分学生交流,尤其要关注那些中下等的学生。这样组织教学,不但能够将线上教学的弊端降到最低,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二、“组织方式”变了,意味着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居家学习不同于教师在教室面对面的组织教学,较难做到步调一致和步伐整齐,线上教学是单向性的讲授,难以实现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对话、生生交流,遑论课堂上的互动和生成。在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下,使得教师不得不将传统学校教学情境一分为三,分成了“教师教”、“学生学”和“师生互动”三个独立环节。因此,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组织教学:
(1)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
因为线上教学失去了往常课堂教学中随时互动的机会。所以,教师尽量要设计问题,呈现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即遵循教师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评价讨论交流→课下自我完善这样一个流程。
上述已经说了,因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师决不可以像以往在校上课那样面面俱到,必须有对教学内容整体的把控能力。有对教材进行重构、精简、压缩等能力。挖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减少课堂的容量,以设计精要的问题作为驱动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尝试运用网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按着我们往常上课,总是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便交流与合作,线上教学就很难实现面对面地合作交流。我想,也可以将班级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网络平台上单独建立小组群,线上教学之前下达学习任务,让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内的成员做好充分地预习,这样,尽可能地实现面向全体,最大限度地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
(3)推送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是从网上选择好的免费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但切记,推送优质学习资源也不是盲目地让学生就是去观看,而是提前必须设计明了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有明确地指向性。
三、“教学关系”变了,意味着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与学校教学环境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相比,学生居家学习从学校的教师主导下学生学习活动转向了学生个体主导的学习活动。在学校教学环境下,教师在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中具有直接的更强的主导性,而在家庭环境下开展的学生居家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了,所以,教师必须研究适宜学生居家学习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多关心、多鼓励。尤其是许多家长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教师不要以高高在上自居,尽量不要批评,否则,他们会在家长面前失去“面子”,从而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要以朋友的口吻与他们交流,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可以尝试由原来在课堂上单一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多维的“师生”关系,这样,家长就会成为你教学强有力的助手。一旦这种关系建立起来,就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了,我们的收获也一定会是“多维”的。
四、“管理方式”变了,意味着管理策略的转变
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居家学习的硬约束有所降低,学校教学环境下教师直接通过作业、测试、评价等方式控制教学过程的作用降低了;学校教学环境下,通过班干部、科代表、学习小组长组织学生学习的条件丧失了……由此,教师必须研究管理、指导学生居家学习的新方式。这里我们还是要提醒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家长的作用。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很多家长都要陪伴自己的孩子进行网上学习。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在网上教学之前致家长一封信,对家长提出一些要求,主旨是把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转移给家长对学生的管理。但必须告诫家长,这种管理绝不是强制,或者是“棍棒”,而是引导家长学会陪伴、倾听和帮助,与孩子一起学习,帮助孩子解决技术使用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哲学告诉我们,事情具有两面性,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原来不十分好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变得亲密了,可谓一举两得甚至多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部分孩子不能够保证家长陪伴,集中表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和“上班族”家庭。有位老师的经验值得借鉴。即安排一部分学生与这类学生组成“互助组”,课后通过视频等方式帮助和督促这些学生学习。
五、“技术方式”变了,意味着信息手段使用的更高要求
在学校教学环境下,教师们也在大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甚至运用人工智能手段组织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或虚拟模拟教学等,可是,这些技术毕竟还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但在学生居家学习环境下,网络技术成了支撑学生居家学习的“硬技术”,教师指导、引导、干预学生学习必须依赖平台、网络和各种教学工具。这对教师现代教学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而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不小的。
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真思考我们以往已经说了无数遍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内涵。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趣促学,把“教学内容”、“作业”等建设做好,科学高效地去引导“学生学”,遵循学生居家学习的原则。比如,自教重于他教,比如,自学重于教学,比如,组织重于上课,比如,交流重于作业,比如,反馈重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