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花开日,更有学墙冠集英

分类: 交流平台 |
坐落于锡伯河畔马鞍山下的锦山第二小学,始建于1990年,2004年11月,与七所农村小学合并后迁至现址,占地面积37.74亩,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45名,教学班级38个,在校学生2500余人,下辖“赤峰市示范幼儿园”一所。
二十余年岁月更迭,栉风沐雨,学校在求索中前进。二十年涵品养慧,浓郁醇厚的学校精神养育出独有的教育风格和学校特色,成为喀喇沁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办有灵魂的教育,育志存高远、品格优良的人。基于这一理念,2013年学校确立了“生命教育,文化熏陶,科学养育,个性发展”的办学思想,“文化立校,内涵发展”的办学宗旨和“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把珍爱生命、关注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一路走来,一路风景;一路耕耘,一路硕果;一路拼搏,一路凯歌。
学校环境优雅,春有花海,夏有浓荫,秋有红叶,春华秋实,每一面墙、每一条路都是无声的教育资源。
校园内主题鲜明的七大区域,每层教学楼不同的教育主题,无不浸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悠远、古韵奇芳。墙壁灵动,角落鲜活,校园内外,书香弥漫。(谢谢丽丽老师拍到的小松鼠,谢谢杜再丽老师经常带给小松鼠的大红枣,让我们的校园多了这些灵秀的生命。)
优雅多姿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陶冶、丰盈着师生的精神世界;书声琅琅,经典的声音如一条清澈的河流,回荡着古圣先贤的思想智慧;书法教育活色生香,从初学者的生涩笨拙到行云流水、笔走龙蛇,2016年学校跻身全国书法教育百强行列;课程文化奇花初开,已走在全市前列,四十余本校本教材让学校草根专家、名师辈出,更使教学资源库锦上添花;师生、家庭读书工程让师生精神飞扬、品位高雅;书法、绘画、文学社、舞蹈和红领巾记者站等十几个社团活动风生水起;国内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
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教育思想,让锦山第二小学声名远播。图为刘海兴局长陪同自治区领导来校视察。
课程文化建设是锦山第二小学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学校开发了多种校本课程。如,基于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的大势所趋,从2013年开始重拾经典教育,进行以海量阅读和语文主题阅读实验,实施《师生家庭读书工程》,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是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的校本教材。
学校开发的书法教育校本教材,把书法和字理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中华汉字间架结构中蕴含的形体美的同时,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信息,接受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
班本教材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集,有诗歌、散文、系列童话故事。
看,这些曾经是当年班级文学社和编辑部的主要成员。《大象去巡山》是他们自己创作编辑的一本童话作品集,他们的诗歌灵动活泼,被小学语文教材编者丛智芳老师选为北师大讲座的范文。
看,这个叫宋昕的女孩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即将进入锦中奥班读书。
这个红领巾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去年还到人民大会堂去参加了“中华魂”演讲活动。
小姐俩都是锦山第二小学的佼佼者,妹妹宋爽在国家级科幻小说创作中获得了二等奖, 她的书法作品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呢!
张艺菲、于轩同学在全国科幻小说创作中获得了三等奖。小学组获奖总人数共六人,我校占二分之一,不能说这不是一个奇迹。
这个叫卢静的孩子在今年的中考中,以全旗第三的成绩进入了锦山中学。
这个孩子叫卞浩然,在今年的中考中以全旗总分第二的成绩升入高中。在去北京励志的途中,他和卢静同学组织了全程的交流活动,并策划主持了晚会。
是学校厚重的文化氛围滋养了他们,让他们如此的热爱书籍;是这里优良的学风感染了他们,让他们孜孜以求,不知疲倦。
穿红衣服的王晓萱同学获得了全旗“中华魂”征文比赛第一名,今年又获得了全旗“廉政文化征文”第一名;白衣服的张括同学获得了演讲比赛第一名。黑衣服的宋昕同学也是从二小走出的学子,她获得了中学组演讲比赛第一名。
学校的书法教育已经跻身全国百强之首,2016年晋升为国家级书法教育示范校,并和无锡兰亭小学、红山区回小、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小学结成联谊校。
小小书法家们已经多次在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王晨赫、吴鑫洋同学入选为国家书法协会会员,在这至高荣誉的背后,浸透着无数人的心血。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四个书香表彰大会和一次大型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教育局张晓春老师、陈生局长、徐长林老师、老教研员韩树培老师,五中王成军校长、陆建伟老师、三中李云鹏老师、宋金峰老师,锦山中学宋明磊老师……都是我们的书香家庭家长。感谢你们对二小的支持和信赖,也感谢你们一路走来,在书香四溢的小径,给予孩子可贵的陪伴。
在五千年历史风烟中走来的中华经典,传承着我们民族的信仰和文化,让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常常在我们耳边回想,让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永远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流淌。“重温经典教育,聆听古韵诗风,展示文化风貌,扮靓书香校园。”每年一次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声势浩大,可以说,这些活动,是孩子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是课程改革的主题。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丛智芳老师经常来校指导教学活动。
与阿旗天山实验小学结成学研共促共同体,藏冰冰、林晓丽老师来校和本校教师同台作课。
锦山第二小学,这里是智慧的海洋,这里是爱的天堂,这里是梦想出发的地方。这是孩子们在校园读书节上的精彩展示。
在喀喇沁旗首届校园读书节颁奖典礼上,刘校长作为嘉宾宣读颁奖词。
自信而优雅的书香学子(这里有陈局长家的小公主哦!感谢局长冒着酷暑亲自送孩子来校排练节目,丝毫不娇惯和特殊)。
因为爱,所以不舍。又是一年毕业季,老师洒泪告别培养了六年的学生。
因为爱,所以欣慰。看着孩子们从拖着鼻涕的小不点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和清秀俊朗的少年,老师含着泪又笑得如此灿烂。
我放飞了一只跑进教学楼里的小鸟。如此有爱的画面,在这里经常看到。
让鲜花和小草一样享受阳光,留守儿童在这里找到了家一样的温暖,这是生命教育的真谛。
办有灵魂的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让这里成为孩子梦想起航的地方——这是锦山第二小学美好的办学理想。几年来,全校教师用最朴实真挚的情感,满怀的热情,最贴心周到的服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了教育教学双璧同辉。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那样:一所好的学校,不是因为有了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是有了一批头脑智慧心灵高贵的教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锦山第二小学的明天,和花儿一样美好。
前一篇:九首诗词,九层人生境界
后一篇:丢掉母语,我们怎能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