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阅读教学几类课型

(2014-12-09 19:07:0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几类课型

语文的课形是根据汉语学习的特点进行设计的:整体——部分——整体(初读——细读——精读)是本着这样一个思想确定每一个课型。

1)随文识字: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感知生字字形;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掌握字义,巩固字音,进一步认识字形;

 在理解课文之后集中识字,做到音、形、义结合,突出字形分析识记,练习书写。

2)各学段阅读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

 初读——读正确(含认生字)

 熟读——读流利

 理解读——读出感情(含巩固识字与写字)

(“初读”:要求是读正确,即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都清楚,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顿读、不唱读。这一环节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可以用生动的导语,或创设情境等手段;②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几遍,达到读正确。拼音不熟练,教师可以范读或领读;③检查、指导学生读课文,让几名学生—最好选中下等学生。读一读课文,看全班大部分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读正确的要求。“熟读”:要求是读流利、流畅,比较熟练。这一环节一般应做的几项工作是:①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读课文的兴趣经久不衰;②可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课文,读的遍数要多;③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读熟了课文,如,指名读、句段填空、复述课文内容等。“理解读”:要求是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重音、速度、停顿等表达出来。这个环节应把指导学生朗读和理解词句、体会感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一般注意以下几项工作:①可让学生提出自己反复阅读之后仍不懂的问题。通过小组、全班、师生等共同解决;②指导学生个人试读感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③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可采取分段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方式。对课文景美、情真的重点段,应重点处理;④当大多数学生能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可以进行生字的字形分析和写字指导。读一读字音,分析一下字形,不好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要认真示范书写,让学生用课文后边提供的范字描红田子格,先描后写,把字写好。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安排足够的时间。)

 中高年级阅读教学:

 自读自悟——读通、读懂

 汇报交流——深化、提升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应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自读自悟的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自读自悟”:要求是,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上读懂课文并能提出通过自己阅读思考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约占一篇课文教学的一半时间。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主要工作是:①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可以用生动的导语,提出阅读要求和阅读步骤及方法等;②指导学生读课文——中年级可以出声读,高年级可以先出声后默读;③引导学生逐段细读,着重理解课文的词句、内容,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④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一个“悟”字。一悟词句——词句含义,二悟内容——写什么,三悟思路——怎么写,四悟写法——发现表达上的特点。“汇报交流”:这个环节的要求是,交流读书心得,突出重点、难点,进行语感训练。这一环节对教师来说,真是“顺学而导”、实现教学预设和顺生的重要时机。主要做一下几件事:①引导学生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可先小组再全班);②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引导、点拨;③指导品读重点段,深化理解和体验,提升人文精神,加强语感训练;④教师要善于在讨论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时,巧妙地把教学引导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好坏,关键在学生是否有充分地“自读自悟”。不充分地读书,或只读不思考,就让学生讨论交流,很可能离开课文乱说一通,谈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读背说写”:这一环节的基本要求是,拓展学习,积累运用。主要工作有:①拓展阅读,从课文的相关内容拓展开去,一篇带多篇;②指导语言积累,背诵全文或典型段落;③说写训练,结合课文内容情节或表达特点,联系学生已有经验或生活实际,进行说话或小练笔;④指导学生复述课文;⑤让学生抄写——或默写、听写自己喜欢的或指定的段落、语句;⑥指导分析字形和写字等。)

上述主要是提供的是“精读课”的教学模式。教材中还有一类“略读课”。这类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在“精读课”中的方法,在教师的半扶半放的基础上自学完成。教材的编辑意图在于通过两类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阅读能力,终极目的是在课外能够“阅读种种的书籍。”

 走入新课程后,有人总结出了一篇精读课文学习的四个步骤: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品读赏读,揣摩写法;

 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赤峰市教研中心吴冬晓主任独创的“新五环节教学法”(这是我们今后两个学科要搞的教改实验)

 语文:

 初读——感知课文——落实生字与新词

 品读——感悟课文——落实问题与批注

 精读——感言课文——落实分享与提升

 拓展——因文而练——落实目标与重点

 评价——因人而异——落实求是与自信

 数学:

设疑自探 —— 原则:简单 根本开放

              方法:课前课始 课中

 解疑合探 —— 小组交流:组内个体充分展示

              全班交流:代表小组充分展示    

 质疑再探 —— 原则:学生个体个性化展示

              方法:一生提出问题全班解答

 实践运用 —— 原则:有针对性的训练 

 评价感悟 —— 评价:他人、他组及自我

              感悟:本节课学习活动而引发的感悟

 上述的这些方法或程序虽各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是:加强自读、自悟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能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吸收运用,但切不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苏霍姆林斯基)。因为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新五环节教学法是我们今后重点实验的课题;其他老师可以有选择地应用。)(以上课型吸收了丁培忠生前诸多教育思想总结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