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2月18日-2月22日)

(2019-02-24 21:22:41)
标签:

绿家园

环境新闻

绿家园志愿者:每周绿家园江河信息综述(218-222日)  (编辑:杜陈)

 

特别声音: 

声音一——江河湖海

  据青海省气候中心资料分析,2018年,青海湖流域降水量异常偏多,使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目前水位已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实属罕见。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占良18日在青海西宁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青藏高原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对柴达木盆地、三江源、祁连山等地区均有较大影响。

 

1.人民日报——南水北调中线已累计输水200亿立方米5300万人受益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2-16/8755855.shtml

2.中国新闻网——青海湖水位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初水平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2855

3.中国环境报——长三角区域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太湖“营养过剩”尚未根本扭转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988

4.中国环境报——海口整治海水养殖污染

http://env.people.com.cn/n1/2019/0219/c1010-30804707.html

 

 

声音二——大气

  220日,环境部向媒体通报201810–20191月,京津冀及周边“2+26”PM2.5平均浓度为80μg/m3,同比上升6.7%,从改善幅度来看,除济宁和邯郸PM2.5平均浓度降幅满足秋冬季改善目标进度要求,沧州、菏泽和济南同比持平外,还有22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不降反升,升幅排名前3位的城市是廊坊、开封和保定,同比分别上升28.8%22.2%19.0%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范围为23–83μg/m3,平均为54μg/m3,同比下降12.9%,但南通和六安PM2.5平均浓度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同比分别上升11.1%3.2%

 

1.中国新闻网——1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公布20城空气质量相对较差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2-16/8756091.shtml

2.中国新闻网——生态环境部:未来三天华北等地空气或现中至重度污染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7731

3.生态环境部——环境部通报秋冬空气质量数据:京津冀区域北京PM2.5最低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3144

4.东北网——黑龙江多地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9/02-20/8759694.shtml

 

 

声音三——森林动物资源保护

  我国煤电清洁高效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十三五总量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完成,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与此同时,2018年,我国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中国能源清洁化正在加速度

 

1.中国海洋报——自然资源部办结去年两会涉海建议提案,红树林保护等受关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3137

2.经济参考报——我国能源清洁化正在“加速度”

http://env.people.com.cn/n1/2019/0220/c1010-30806990.html

3.中国新闻网——完善湿地保护体系西藏再增一国家级湿地公园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9/02-21/8760723.shtml

4.中国新闻网——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首个野生动物异域宠物全球贸易报告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9/02-21/8760771.shtml

 

 

声音四——环保督查

  近日,生态环境部向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河南等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移送了部分环评机构问题线索。在编制环评文件过程中,这些机构涉嫌违反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编制的环评文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也有部分环评机构为应付检查,弄虚作假,修改多份环评文件。

  网民认为,相关环评机构炮制虚假、低劣的环评报告,背弃了起码的职业道德。环保部门应保持高压执法态势,对环评造假零容忍,进一步加强行业规范,对违规机构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从而肃清环评领域的乱象。

 

1.中国环境报——昆明盘龙法院执结六起电鱼案件,被执行人滇池投放鱼苗赎罪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0855

2.经济参考报——对环评造假必须零容忍

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19-02/15/c_1124117496.htm

3.广东生态环境公众号——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通报6家社会监测机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被查处

https://mp.weixin.qq.com/s/zVOoY-R5CjXU4wlPzkDzkA

4.检察日报——最高检挂牌督办的“9·5”长江污染环境案一审宣判

http://hbw.chinaenvironment.com/zxxwlb/index_55_10561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