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汪永晨 编辑/杜陈
2018年10月12号上午在青海环保厅看到了非常有意思的视频一青海生态之窗。
"生态之窗"就是一个大屏幕,上面显示着长源、黄河、澜沧江源头的实况。

点到澜沧江,澜沧江源的扎曲的河水真蓝。

点到青海湖边,
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特有的中华普氏原羚也叫中华对角羚,它们那么悠闲自得地在草地上吃草的样子,从视频中我们能那么清楚的看到。

长江源昆仑山玉珠峰下的冰川在下雪。在近1000公里之外,其实站在世界上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能看到长江源此时此刻的现状。

就是在这个视频中,藏羚羊的迁徙,藏野驴的奔跑,包括雪豹的出没。


为了更好地推动青海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五大生态板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时监测,由省环保厅2016年开始启动“青海生态之窗”远程实时视频观测系统建设工作,在全省规划了40个观测点位,建立了远程视频实时观测和监控系统,可实现非接触、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的实时精确观测。

截至2018年10月,项目已完成了黄河源鄂陵湖、长江源玉珠峰南坡、可可西里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澜沧江大峡谷、祁连黑河大峡谷、青海湖泉湾等29个观测点位建设。
这样直观的就能看到青藏高原,母亲河的雪山、冰川,江河大地和野生动物的现场,今天还只在监测中心的大厅里,为什么不向公众开放?

我的问题,青海环保厅厅长汤宛峰当场表态:好建议!不久的将来,我们无论在哪儿,都能和母亲河的源头在一起,和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

现在大家都跑到非洲,肯尼亚去看野生动物。有一天在青藏高原看野生动物,会成为现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