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航行在加勒比海之二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2015-08-20 09:10:20)

航行在加勒比海之二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汪永晨文图

 

    2015月9日,我从美国迈阿密踏上了开往加勒比海的邮轮。将要在九天的时间里与加勒比海近距离相处。

    这期间,我们要在大特克一英属小岛上停留;要走进多米尼加共和国;还要在荷属小岛威廉斯塔德上看海豚,听火列鸟,感受当地人对殖民地的理解;阿鲁巴,也是一个荷属小岛,这两个荷属加勒比海上的小岛有什么不同也是我们希望去了解,去比较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迈阿密上船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开向加勒比海的水色

    加勒比海的名称来自小安的列斯群岛上的土著居民加勒比人。 

    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西班牙语:Mar Caribe;法语:Mer des Caraïbes;荷兰语:Caraïbische Zee)是大西洋西部、南北美洲之间的一个海,它的北部和东部的边缘是一连串从墨西哥湾一直延伸到委内瑞拉的岛屿(西印度群岛),包括北部的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波多黎各和东部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其南部是南美洲北部的几个国家,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其西部是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国家,包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伯利兹、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进入加勒比海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阅读加勒比海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加勒比海日落前

    加勒比海的总面积为275.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491米。最低点是古巴和牙买加之间的开曼海沟,深达7680米,也是世界上深度最大的陆间海

    加勒比海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集中地之一。其中以麋角珊瑚居多。同时这片海域的珊瑚礁以健康、活跃、规模庞大而闻名于世。西印度群岛是世界上第二大群岛,岛屿数量仅次于亚洲的马来群岛。其中古巴岛是最大的岛屿,其它还有海地岛波多黎各岛大陆岛,其它多数属于珊瑚岛,风景秀丽,充满热带风情。

   整个加勒比海海区、西印度群岛诸岛及海域沿岸被合称为“加勒比地区”。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之一。加勒比地区沿岸包括许多海湾,例如戈纳夫湾委内瑞拉湾达连湾帕里亚湾洪都拉斯湾等。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6.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太阳还有一半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7.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云在飞 太阳成线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8.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舞云

    1492年哥伦布首次在巴哈马群岛登上美洲,由于当地的印第安人对欧洲外来者所感兴趣的财富不感兴趣,因此他们虽然在加勒比海群岛上殖民,但大多数人继续航行到美洲大陆上去了。继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后英国、荷兰和国都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连丹麦爱尔兰都在这里建立了殖民地。

    16世纪加勒比海成为海盗的天堂。许多海盗甚至是由他们本国国王授权的,加勒比海上的众多小岛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躲藏地,而西班牙运送珠宝的舰队是他们的主要攻击对象。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9.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大特克岛上看加勒比海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0.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小岛上看加勒比海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1.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没有人烟的岛上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2.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有人后

    2015年5月10日,一整天我们都在加勒比海中航行。11号一大早,我们的邮轮停在了加勒比海上的第一个岛,大特克。这是一个是英属小岛。站在这个岛上看海,颜色怎么会有那么多。

    在这个小岛上看到的,都是为旅游建的各种设施。没有人去的地方,则是一片荒凉。

    岛上有邮局,也有灯塔。不过当地人说,要是没有邮轮靠岸,这些地方就都看不到人了。

百度上对这里的介绍是这样的:大特克Grand Turk,西印度群岛中土克斯和开卡斯群岛的主岛,英国殖民政府的驻地,在西班牙岛以北。

    大特克岛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的首都岛和历史中心,也是邮轮中心。这里是克里斯托佛·哥伦布在1492年首次航行至新大陆的第一次着陆的地方。差不多500年之后,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在他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人之后发现了大特克岛。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3.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旅游是岛上经济来源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4.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摊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5.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历史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6.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家
 
    大特克岛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主要的历史地址之一。在那里,有一些殖民风格的建筑和遗址,还有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国家博物馆。
      科克本(Cockburn)城是岛上唯一的城镇和港口,与南开卡斯岛上的科克本港隔特克斯岛海峡相望。传统经济以生产食盐为主,但在1964年全部停 止。在1971年引入新的捕捞方法以後,大龙虾的出口量增加。旅游业和近海捕鱼业日益占有重要地位。人口约3,691(1990)。
  科伯恩城是行政岛屿的首府和历史文化中心。这里因哥伦布在1492年首次航行至新大陆的着陆岛而闻名。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7.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路边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8.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难得见到路上有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19.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礼品店门口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0.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一角
  在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国家博物馆,可以看到诉说发现于西半球欧洲最古老(大约是1505年)的船骸蜜糖暗礁失事船(Molasses Reef Wreck)故事的重要展览。它也展示了群岛丰富的文化和自然的多样性。其他历时遗址包括灯塔、卓越之剑(Fire Hill)和鹰巢停泊点(Hawks Nest Anchorage)。

    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参观这个博物馆。

  大特克岛主要的吸引之一就是潜水。这里的潜水运营商很多,能满足潜水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潜水者的需要。这里还有特别的受保护的珊瑚礁,在海平面 下8000英尺之处并于海滨很近,适合海滩潜水。这里还有几家体现当地娱乐特色的酒店和餐厅。在观鲸时节,游客可以看到驼背鲸从大特克岛和水面游过。  
  这里接待中心的设计,是以大特克岛/百慕大建筑为基础,这是受百慕大进入于17世纪和18世纪繁荣起来的盐业的影响,包括被认为是从更寒冷的百慕大来的新移民在寒冷的冬季的“必需品”。那里的烟囱从未使用过,但是却成为岛屿的一部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1.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站在岛上看加勒比海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2.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加勒比海在大特克岛边的“作品”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3.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树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4.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云上龙

    加勒比海以印第安人部族命名,意思是“勇敢者”或是“堂堂正正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有人曾把它和墨西哥湾并称为“美洲地中海”,海洋学上称中美海。

    加勒比海,南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海岸;西接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伯利兹和尤卡坦半岛;北接大安地列斯群岛,东接小安的列斯群岛。由于处在两个大陆之间,西部和南部与中美洲及南美洲相邻,北面和东面以大、小安的列斯群岛为界。

    加勒比海地区一般属热带气候。但因受高山、海流和信风影响,各地有所不同。南部则极为罕见。海底可分成5个椭圆形海盆,彼此之间为海脊和海隆所分隔。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61.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5.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主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6.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主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7.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溶洞

    2015年5月12日,我们的邮轮停在了多米尼加的拉罗马纳岛。在岛上的几个小时里,我们既看到了大自然的溶洞。也看到了一座古老的建筑与早期的剧院。

    在那里大半天的时间里,我们很是感慨,加勒比海深处,还有如此丰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

    多米尼加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占全岛64%面积。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62.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多米尼加共和国(英语:The Dominican Republic;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ominicana)。国名意为“星期天、休息日”。有说哥伦布于15世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

    多米尼加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西接海地,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东隔莫纳海峡同波多黎各相望,总面积48442平方公里。

    多米尼加境内科迪勒拉山脉分中央、北部和东部三条横贯全国。中部的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为西印度群岛的最高峰。中北部有锡瓦奥谷地,西部有大片干旱沙漠。西南部的恩里基略湖为第一大湖,是拉美陆地最低点,湖面在海平面以下40多米。北部、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多米尼加国内有四大主要山脉。位于北部山脉和中央山脉中间则是土地肥沃的Cibao谷地。

    多米尼加西南方的Enriquillo盆地位于海平面以下,为一干躁的沙漠气候,由于当地人口稀少,许多野生动物活动于此。从首都圣多明各城往东北延伸出去的广大平地,称之为加勒比海海岸线平原,平原内有许多甘蔗种植区。另从首都往西横跨Ocoa河,位于阿苏阿省内则有比较干燥的阿苏阿平原。

    多米尼加在西班牙统治(1492-1795年)时期,伊斯帕尼奥拉岛居住着泰诺人。他们称此岛为基斯克亚和阿依提。意为大地的母亲和高山之地。在哥伦布到来之时,此岛分为五大酋长国:马里安,马瓜, 马瓜纳,加拉瓜和黑归

    1492年12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他第一次航行中,抵达伊斯帕尼奥拉岛。在1493年第二次航行在该地时,圣多明各成为该岛的首府。

    成千上万的泰诺人被贬为奴隶,从事金矿挖掘的工作。由于一系列的压迫,饥饿和疾病,至1535年,泰诺人仅剩6万。

    1586年,英格兰德雷克船长曾率领舰队攻打圣多明哥城,但被驻地西班牙部队击退。1605至1606年之间伊斯帕尼奥拉岛西岸的城镇常遭到海盗的掠夺,造成当地人口大多迁往内地。

    17世纪初,法国、荷兰和英国的海盗在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西部活动,法国开始让农民和商人逐渐的在西班牙岛上西部开拓殖民地,受到岛上山脉的屏障,没有引起在东边的西班牙人注意。

    1677年时,有大约四千名法国人居住在岛上西部的11个村庄。

    1844年,多米尼加脱离海地管治,正式宣布独立。1865年,击退西班牙入侵。

    1916-1924年的多米尼加是美国占领时期,直到1996年多米尼加才进入民主时期。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8.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原住民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29.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曾经的生活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0.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岛上的玩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1.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道上的原住民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2.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当年的文字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3.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遥想当年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63.pn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国旗

   多米尼加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白色十字交叉处绘有国徽图 案。红色象征国家创建者为争取自由、独立而进行的火与血的艰苦斗争,还象征奋斗者的鲜血;蓝色象征自由;白色十字代表宗教信仰,也象征人民的奋斗和牺牲。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由国旗颜色和图案构成。中间有一本圣经,其上方为黄色十字,圣经和十字代表该国人民的宗教信仰,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圣经两旁悬挂着 国旗,表明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信心。

    多米尼加的国家格言:上帝,祖国,自由。

    国歌《伊斯帕尼奥拉岛英勇的子民》 歌词:基斯开雅的好儿男,让我们大家一起纵情地歌唱;我们让全世界刮目相看,我们的旗帜无敌辉煌。欢呼我们人民勇猛刚强,他们投身战场,不怕威吓敢於面对 死亡,砸碎锁链把身翻。如果懒惰甘把奴隶当,国家不配把自由分享,如果没有大声响应呼唤,就算不上是英雄好汉。但英勇不屈基斯开雅人,将会永远抬头挺胸 膛;如果他们千次遭受侵占,自由必将千次归还。

    这么长的歌词充满着民族气节与精神。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4.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溶洞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5.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自然的佳作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6.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形成的自然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7.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洞口

    我们在岛上看到的这个溶洞,是2003年对外开放。有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管理它。当然,那个组织是跟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合作。洞的天然形成和古代壁画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为了保护起见,这里的观光客的流浪是控制的。

     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城市建筑和欧洲国家相似,首都圣多明各的新建筑大都是高层楼房。农村的建筑也是这样的规划,不同的是房屋都是平房,没有楼房。

    在多米尼加的拉罗马纳岛上,我们去了一个古城。开始我们还在为所看到的古城之完整感到难以想象,如此之豪华怎么能建在加勒比海这样的岛上?

    后来才知道,拉罗马纳是1897成立的。本来是个运输石油的港口。1917年来自意大利的投资者建了一个糖厂。这就吸引了很多多米尼加人搬到附近。

60年代一个美国公司买下了糖厂,同时投资两千万美金改进城市的设施。也决定发展旅游业。公司盖了一个高级的度假村。现在靠旅游,该城市就业率差不多是100%。 总人口13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8.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古城遗迹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39.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当年的教堂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0.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当年留下的人与自然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1.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这里曾是殖民地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2.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屋角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3.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祭祀

    我们看到的这个古城是那个跨国公司老板的创作。他想盖一个仿造16世纪的加拉碧海的石头城市。花了不少钱,请来很多考古和建筑专家。把它看成一个重要文化项目。古城有一个漂亮的教堂,也有一个考古博物馆。

    如今,那个跨国公司基本上把它在La Palma的财产都卖掉了,可是古城基金会的头还是公司老板的女儿。

    走在这座仿古的古城里,真如同回到了久远的年代。特别是那个古剧场,和我以前去过的很多真正的古剧场十分相像。

    仿古,能做到这份上,这倒也值得我们国人学习学习人家的认真和讲究。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4.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石头屋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5.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经历过风风雨雨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6.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标志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7.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进剧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8.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古剧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49.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古剧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0.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古剧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1.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小酒馆

     当地居民喜欢跳舞,不论是过去,还是今天。

    那天,我们在那里时,漂亮姑娘和小伙子一个劲地向我们示意一起跳舞。虽然他们的旅游意识让我们有些不想配合,但是给点小钱,拍几张照片还是忍不住的。

    百度上有介绍说:梅林盖是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国舞,这种舞节奏欢快,在有的舞会上,一边跳舞,一边作诗。城市居民在正式场合穿西装,平时着装比较简单。一般是上身穿衬衫,下身长裤,妇女一般穿白色衬衫,下身穿红色或白色的裙子。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2.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舞女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3.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摆个姿势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4.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5.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多米尼加以两种音乐风格闻名,一个是默朗格舞曲,另一个则是巴恰塔舞曲。这两个音乐风格各不相同,但是都风靡了整个加勒比海地区(特别是邻近的波多黎各)和拉丁美洲。

    多米尼加人从小受到音乐的影响,不管是从出租车上,公司行号里甚至到乡村里的杂货店小摊,处处都可以听到轻快又大声的音乐,尤其是到了周末,大街小巷里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音乐传遍。

    默朗格舞曲(Merengue) 据说是非洲和西班牙歌曲混合延伸而来,传说有可能是早期黑奴多遭到地主压榨劳力,为了防止奴隶逃走,往往将两个人的脚用脚镣铐在一起,以便利采收甘蔗,以 此搭配鼓声。奴隶们随着鼓声,让两个人拖着脚步一起采收甘蔗,有一点像是,二人三脚的动作。不过默朗格舞曲真正来源已不可考。

    1920年代多米尼加人正式把此舞曲定位,多国独裁者楚希略于1930年代把默朗格舞曲风格推广到全国各地,由于其舞曲轻快,很快的就传遍各地。演奏默朗格舞曲的乐器主要有沙鼓、小喇叭、手风琴和多国特有的Güira(铁刷)。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外流的多米尼加移民把默朗格舞曲传到国外,而逐渐的流行到美国东岸各大城市间。

    巴恰塔舞曲(Bachata)于1960年代兴起于多米尼加北方的乡村地区。其歌曲比较偏好叙述爱情方面,尤其是描述分手和悲伤的情感,歌曲的步调比默朗格舞曲慢了许多。巴恰塔舞曲主要是以传统吉他来伴奏。

    据说是从Bolero舞曲延伸而来,1960年以前由于独裁者楚希略偏好默朗格舞曲而让巴恰塔舞曲受到抑制,一直到60年代他死后才逐渐开始流行。

    巴恰塔舞曲歌曲在1980年代从收音机电台开始登上电视台,加上后来电子吉他取代了传统吉他来弹奏,使得巴恰塔音乐和默朗格音乐一起成为主流。

    90年代后出现了Luis Vargas和Antony Santos两位出名的多米尼加巴恰塔音乐的歌手。他们开始把巴恰塔和墨朗格舞曲混合后形成另外一种风格,并把此曲风带到了世界流行乐的舞台。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6.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这里的音乐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7.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走出古城的门

    多米尼加人的饮食是大米、鸡和豆类。人们还喜欢吃用已蒸熟的大米饭加鸡肉、沙丁鱼、干鱼、盐等炒成的一种饭。

    居民的食物还有对虾、海蟹、牛肉、辣椒、蔬菜和龙酒等。饮料有奈森诺尔牌啤酒,还喜欢喝一种用菠萝、柠檬做的叫“马比”的饮料。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8.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绕城的河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59.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路上的广告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5/23/hx2-%2060.jpg ——与加勒比海小岛近距离接触" />

                                                从船上看岛

   明天,我们将要走进加勒比海上的另外两个岛。大多数加勒比海岛屿在20世纪都获得了自己的独立。这两个岛却还都为荷属。不过,在我与这两个小岛原住民的交谈中,听到的是对独立的完全不同的两种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