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河十年行"纪事之一 --重庆小南海水电项目搁浅

2014"江河十年行"纪事之一
--重庆小南海水电项目搁浅
艾若汪永晨文/图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2).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23).jpg
一群媒体人,一些志愿者,多于春末集结于大西南,沿着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风尘仆仆,不畏而行。
2014年4月8日早上7点,"江河十年行"在首都T3航站楼集合,像每年一样,我们依然带了很多书,是给江边的孩子们带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24).jpg
4月8日早上,我们将今年的行动消息发布出去,微信上点赞颇多,祝福也多,所以我们并非人单影只,哪里都有同行者。
2014"江河十年行"比去年晚一个月出发,天气自然会热些。新政新策,希望此行,中国江河污染状况有所改善,地方官企态度有所转变。祈愿河清水晏,中国好梦。
到重庆上空时,感觉到阳光炽烈,窗外薄雾曲江,我想可能是长江、嘉陵江了。
13:00,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队员全部集结完毕,其中有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民生周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京报、东方早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等媒体人,也有地质专家、专业作家、新媒体人。包括司机一共15人的团队出发了。
在小南海水电站建设规划的消息发出后,中坝岛就实行了“封库令”,具体措施包括禁止户口迁入、禁止房屋建设以及招商引资等。地质学者、横断山研究会会长杨勇告诉记者们:根据他最近从当地村民了解的情况,当地的户口政策已经开始放松。“这是‘封库令’解除的重要标志。”
那次"江河十年行"时,虽然民间环保组织和专家关注并呼保护长江珍稀鱼类的"产房"房子小南海,已经三年了,可是3月20日晚上bn 我们一到那 里,就听刚刚和上海电视台一起采访当地人的重庆民间环保组织绿色联合会的吴登民告诉我们,当地老百姓并不知道小南海要建电站,只是有些道听途说。直到我们 去的这天下午,中坝岛的村里才召集党员开会,说要建小南海水电站,说了一些有关移民补偿的政策。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28).jpg
2012电站的蓝图
2012"江河十年行"发现开工的展版
2012小南海电站开工典礼前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32).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33).jpg
2012鱼洞街道办事处大中村关于使用移民生产安置资金购置商业用房的公示
2012只有商业用房公示
鱼和电站的博弈。早在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就撰文称,小南海江段是至关重要的“生态通道”,关系到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和三峡水库渔业资源的增殖,必须保持畅通无阻,“这样的‘生态通道’也是修建鱼道或其他任何过鱼设施所不能取代的。”
一份来自南京环境科学院的报告则显示:小南海和其他梯级电站开发的累积效应将对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
很多专家都说:建设小南海水电站既不科学,也不经济。该电站一旦建成,不仅有可能阻断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迁徙繁衍最后的生态通道,对长江上游的水 生生态系统将造成毁灭性影响,带来高昂的生态代价,也由于该水电站却既没有重要的能源战略意义,更没有突出的经济效益,所以,重庆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得 不偿失。
可是,2011年12月,国务院最终还是通过了小南海自然保护区的调整:将松溉镇至马桑溪大桥水域调出保护区,占保护区面积的20%。将石门镇至地 维大桥由缓冲区调为实验区。而这一区域,就是在葛洲坝、三峡及金沙江下游一系列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岌岌可危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家园——小南海江 段。
2012年3月29日,重庆小南海水电站奠基暨“三通一平”工程开工仪式在一片反对声中举行。令人讶异的是,在官方 对“三通一平”开工仪式的报道中,小南海水电站装机规模和年发电量远远超过规划。这意味着,小南海的主坝高度、蓄水位、库容等关键性指标也可能随之变化, 电站对长江珍稀鱼类资源特别是部分产漂流性卵的鱼类的负面影响或将超出预期。
2012,重庆局势风云突变,而2014"江河十年行"出发前,三峡公司又官司多多,所以小南海水电项目在我们“江河十年行"第九年出发后的第一天,4月8日到那里时显得十分平静,更多是政治原因,还是也有其他。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9).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0).jpg
大中村是中坝岛上唯一的行政村,东方早报记者严格昊采访了去年底刚刚卸任的该村村支书杨双荣,他此前任职15年,见证了小南海水电站的筹备工作。据他介绍,2006年他就得知建设水电站的消息,相关的移民工作随即启动。
2012年3月29日,重庆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奠基暨“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土地)工程在巴南区中坝岛开工,时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的曹广晶也出席了奠基仪式。
但是杨双荣介绍,2012年的奠基仪式后,“三通一平”工程没有进行,移民工作也停滞,整个中坝岛又回到了平静的农业生产生活。
“如果水电站建起来,中坝岛将发展旅游业,在这之前村民也将全部搬出去。”杨双荣介绍,村里约有3800人,原本准 备安置到岛外,“但是现在安置房根本没有动工。”杨双荣认为,移民问题没有解决是阻碍小南海水电站工程进展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水电站是否能继续建设,这 位亲历整个工程移民动员的原村支书表示“不清楚”。生态问题未搞好,也是搁浅的原因。杨双荣还说。
如今,杨双荣在岛上开了一家经营农药等农产品的小卖部.我们就是在他的小卖部里听到他表示的: “村民都希望水电站能够建起来”,从而搬离中坝岛。
58岁的杨双荣在村里是“年轻人”,因为青壮年大多离岛工作,留下家中的老人务农。4.2平方公里的中坝岛土壤肥 沃,是重庆重要的蔬菜基地。第七年“江河十年行”到小南海时正赶上春耕时节,菜农们忙着种菜卖菜。他们说,光卖菜一家的年收入有十几万。要是贩菜苗,一年 挣个七、八十万也是有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1).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2).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3).jpg
可是让我们多少还是有些不解的是,几路记者采访来的信息都在说明,小南海中坝岛上的农民,有不少对在他们家乡修大坝还是很报有期待。城市生活,移民补偿,盖新房子,这些听来的诱惑让他们相信政府会给他们新生活。中国的农民相信政府是他们的朴实还是什么呢?
郑维宣是土生土长的中坝岛人,他告诉东方早报记者,去年由于发洪水把岛上的一块石碑冲倒了。“有一人多高,一直躺在 那,没有浮起来。”这位老人一边说,一边将手举过头顶比划着石碑的高度。据了解,这块厚重的石碑上写着“重庆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奠基纪念”等字样。我们没能 去找这块石碑。
重庆市环保局一名不愿说名字的官员对东早记者透露的是:近两年小南海水电站确实没有动工,因为“环评还没有通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4).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5).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6).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7).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8).jpg
有摄影记者觉得中坝江边农民浣水洗菜,场景很美,如果他在此有一块地,就坚决不搬迁。也有记者说,你看到农民洗菜的背景是什么,是珞璜火电厂冒烟的大烟卤,这样的江水洗的菜能吃么?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19).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20).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21).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4/29/jh1-%20(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