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汪永晨
汪永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647
  • 关注人气:7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大洋洲的土地上之六——世界最大石头——阿尔斯岩

(2012-09-17 15:01:33)
标签:

杂谈

来源:绿家园志愿者 2012-09-17汪永晨文图

 

    有人说上天赐给了澳大利亚这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有人说,热爱大自然才使澳洲人得天独厚;还有人说:套用一句话说:“那种日子,真是人应该过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02.jpg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04.jpg  

街边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06.jpg  

家门口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08.jpg

海边

    不管怎么说,我们在澳大利亚期间,那里海边沙滩上,有人坐着、躺着、喝着啤酒、品着可乐;也有人结伴打排球,踢足球;还有人戴一副墨镜,在阳光下看书、休憩、闭目养神;沙滩上的花花绿绿的太阳伞,白沙滩增添了大海边的浪漫、活力与情趣。

    我们的导游向我们转述了他的邻居在他刚到澳洲留学时向他的介绍:澳大利亚人向往的是“3b”生活,即beach(海滩)、boat(游艇)、 barbecue(烧烤)。他们认为财富的象征,不是汽车,而是私人游艇和带码头的海滨别墅。在澳大利亚,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健身运动,而且形式多样,且 蔚然成风。有的车后面拖上坐气球的人;有的开着车子,车架上绑着他们爱玩的冲浪板;还有许多水上飞机,而拖卡车则是一家人的“流动旅馆”。

     澳洲经历了从“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粗放型的经济原始积累过程,近几十年来,人们对澳洲的评价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努力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导向技术产业经济转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相当成功的经验。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10.jpg

飞机上的窗外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12.jpg

澳洲大地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14.jpg  

飞机上看澳洲的山川大地

    更有人夸赞:澳洲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每一个公民,都非常注重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都具有良好的环保和动物保护意识。政府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各项经济发展政策与环境保护战略有机结合,从而使整个澳洲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

    在澳洲,植物、动物与人的和谐得到了充分体现。从政府法规规定,到人们自觉地爱护动物,使所有澳洲的动物能与人零距离接触。不过,澳洲现在每年都要开发打猎,除了有外来特种对环境的影响以外,保护动物让其过多,也不能不算是一个问题吧,我想。

    我非欣赏这样一种说法,或说是我们身边缺少的正是这样的精神:愿意把土地不折不扣地交还给自然。只因他们清楚地明白,除了人类,这块大陆上还有更多的生物需要栖息和繁衍。

    正因为此,澳洲人在自己的国家、乃至整个地球上动植物种类日渐稀少的今天,还能在他们的家园见到树上大睡其觉的考拉、在码头争食的鹈鹕、与游人亲密交往的袋鼠……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16.jpg

地圈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18.jpg  

弯弯曲曲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20.jpg

太有想像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22.jpg  

“画布”

    2012年4月18日,我们要去看世界上最大的那块石头。我们还在飞机上,就已经顾不得机窗玻璃有多脏,开始拍开了那片大地上的奇特与刺激。

   阿尔斯岩是红色的大石头。不过通常人们说的澳洲的红色中心(Red Centre),指的是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内陆地区(Outback),而不仅仅是大石头。从飞向那里,对着机窗拍出去后,我就体味着什么是红色中心。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阿尔斯岩列入地球上“51个一生中必须看一次”的著名旅游地,与南极、巴西的亚马孙森林、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坦桑尼亚的塞伦盖帝平原、加拿大的洛基山脉等同列“最后的处女地”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24.jpg

(网上照片)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26.jpg  

飞机上拍到的大石头

    当然,红色中心中最著名的景点是这块大红岩,“红色”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因为这片无垠的沙漠在太阳的照耀下,会呈现出一派壮丽奇幻的瑰红。

   这个面积达145000平方公里的辛普森沙漠(Simpson Desert)还被评为地球上十大最美沙漠之一。这样的评价也被传颂着:“表象很浪漫,实质很物质”。

其实,这“红”的最重要的由来,是因为沙漠中含有大量铁矿物质,这些铁矿物质经过长期风化,在沙砾表皮形成了氧化铁,就呈现了氧化铁红,也叫铁红、铁丹。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28.jpg  

孕育大石头的土地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30.jpg  

大石头生存的环境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32.jpg

它们与大石头同在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34.jpg

有大石头的土地上是这样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36.jpg

走向大石头的路上

   在中国人的旅游中,相对澳大利亚另外两个著名景点:大堡礁、大洋路,阿尔斯岩的知名度并不高,去那儿的人也不多。

    有人这样分析其原因:去一趟不容易。去阿尔斯岩的航线被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独家经营,机票价格比较昂贵。当地的住宿餐饮被远航度假村集团统统包揽,可谓一家独营,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虽然阿尔斯岩在我们国内的认知度不高,但在国外就不太一样,尤其对那些有一定旅游经验的外国人来说,阿尔斯岩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导游告诉我们:如果问欧美旅行者:澳大利亚最值得反复去的地方是哪里?回答一定是阿尔斯岩。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38.jpg  

阴影下的阿尔斯岩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40.jpg  

细看大石头的纹路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42.jpg  

大石头的延伸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44.jpg

石头的家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46.jpg  

走向大石头的人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47.jpg

水中的红石头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49.jpg

红土地上的我们

   阿尔斯岩石(Ayers Rock),位于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内,其行政区域属北方领地(Northern Territory),其土地属于土著人。

    红色中心是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世居之地,大部分土地属于土著。没有许可证,非土著人不得进入土著人的地盘。至于国家公园、公路、一些游客必须出没的地 方,那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向土著租借的,不必许可证。我们在那里时,非常想见见表演的土著人,可是被告之:他们的生活不能打扰。

    我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采访是从上个世界八十年代开始的,少数民族地区从文化传统到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不是从我们这代人才有的,特别是到了西部大开 发以后,开发甚至到了当地人认为是神山圣湖的地方。去那儿的摄影记者及现在越来越多的游人,拿着相机对着人家就照,不管人家在干什么,从来都没想过是不是 要征得人家的同意,这当中也包括我自己。相比之下,什么叫尊重,什么是爱护,真是汗颜。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51.jpg  

有游戏的地方,就有土著人的表演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53.jpg

土著人的乐器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55.jpg  

动物的生活永远是表演的主题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57.jpg  

谁都可以去试一试,吹一吹

    在阿尔斯岩石,红色中心相当于欧洲的面积之大。因此,我们这种普通游客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关注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这样中心的中心。

    乌鲁鲁是土著人对大红岩的尊称,意为庇难及和平的地方,也有说是土地之母的意思。1873年,白人探险家发现了这里。这块高348米、长3.6公里、面积约9平方公里的单体岩石,是目前地球上被发现的最大的一块石头。

    有专家认为它生存于6亿年前,也有人猜测它是一块太空飞落到地球的陨石。这些表述都很抽象,关键是这块红色石头长在一片红色的沙漠上,其在各种气侯及阳光的照耀下所呈现的视觉形象令人震撼,堪称沙漠绝景。

   我们去之前就听说,不同光线下,大石头变幻着不同的颜色,爱好摄影的人,把能把大石头的不同色彩记录下来,当成此行的重中之重。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59.jpg  

它们和阿尔斯岩共生共存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61.jpg

太阳快下山时的阿尔斯岩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63.jpg  

太阳又低了一些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65.jpg

又红了一点

    2012年4月18日,我们真正走进阿尔斯岩是傍晚,为的是拍摄那里的夕阳。不知是我的拍摄技术不好,还是那天的天儿不够好,反正我是没有拍到我想像中那么火红火红的大石头。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67.jpg

太阳要走了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69.jpg  

太阳下山后的红色中心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71.jpg  

烛光晚餐前

    这天晚上另一个诱惑着我们的活动是烛光晚餐。据说阿尔斯岩的烛光晚餐是世界上十大晚餐之一。有红酒,有周到的服务,可一开始我们怎么也不能相信这就是世界十大晚餐之一?

    晚餐吃了一会儿好戏终于来了,看星空。天文学家(也许就专业导游)拿着高倍望远镜带着我们找开了南十字星座。我们绿家园的铁杆志愿者,李星燕的父亲 就是一位天文学家,天上的有一颗星星是她父亲找到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从小耳濡目染的李星燕从天空中找星星也有一套。所以从绿家园生态游去阿根廷的南极 之门乌苏怀亚,到在肯尼亚看野生动物,星燕都带着我们找到过在我们北半球看不到的南十字星座。

   所以,在澳大利亚的阿尔斯岩,对我们来说已经是第三次见到了只有在南半球才能有幸一见的南十家星座。

   因为天太黑了我们当然拍不下来它。我在百度百科上找到有了有关南十字星座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说这颗星星的。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72.jpg

确认“南十字座”方法

    南天星座之一,是全天88个星座中最小的星座,位于半人马座(Centaurus)与苍 蝇座(Mosca)之间的银河。星座中主要的亮星组成一个“十”字形,从这个“十”字形的一竖向下方一直划下去,直到约4倍于这一竖的长度的一点就是南天 极。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皆可看到整个星座。新西兰的国旗上有省略了ε星的南十字座。而澳大利亚、巴西、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萨摩亚的国旗上也都有

南十字座。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75.jpg

新西兰国旗                      澳大利亚国旗

星座位置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76.jpg

南十字座在星空中的位置

    南十字座所在的银河部分是银河最亮的段落。中心位置:赤经12时20分,赤纬-60度。南十字座虽小,但亮星很多。α星是南天著名的亮星,又是双星,β星为2等星,此外还有亮于4等的星7颗。

    座内的主要亮星十字架一(γ)、十字架二(α)、十字架三(β)及十字架四(δ)组成十字形。从这个“十”字形的一竖向下方一直划下去,直到约4倍 于这一竖的长度的一点就是南天极。在北半球的低纬度处观测,这根延长线与地平线的交点基本上就是正南方。因为南天极附近没有亮星,所以十字架一及十字架二 就被利用来指示方向——只把它们之间的距离伸延大约4.5倍就是南天极。这个十字在南半球和北斗在北半球同样重要。

   另外,半人马座南门二及马腹一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上述那一条伸延线的交点也会是南天极。

观测特点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77.jpg  

南十字座星图

  北半球大部分看不到此星座,中国只有南方几个省份才能看到它。

   能观测全星座的纬度范围:北纬25度到南纬90度。

观测历史

    14世纪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时,曾用这个星座来导航。在古希腊托勒玫时代,地中海地区原是可以看到它的,被看作是半人马的脚。由于岁差,到了现代,这一部分星空已经移向南方,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再也不能看到。

   一般认为是法国的天文学家Augustin Royer于1679年首次将南十字座从半人马座中划出来设定为星座。但是在这之前,此星座就已广为人知。

   看了上面这些文字不知是不是会得出这样的感觉,要想从星空中认出这颗星不容易呀。

    确实是。在阿尔斯岩带着我们看星空的专家还说了一个不容易。他说:住在北半球的人很幸运,找到北斗星就能确定方向。而在南北球,即使你找到了南十字星座,要想找到南极星还有找到另外两颗星的交点,再在延长线上才能找到。

    这样的烛光晚餐确实让我们感叹不已。所以,直到喝酒的人都散了,我们这帮热爱大自然的绿家园志愿者才带着满脑子的星空图离开大石头。

    记得绿家园1997年去内蒙古恩格贝沙漠种树时,满天的星斗让孩子们高兴得跳呀叫呀。有一个很大的声音我至今记得:天文馆,天文馆。在北京从来没有见到过真正天空中繁星闪烁的孩子,把真正的星空当成了天文馆。这能怪孩子吗?

    如今的大城市太亮了,其实在北京的郊区现在也是能看到繁星闪烁的。可是在烛光晚餐中看星空,在我们中国的旅游中有吗?如果没有,我倒想说上一句:真 的很有意思,特别是对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那可是另一种在太空“遨游”。对上了年纪的人呢,是一种对儿时的回忆。那时的北京城里,吃完晚饭对着天空数星 星的事,哪个小孩没干过呢。

http://www.chinagev.org/images/wenzhang/2012/9/13/image079.jpg  

走在红色中心

   明天,我们要早起,去拍阿尔斯岩的日出。能拍到我想象中的通红的大石头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