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江河十年行之八——怒江两岸江山田家 / 汪永晨

(2011-12-15 15:38:58)
标签:

杂谈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6440182704.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9050585418.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2895329840.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1970224780.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7683440684.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1985180497.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9553375703.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1614103722.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5505323282.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9805743409.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0580706971.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6864972497.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4305524995.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7195827829.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1874449921.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7853968725.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9393773236.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1951697382.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0458093234.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6158372226.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2716153324.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0963340570.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0418627337.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2691393602.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3639303509.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6930917589.jpg汪永晨" /> http://www.my1510.cn/files/my1510_3895/5727485310.jpg汪永晨" />

2008江河十年行之八——怒江两岸,江、山、田、家

 

文图/汪永晨

 

怒江的美,不仅美在怒江的水,还美在它的山,它的峡谷和两岸的风情。可是,自从怒江被规划要修水电站后,有一种说法是怒江两岸已经遭到了破坏,这也是主张建坝的理由之一——既然已经有了破坏,已经不是原生态的了,修大坝就是应该的。

 

我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8次去怒江。这几年很多人问我,这是为什么?怒江修不修电站和你有什么关系。也有人说,我们这些关注怒江能否建水坝的人,是吃饱了、穿暖了,去欣赏风花雪月,而不管怒江人的死活。

 

每次去怒江,其实都和我从1993年在青藏高原上采访后就下定了决心有关:作为一名记者,这辈子要把大自然的美和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通过我的话筒、我的镜头、我的文章告诉更多的人,展示给更多的人。

 

怒江的江水,是我跑了世界上很多风景名胜区后,依然觉得太美的江水。2005年我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一个美国人告诉我,他在美国国家地理当了30年摄影师的朋友认为,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中国云南三江并流的地方。怒江正是三江并流中的一条大江。一位欧洲的朋友在看到我拍的怒江的照片后说,在欧洲,像这样绿的江,现在没有几条了。你们中国人真的应该珍惜。

 

怎么珍惜?这些年,我和很多朋友一起去了怒江。我们拍的照片,我们制作的电视节目也被很多人看到了。可是,靠这些照片,靠媒体上的呼吁就算是珍惜了吗?

 

这些年我们呼吁的还有公众参与,我们认为在这样的地方修大坝,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都应该考虑到。可是这些年,我们一边呼吁,怒江一直在被勘探中。而江边的人却无论是对我们的呼吁,还是对江边的勘探,都知之甚少。

 

2008年的江河十年行,我们走过了金沙江边的几个水电站,虽然环评还没有通过,但前期准备已经让大江和大山成了这样。

 

有一天怒江会不会也成了这样?不敢想象。

 

或许,这些照片可以让还没有去过怒江的人看到,今天的怒江还是这么美丽。江边的人世世代代住在那里,他们在江边的生活,能算是破坏了怒江吗?

 

植物学家蒋高明说一厘米土的形成需要2000年,江边人家在峡谷中耕种,保留了江边的土,养活了自己。这样的生活对自然的影响和建水坝的影响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至于他们是不是太穷了,我想在明天的江河信息里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今天只是想通过我们的镜头,让没有去过怒江的人看看今天的怒江及今天江边的生活,江边的人家。

 

怒江的美,不仅美在怒江的水。怒江的穷也不是穷在这些江边的人家。而如果怒江建坝,要淹掉的恰恰就是这些江边的土和依江而住的人家。留住怒江的自然,也就留下了怒江边的如此风情。

 

2007年江河十年行与我们同行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树坤曾站在江边感叹:怒江是地质景观的长廊;怒江是生物多样性的长廊;怒江是民族风情的长廊。没有去过怒江的人,这些照片或许能让你看到镜头中的怒江,看到今天的怒江。真的近距离接触怒江,我想,一定是对怒江有着什么样的感情,就会看到什么样的怒江。

 

不知怒江明天会是什么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